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公务员“专供房”:又一场权力自肥的游戏
针对咸阳“渭滨苑小区”2600多套公务员“专供房”(价格每平方米2800元,而目前此地段房价在3100元左右)引发的争议,19日,咸阳市政府办负责人解释,住房难的群体大多数为复转军人和刚参加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以及交流来的干部职工,这些人还没有住房,有强烈的住房愿望,但这些同志都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或廉租住房的条件,又有住房实际困难,为此,咸阳市政府参照其他地市的做法,有关部门组织统一购买,实行大规模“团购”,结合去年金融危机下的房价,经与开发商沟通后,确定了售房价格为每平方米2800元。(12月20日《华商报》)
该负责人的解释很高明,他试图将购房者定位在公务员队伍中的弱势者以消弭公众的不满。问题是,这2600多套房子真是出售给他们吗?我看未必。这点,只消看看政府临时设立的“渭滨苑小区”项目部收到的近6000份摸底表,就知道个大概。记者从一份市直机关住房申购人员统计表上看到两个部门的统计表: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厅级1人,县级51人(退休15人),科级116人(退休7人)。政府办,政务大厅3人,研究员8人,科级113人,县级20人,离退休7人。
发现了吗,这些人中哪个不是带“长”的,不是厅级,就是县级,最不济也是个科级(离退休的估计也十有八九是带“长”的),怎么没找到一个复转军人、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呢?这么说来,这些官们的住房愿望要比上述弱势公务员强烈得多了。当然,上述统计表公布的数据不全,申请者中肯定不乏弱势公务员,但从公布的县级、科级申请者的人数中可知,该负责人的解释是靠不住的,这2600多套房子的申购权并非限定在弱势公务员身上,而是所有公务员都有购买权。
由此必然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傻瓜都想得到。无权无势的公务员照样买不到廉价房,参与购房的必定是那些有权有势的公务员,结果自然成为一场权利自肥的盛宴。该负责人试图以上述解释平息众怒,注定要落空。恰恰相反,这样的解释不但难以消除排除在购房着队伍之外的市民的质疑,甚至还会激怒那些弱势公务员:自己不但不能在这场政府自导自演的权利自肥游戏中分得一杯羹,还落得个坏名头,你说冤不冤啊!
这些年政府部门自导自演的权力自肥好戏层出不穷,就以今年来说,臭名昭著的就有这么一些:温州新城中心区4号地块本来用于安置拆迁户的房子,被各路官员据为己有(中新网7月7日);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自己给自己颁奖(6月4日东北网);合肥卷烟厂安排省烟草行业部分领导的亲属进厂等(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此类权力自肥游戏无一例外均重创了政府的威信和形象,激起了公众极大的反弹,而此番咸阳市政府导演的公务员“专供房”事件,因为发生在房价飞涨、人民群众买房难日益突出之际,格外引人注意,影响自然也格外坏。
政府试图想用上述解释来平息民怨肯定不行,公众最想知道的是,在这场权力自肥的游戏中,政府是怎样利用手中掌握的土地审批权等公共资源,与开发商实行官商联营,在随后的房子申请购买中达到权力自肥的目的。这就需要引入监督机制。为此,我建议成立一个调查组,由上级政府部门、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民代表组成,对该项目进行审核调查,纠正不合理的购房办法,处理一批可能存在的违纪者,并重新定位该楼盘的性质,让其从公务员“专供房”脱胎为大众商品房。
http://news.sina.com.cn/c/2009-12-20/022816801360s.s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