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立区域环境合作机制更待何时

(2009-11-01 11:53:08)
标签:

杂谈

王学进:区域环境合作机制更待何时 

 

   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合作的加强,城市群的共同发展令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但令人揪心的是,这一地区的跨界污染问题正在加重,跨区域环境污染影响日益凸显。为此,专家们在上海举行的生态文明与长三角城市发展论坛”上呼吁,“应当共建长三角区域环境合作平台,让长三角城市群共同为防治区域性环境污染作出贡献。”(111中国新闻网

   天空是连接的,空气是流动的。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博士用这样形象的说法,来表达区域环境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但就是这样一个连三岁小孩都懂得的自然常识,一些地方官员不知是懂了装糊涂,抑或真的不懂,反正在我们这里少有官员提及这层常识。事实恰恰相反,某些追求GDP心切的地方官员正是看准了这点,利用天空是连接的、空气是流动的、水流是延续的特点,独善其身,甚至以邻为壑,默许和纵容本地的污染水源和有毒气体转移排放到邻近地区。

   笔者身居长三角,对此早已见惯不怪,所可怪的是,迄今为止,尚未见长三角有区域环境合作机制的实际行动。笔者注意到,早在04年,杜丹德博士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张建宇博士等专家据建议长三角地区的政府部门,先行一步,探讨建设区域环境合作的机制,为国内其他区域将来走向合作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遗憾的是,5年过去了,现在听到的仍然还只是专家的呼吁。

跨界污染”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无须笔者多说,官员们都清楚,眼下最迫切的是突破行政分割体制之间的僵局和藩篱,合作参与,尽快建立区域环境合作机制。至于怎么建立的问题,可以借鉴珠三角的经验,参照06年制定的《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专项规划(20052010年)》,先是制定一项《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专项规划》,确定指导思想、合作原则、合作目标和合作任务,然后制定水环境保护合作大气环境监测合作等专项规划。   

 笔者注意到,珠三角的规划可行性很强,如在建立跨省级行政区河流跨界污染联防联治机制中,珠三角是这样规划的:成立泛珠三角区域跨省级行政区河流水污染防治协调机构。加强区域内各省(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协调,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领导下,共同确定跨省级行政区重要河流交界的水质控制断面和标准,建立跨行政区交界断面水质达标交接管理机制;制定跨省级行政区河流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逐步建立水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机制。诸如此类的规划随处可见。以此为蓝本,长三角完全可以在这基础上,制定一项更科学、更全面的规划。现在最要紧的是行动,请赶快行动起来吧。

http://news.sohu.com/20091101/n26787652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