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农户为奶牛开追悼会是闹剧还是悲剧
搭灵棚,挂挽联,设祭台,读祭文,还有和尚念经文,并为之做法事祈祷……被隆重祭奠者,竟然不是人,而是牛!这场看似咄咄怪事的场面,发生在漯河市召陵镇。召陵镇政府一负责人表示:“这是一场策划和闹剧,目的是想让更多人关注,把事情搞大!”(9月6日大河网)
这怎么会是一场闹剧呢?人死不能复生,牛死也不能复生,凡是生灵去世都是悲剧。何况这70多头奶牛是被活活饿死的。为何会饿死?因为奶牛场断水断电。谁这么狠心,做出此等缺德事?报道没说是谁,但不外乎两者,要么是镇政府,要么是新的转包人。奶牛之于奶农,相当于农田之于农户,乃全家身家性命所系,奶牛死了,奶农的命也快没了。这样,奶农们哪有心思玩这样的闹剧。他们是真悲痛,除了召陵镇领导认为是闹剧,没人会怀疑聚集在灵棚内的20多位奶农的肃穆神色是装出来的。
按镇政府的解释是:他们之所以要终止协议(奶牛场租用召陵镇的土地到2020年才到期),是因为奶牛场没向镇政府支付收益金,故未经协商,镇政府就终止了协议,并将奶牛场转包给别人。而来自奶牛场者发帖称,2000年,省里给230头奶牛下拨60万元扶持资金,漯河市召陵镇却将它截留挪用。经反复协商,镇政府才同意返还30万元。另外30万元,按原镇书记闫某的说法,冲抵了2000年至2006的“租地款”。可现届镇政府偏不认账。真相到底如何,有待调查组给出结论。
据我判断,奶农违约在先有可能,但作为地方政府,召陵镇首先应该搞清奶农为何违约。众所周知,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如今国内乳品行业仍未走出阴影,由于下游乳制品销售低迷,给上游行业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养殖户原奶销路不畅,导致“倒奶”事件频发。2、养殖大户资金结算困难,欠账太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养殖户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动性亏损。3、散养户的生产经营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奶农违约情有可原。
针对这种情况,07年国庆节前夕,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落实好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力度、实施后备母牛补贴、对奶牛养殖农户购置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给予补贴、完善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政策、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支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的信贷支持、完善奶业产业政策8项政策和措施,帮助奶农度过眼前的困难。可召陵镇政府非但不支持奶农发展养殖业,反而动用行政权力,来个釜底抽薪,单方面终止协议,将奶牛场转包给别人,断绝奶农的生路。这样做,岂不是违反了国务院的《意见》精神?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执政者当怀抱杜甫这样的民生情怀,时刻惦记着民生的艰难,然后方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通俗点说,官员要常怀悲悯之心,对民瘼不能无动于衷。召陵镇领导应该清楚,70多头奶牛饿死给奶农造成的伤痛,奶农为奶牛举行追悼会既是为表达他们的伤痛,同时也在表达对镇政府的不满,应该说,这是一桩非常严肃的事,怎能视之为闹剧呢?在此,我不能提议镇政府领导去出席奶牛追悼会,但至少要做到一点:请尊重奶农们的感情,务必将奶农为奶牛开追悼会当做正剧、悲剧来看,否则奶牛的在天之灵将不得安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