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由委员炮轰政协主席报告激情不足说起
从正在召开的珠海市香洲区七届四次会议上传来消息,区政协委员杨长征在分组讨论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报告时振臂演说,政协主席作报告应该激情万丈,称,2008是非比寻常的一年,区政协工作成效显著,可报告平淡陈述,未能唤起政协委员的激情。此番关于大会报告改革的建议,引起在场委员普遍共鸣。(1月20日《珠江晚报》)
主席报告“激情不足”,可杨委员的发言则激情充沛。杨委员的演说于我心有戚戚焉。确实,他的发言直指“两会”的一个通病,即不论是人大的工作报告还是政协的工作报告,普遍缺乏激情,没有听头。主席在台上例行公事般“照本宣科”,语气不高不低,语速不疾不徐,台下听众大抵听得无精打采,就差昏昏欲睡。笔者做政协委员的十年里,听过不下10次的主席报告,没一次留下深刻印象,都是过耳即忘。
不是没东西可说,也不是一年工作乏善可陈,而是报告的体式及规范抑制了起草者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创造力,进而制约了报告人的激情发挥。我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这类报告的大致程式:在08年工作回顾和09年新年工作这两大块下,在用主要篇幅总结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后,附带说几句不咸不淡的不足(至多三五百字,不超过一段),然后在指导思想的统领下,罗列今年要做的几项工作,最后向在座委员发出号召,提出希望,甚至连一些要紧的语段和句子的陈述方式都八九不离十,诸如“在什么什么的精神指导下”,“在谁谁的正确领导下”,秘书们只要将去年的报告从电脑中调出来稍加改动,就可以交差。
有谁见过,科举取士时代留下来的多如牛毛的八股文堪称不朽之作的,尽管众多应试者中不乏才华横溢的人杰,但他们即使再有才华和文采,也被僵化的八股体给扼杀了。同样,“两会”报告一旦趋于格式化,程式化,就难免成为一种新八股,就算有新东西,好内容,经过格式化处理后,终难逃旧瓶装新酒的命运,沦为陈词滥调,不堪卒读,不忍为听。
杨委员这一炮“轰”在了点子上,委员们虽然不能要求报告起草得像《出师表》那样精彩,但至少不要写得太八股了。年年工作不一样,成绩缺点也不一样,为什么一定要用同样的行文格式和布局谋篇来反映?难道创新一下报告的形式就那么难吗?在这全社会都在倡导创新创造的大背景下,“两会”报告也应该创点新才是,否则怎么带领代表委员和全体民众走创新之路?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3292&ud_date=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