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袁营学校劫持案:一则另类上访的标本
21日上午7时50分左右,河南新蔡县棠村镇袁营村41岁的袁某携带斧头、砍刀,冒充门窗修理工,窜到新蔡县棠村镇袁营学校三楼东头,将四年级的65名小学生劫持在教室内,要求解决其邻里纠纷问题。幸亏民警解救有方,袁某被制服,学生无一受伤。经讯问,袁某称:“劫持学生,是为引起更大的‘官’重视,管俺家与邻居家的矛盾。”(12月23日《大河报》)
大凡劫持人质图的是勒索钱财,如近来发生在深圳的几起劫持学生人质案,而袁某不是,他只为引起更大的“官”重视。为达此目的,他不惜冒坐牢或当场击毙的危险,铤而走险,自导自演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真有点不可思议。
值得吗?在外人和官们看来,邻里纠纷,太鸡毛蒜皮了吗,犯得着冒这么大的险吗?傻帽袁某,你就等着法律的惩罚吧,别指望你这一闹,更大的“官”就会插手处理你的邻里纠纷。在感慨法盲袁某下场的同时,我还有些题外话要说。
暂不清楚,袁某所称的更大的“官”所指哪一级,起码该是乡镇长,如果是县市长更好,可要是按照一般规矩,乡镇长会认真接待袁某的来访吗?12月2日《大河报》不是曾报道,11月5日,66岁的河北承德牛圈子沟镇下二道河子村民王秀珍来到镇政府办公楼反映问题,偶遇党委书记史国忠,便上前搭话,一言不合,书记竟说:“这我还管不了,一楼二楼别去啊,要去就去(跳)五楼。”现如今,泥腿子要见个乡镇长还真不是个容易事儿,更别想求见县市长了。那建设得如白宫般的政府衙门,农民连门都走不进。上访农民,哪一个不是被堵在大门外的?
袁某再不济,这点生活常识总是有的。这样,他就自作聪明,不走上访者的老路,而是选择了一条劫持学生人质的险招。他非常清楚,假如按照正常渠道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一定不会引起领导的重视,唯有做出危及社会安定的惊天大案,才会引起领导的关注。眼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都把维稳放在突出位置,一旦辖地发生危及社会安定的恶性案件,当政者不免乌纱不保,袁某瞅准了为官者的这层软肋,精心策划了此起劫持事件。结局当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上访的直接动因是为了引起更大的“官”重视,指望得到大官的批示解决问题,这与袁某的动机如出一辙。所以说,我们不妨将此起劫持案视为另类上访。我之所以认为这起另类上访具有标本意义,就因为该案从另一个维度警示执政者:底层民众的民意诉求渠道日趋逼仄,甚至连最后一条通道,即指望靠上访求得“批治”解决问题也此路不通,那么,幻想破灭的他们,就有可能会选择袁某这样的极端行动来“惊动”上级,后果堪虞,请更大的“官”三思。
http://news.sina.com.cn/c/2009-12-23/063519318116.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