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207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绝不能允许黑“315”网站泛滥成灾

(2012-03-15 12:05:02)
标签:

杂谈

王学进:绝不能允许黑“315”网站泛滥成灾

 

   据查,诸多以“315”域名注册的网站,利用消费者期待维权、企业害怕被曝光这一特殊市场,翻手套取消费者投诉信息,覆手转向企业收费删帖,将“315”变成“发财节”。(3月15日《新京报》)

   要知这数百家网站黑到什么程度,由记者总结出的“五大杀手锏”为证:一“威胁”,企业不出钱投诉往前排;二“诚信”,网站不见钱投诉随时现;三“联盟”,QQ群扩散投诉删不尽;四“偷盗”,互相“扒帖”冒名诈企业;五“阴谋”,“消灾”工具变“攻击”武器。什么样的下三滥手段都使出来了,投诉者和企业哪是他们的对手,只能做冤大头,充当他们的赚钱工具。

   那么,何以“315”前后,这些网站生意特别好呢?除了投诉者轻信“315”这一网站域名外,还在于正常维权渠道不畅。所谓“李逵在睡觉,李鬼就当道”是也。虽然消协公布了“12315”投诉电话,但“拨打十次八次,难得通上一次。记录后也多是石沉大海。”如登录北京市工商局网站,通过网上投诉系统投诉,点击进入“举报”一项,填写“举报登记单”后,举报内容无法在网页显示。工作人员解释说,消费者登记后,7个工作日内,符合规定的才予以受理。意思是,大多数投诉因不符合规定不予受理。

   而这些黑网站则来者不拒,无论投诉者反映的问题真假与否,一旦接到投诉马上就挂出去,然后联系企业,采用“威胁”手段迫使企业交钱删帖。消费者一则满意于此类网站的“服务态度”,二者也确实能收到投诉效果,所以宁愿选择此类网站投诉。这叫两情相悦,怪不得消费者“病急乱投医”,轻信黑网站。

   另外,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在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健全的背景下,诸多企业、商家不恪守商业伦理,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利益造成极大损失,消费者的投诉逐年增多,企业、商家为了挽回自己的形象,不能不央求网站删帖,用金钱摆平网站,求得太平。

   在三方博弈中,除了黑网站成了最大赢家,消费者和企业都是输家。其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严重干扰网络秩序,破坏网络媒体公信力,损害网络舆论环境,性质极其恶劣,后果异常严重。

   难道还能容忍此类黑网站继续存在下去吗?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十九条规定,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或者超出许可的项目提供服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关闭网站。对照该规定,此类黑网站理应取缔。

   问题是,关闭了又怎样?从去年北京相关部门依法关闭了“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不久又摇身变成了“消费电子投诉网”一案中可知,由于这类网站建设成本低,违法成本低,随便换一个马甲就能借尸还魂。因此说,仅对它们处以经济处罚甚至关闭网站远远不够。北京嘉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苏怀东认为,网站以要曝光投诉威胁企业,获得不法利益,甚至恶意散布对企业不利的信息,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损害商业信誉罪等。鉴于其违法手段之恶劣,造成后果之严重,应该处以刑事处罚。非如此,就无法禁绝此类黑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