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公务员不及打工者家庭美满是个伪命题
3月2日《青年时报》头版头条公布了《杭州市“和谐家庭”评价成果》,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在和谐方面的满意度(83.46),远高于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员工家庭(78.82)和蓝领工人家庭(75.80)。这一调查结果让专家大跌眼镜。报道称,这一浙江首个“家庭和谐”调查,由杭州市妇联、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研究所历时2年完成。
虽然我确信,上述数据没有造假,但仍认为,这是个伪命题,当不得真。首先,在调查样本的选择上就打了折扣,调查主要负责人、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教授侯公林说:“我们所指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是有一定标准的,虽然没有户口,但他们必须一家人都住在杭州,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孩子在杭州上学。”不仅如此,从受调查对象、小赵(化名)的自述看,他们有的已经在杭州买了房。如小赵在杭州卖菜多年,去年,在拱宸桥附近买了套二手房。这样,他们当然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了。
如果只选取外来打工人员中少数成功者作为调查对象,其调查结果是靠不住的。在杭的几百万外来打工者中,如小赵这样的只是少数,绝大部分打工者的处境仍很艰难,包括招工、子女上学、社保和租住条件,根本没法与公务员相提并论。说少数外来民工比公务员幸福可信,说整个群体比公务员阶层幸福则大缪。此其一。
其二,满意度各有各的标准,纯是由个人的主观感受所决定,即使是同一个调查主题如子女的入学问题,打工者但求子女有书读,公务员则渴望读名校,在目标达成度上存在差别,焉能用一个笼统的标准来涵盖?且国人向来为老庄哲学的消极无为思想所浸染影响,善于自我麻痹,就像阿Q那样,常用精神胜利法来麻醉自己,哪怕栖身在土谷祠里,也幻想着在秀才娘子的牙床上正打着滚呢。我的意思是,就算小赵他们真的自感幸福非常,那也是低层次上的满足,与年薪一二十万、子女就读名校、住在三室一厅的大套房或者别墅里的公务员的幸福感大相径庭。
说了这些,我无非是想表达这么个意思,切不可被这些调查报告所左右和蒙蔽,以为打工者家庭真的很幸福,很和谐,并得出结论,政府和社会已经为打工者做得够多、够好了,今后应该更好地为公务员服务,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我所担心的正是这点,打工者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处境并没得到根本性改变,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一如既往地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而不要相信调查表上的结论,以为在帮扶打工者的问题上可以松口气、减轻点责任的时候了。如这样想,则是大错特错,这怕也不是调查者的主观愿望吧。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09-03/02/content_191188.h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