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207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杭州湾跨海大桥竣工验收获高分的镜鉴意义

(2011-07-18 18:10:25)
标签:

杂谈

王学进:杭州湾跨海大桥竣工验收获高分的镜鉴意义

  自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以来,在试运营38个月后,杭州湾跨海大桥迎来一次“大考”:国家交通运输部组织召开杭州湾跨海大桥竣工验收会。通过三天的现场检查,17日,杭州湾跨海大桥以总分97.14的高分通过竣工验收,这意味着这项举世瞩目的工程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大桥正式投入运营。(7月18日《宁波日报》)
   此消息来得正是时候。这些天,公众的神经一次次经受着各地传来的大桥坍塌事故的刺激,尤其是15日发生的通车仅14年的钱江三桥引桥桥面塌落事件,更是引爆了公众对大桥安全质量的担忧和质疑。恰在这时,获悉上述利好消息,公众对国内造桥业的信心指数有望止跌回升。
  论规模,论难度,杭州湾跨海大桥均堪称世界之最,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试运营了4年零4个月后,再来竣工验收,居然达到了97.14的罕见高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当今国内的造桥技术和能力世界一流,凭现有的技术和经验,我们完全有能力建造质量优良的桥梁。可现实是,无论是在建的还是建成的大桥,虽然建设规模和难度,根本不能与杭州湾跨海大桥相提并论,但为何就建不成质量优良的大桥呢?此种原因,坊间已有太多评说,我不想多说;我想说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此次“大考”几近满分的奥秘何在,说出一二,以资镜鉴。
   在17日的竣工验收仪式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总结了大桥最终取得成功的8条经验,如前期工作深入细致丶项目管理专业化丶安全生产根基扎实丶质量管理措施得力丶精细管理卓越有效丶紧紧依靠技术创新丶政府监督管理到位丶专家咨询作用突出,他提出这八点经验应该好好总结和推广。囿于篇幅,我不能逐条解释,只能择其一二,略作陈述。
  以质量管理措施得力为例。专家们有次在对大桥滩涂区的第一片箱梁进行评价时,发现梁顶几个不易察觉的脚印,专家们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也太吹毛求疵了吧?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收浆,工人们在作业时留下几个脚印,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而且,梁顶以后要铺上一层层的沥青,几个脚印不但无损大桥实体质量,连外观也没有任何影响。工人表示难以接受。但是,专家们的批评引起了大桥指挥部的高度重视。 “只有力求每个施工环节的零缺陷,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无缺陷。”大桥副总指挥吕忠达说。(07年1月16日中新网)
  再以精细管理卓越有效为例。大桥越大,管理越细,这是建设者们认定的一项铁则。故在建桥之初,指挥部就给每位建设者发放一本《细节决定成败》,强调关注建设中的每一处细节。沙子够小了吧,但建设者就是从管好沙子的质量入手。经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指挥部最终确定工程所需的135万立方的沙子均采用福建闽江的沙。为防止别的沙子掺进来以次充好,从闽江到大桥工地的每个运输环节都有人盯着。哪批沙子是哪辆车运来的,用在什么地方都有记录。(出处同上)
    从大桥开工到交工验收,经历了19次台风和天文大潮等的考验,获97.14的高分,创造了我国“百亿产值零死亡”的施工安全纪录,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奇迹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现在回顾总结其成功经验,不正好给在建的工程提供借鉴和经验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