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200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点中学校长跳江自杀的悲情解读

(2009-07-03 11:36:15)
标签:

杂谈

王学进:重点中学校长跳江自杀的悲情解读

   73日《青年时报》报道,71日凌晨150分左右,浙江乐清市第三中学校长应泽平开车上了温州大桥,后从60多米高的桥上坠入瓯江失踪(据同一天的杭州网披露,监控录像显示,其确系自杀)。据了解,乐清市第三中学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而应泽平也是当地的知名校长,今年47岁,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他怎么会选择自杀?家人想不通,同事更想不明白。

   应校长的遗体至今尚未找到,其身上是否带有遗书不得而知,故自杀动机暂不能确证。据同事反应,630日下午,应泽平还主持召开了校长办公会议,部署了下一个学年的学校教育工作,看不出任何反常迹象老师也说,他性格很开朗业务水平好,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夫妻关系也和谐,女儿在上海某名牌大学就读,根本没自杀的理由。种种问号,难以解答。

在种种猜测中,有一点可以证实,应校长死于过重的压力。事发前曾向妻子说自己压力很大,为此常失眠。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今年高考失利(还有一种说法是,是学校财务问题出了状况,有关部门搜走了账本,但未经证实)。以我的分析,他之选择在高考放榜后自杀,最有力的解释是:乐清三中今年高考成绩不好,迫于社会压力及来自行政部门的压力,只能选择自杀以求得解脱(可能还有谢罪的成分)。所以说,不妨说应泽平也是高招制度或者说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此前,我们总是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高考压力下的教师和学生身上,很少关心过校长承受的压力,因此从来都说要给教师和学生减压,从来不说要对校长进行心理疏导。现在看来,这样做有失偏颇。据我所知,校长承受的高考压力一点不必师生轻,相反,他们作为一所学校的最高领导、法人,高考的成败不仅事关他们的声誉,而且关乎他们的仕途,校长首当其冲成为家长、学生、社会各界及上级领导评价的对象,其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考得好,自然没话说,考砸了,则茶饭不思(本地一所高中,因为今年重点上线率未达标,几位校长难过得中饭都吃不下),一天到晚阴沉着脸,内心之痛苦不便对外人道。

但事情的可悲之处恰恰在于,社会各界总是把校长看做应试教育的倡导者和助推者,说起应试教育之过,总要把校长拿出来狠批一顿,俨然校长们成了应试之罪的替罪羊。殊不知,众多校长并非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热衷于应试教育,他们也是迫于无奈,在违心地推行应试教育。我在私下里曾多次听一些校长痛骂应试教育,但骂归骂,转身后,还得在大会小会上大力提倡应试教育。我称他们是一群人格分裂的两面人,知之者会说他们是可怜虫,不知者会说他们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得益者。

我无法得知,应校长是如何抓应试教育的,但我知道,像他主掌的高中,在当地只能算二流甚至三流学校,优秀生源都被一中招去了,不管怎样挣扎,也难逃高考成绩(主要是指重点高中的上线率)每况愈下的结局。在生源决定办学质量的前提下,二三流学校还要拼命抓重高率,作为一校之长的应泽平,其内心的焦虑和无奈可想而知。这与其说是个人的心理素质问题,不如说是中高招制度及应试体制所致。

应校长英年自杀,令人痛心。我希望,他的死能唤起人们对校长这一群体的心理关注,并且也能像对待普通教师那样,对他们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关注,尤其在高考放榜后,能及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减轻精神压力,如此则幸甚。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09-07/03/content_211544.htm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9/07/03/01564147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