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部这样自扇耳光也太急了点

(2009-07-08 10:49:56)
标签:

杂谈

王学进:教育部这样自扇耳光也太急了点

 

    重庆市7日发布《关于对2009年高考招生中少数民族加分问题处理情况的通告》和中共重庆市纪委、重庆市监察局严肃处理违规变更高考考生民族身份责任人的决定,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7日表示,重庆市对2009年高考招生中少数民族加分问题处理的态度是坚决的,调查是认真的。重庆市未公布考生名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同时,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支持重庆不公布考生名单做法。78日新华网、《新京报》)

    太出人意料了,想不到教育部竟会支持重庆市不公布考生名单做法。就在7日这天,笔者针对重庆招办综合处处长李萍的那句“名言”——“别管他们!”撰文呼吁教育部要对重庆加分门亮剑了,建议由教育部所属的督导团、监察局和纪检组组成调查组奔赴重庆,督查招办公布造假名单,看来是一厢情愿,有失天真。原来如此!

    我实在想不通,所谓“态度是坚决的,调查是认真的”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连造假者的名单都不让人知道,公众又怎么会认可上述定论?尤其令人困惑的是,对重庆当局以保护未成年人为由不公布造假者名单的做法,居然大为赞赏,称“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笔者曾担任过多年的高三班主任,我可以负责任地说:高三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未成年的极少。据我所知,学校都选择在高二举行成人仪式(为求证此事,笔者刚刚与两位高中教师通了电话,都说是的),也就是说,高二学生就已经是成年人了。认定这31位造假学生是未成年人,只有一种解释,他们不但在民族成分上造假,也在年龄上造假,非此,就难以自圆其说。

    重庆当局给出的不公布理由,当被天下人耻笑,而教育部竟然认可这一理由,更让人笑疼了肚子。哪个年龄段读哪一级学校,这都是教育部定的。几岁读高一,几岁读高三,这可是道小学算术题,难道教育部官员连这么小儿科的算术题都做不来?不至于吧!我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教育部为什么要在这被人指责为“侮辱公众智商”的解释上故装糊涂,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同意重庆的做法,但有一点很明白,即教育部的上述表态狠狠地扇了自己一耳光。怎么说?

77日《扬子晚报》报道,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监察部门要督促和配合高招管理部门、高校建立健全责任明晰、快速处理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投诉举报反映的问题,真正做到有诉必应、有错必纠、有责必问、有案必查。根据通知,各地教育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保送生、艺术和体育类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工作的监督检查,切实做到招生程序和标准公开,考生资格和结果公示。此通知简直就是为重庆加分门量身定做的,四个都符合,可一眨眼之间,就不作数了。你说,这不是自己在拆自己的台吗?

我本来指望此次教育部站在正义和公众立场上,扬眉剑出鞘,在查清真相后,满足公众要求公布造假者名单的知情权,以此来为自己正名,提高公信力。可谁知,望眼欲穿,等来的是教育部这一答案:重庆不公布造假者名单是对的!这太让我等小老百姓失望了!友人笑我太爱自作多情,这次,老毛病又犯了,临到末了,还是想对教育部进一言:这些年,教育部发布过太多的通知、文件,但很多都是停留在案头上,少有被认真执行的,譬如那些减负文件就是,此次发布的《通知》,估计也难逃相同命运,因为教育部自己就出尔反尔,而且连时间差(刚颁布就被自己否决了)也不顾了,这样一来,只怕原本公信力不是很高的教育部会因此事更加不堪呢。请君三思,老夫所言是否在理?

   http://news.sohu.com/20090707/n265056799.sh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