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207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用渐进眼光看待温州公务接待改革

(2012-07-18 07:49:30)
标签:

杂谈

王学进:用渐进眼光看待温州公务接待改革

 

   近日,温州市纪委下发了《落实公务接待“三严四禁”规定实施细则》,对公务接待进行了更细的规范:“今后公务人员在温州市内从事公务活动,确需在当地就餐的,所有人员一律吃工作餐,每人每餐不超过60元。”对一批高档酒菜也有明确规定,茅台、五粮液等,均不得上桌。不过负责人表示,接待市外单位或上级机关,并不在本次规定之内。(7月17日《新京报》)

我不知道温州将公务接待区分为工作餐和公务宴请两类算不算创新,但这样区分客观上为《细则》的执行提供了便利,就是说,给执行者留有了回旋余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恰恰暴露出《细则》的不足。  

上级领导难道就不可以吃工作餐?从吃饱肚子这点说,不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外地客人都可以而且应该吃工作餐,但方方面面的国情决定了,让上级领导吃60元的工作餐,领导会不高兴,甚至会很生气,会认为下级不尊重上级,结果,领导一生气后果很严重,该给你的项目不给了,给下拨的经费不拨了,该评上的先进泡汤了,甚至该给的官帽收回去了,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制定政策者对此应该早有预判。

正是基于对当下国情的客观研判,温州当局才出台了一个令公众不是很满意的《细则》,它不但为公务宴请开了绿灯,甚而还未制定标准,这多少令人感到有点失望。但我仍要说,即便它是一则有缺憾的《细则》,但仍然是一项值得喝彩的善政。经验告诉我,有些表面看去很完美的政策措施,结果难逃半途而废甚至束之高阁的命运,相反那些存有缺陷的善政却得到了贯彻实施,道理在于,前者只为赚取吆喝,卖弄噱头,后者图的是实际,是实诚。但愿温州出台的上述《细则》能成为后者。

就目前情势分析,温州决定在市域范围内推广60元的工作餐非常了不起(事实是否如此尚需检验),比起白庙乡的“裸示”和新昌的“零招待”来,温州的推广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措施更完备。新昌也只是规定,县级机关各部门(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基层站所公务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严禁接受行政村安排的就餐、宴请,并未规定不得宴请省市领导;而温州则明确即便市领导下基层视察工作也得吃60元工作餐,县区长自不例外,如能做到这点,就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了。

 就像胖子减肥,得一斤一两的减,不能一步到位,一下子就减成一个瘦子,不然会得病的;公务接待“瘦身”也是同一个理,在全国尚未实行公务接待“一盘棋”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指望温州一地割裂传统的饮食文化,挣脱官场送往迎来的那套明规则和潜规则,在公务接待方面单兵独进,独立于整个体制之外,这是不现实,也是办不到的。

重要的是,我们要摒弃凡事都用革命观点去衡量看待政府行为的思维定势,一旦认定“三公”消费为坏的政府行为,就主张用革命手段予以彻底推翻和消除,因此对政府推出的有限度的改革(如公车改革等)一概否定,甚而冷嘲热讽,这样,不但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会促使政府更加趋于保守,不敢放手改革,生怕挨骂。理性的态度是,我们要用渐进的眼光看待温州的公务接待改革(包括此前报道的公车改革),不将其当做是一场革命,只当是一次改革或者是改良。是改良,我们就得本着胡适倡导的改良主义观点,主张得寸进寸,一步一个脚印,对政府每一项善政都报以最大的善意,予以鼓励,给予支持。

 在和平时期,我们必须抛弃这样的幻想:将根除行政积弊和消极腐败现象寄希望于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第三条路可选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除了革命,还有改革和改良,而且事实证明,改革和改良一样能达到政治清明、社会进步的目的,而且代价最小,收效更长久。当此之时,我们尤其希望政府能自上而下推进改革和改良,事实上政府也在这么努力,如温州的公车改革和公务接待改革,作为大众,我们要呼应这类改革,欢迎此类改良措施的实行,甚而宽容新政的不足,相信,假以时日,政府自会在改良的道路上纠正错误,克服弊端,做得越来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