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履职当如潘委员 办事当如张厅长
17日,在“生态浙江”专题座谈会上,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动漫学院院长潘瑞芬向在座的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局、省农办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拍去“板砖”:下沙高校老师中,每年体检出患肾结石人数这几年在增加,很多老师怀疑,自来水质出了问题。与会的省建设厅副厅长张文平当即举手:“我们来检测。”很快,19日上午,张厅长带着相关部门负责人,特意赶到潘瑞芬下榻的宾馆告知检测结果:下沙的自来水出水口水质合格。(1月20日《青年时报》)
笔者做政协常委那几年,多次参加过此类座谈会,委员们面对在座的部门领导敢讲敢说不稀罕,但如潘委员那样为25万“沙民”“请命”的不多见。首先是她言之有据,她以自己掌握的前段时间传媒学院教师体检结果得到的数据来为自己的怀疑提供依据;其次是调查深入细致,她将收集到的部分得病老师的电话,都记在一张纸上夹在笔记本内;再就是负责到底的执着精神,在获悉张厅长的报告后,仍要追问,是不是二次用水的时候出了问题,迫使相关部门再做检测;最还还不忘建议,建议定期在媒体公布杭州市总体的自来水水质情况。
可见潘委员是有备而来,在参加座谈会之前,她做了很多“案头”工作,因为在她看来,25万“沙民”的饮水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正如她所说:“我们平时说关注民生,下沙的水质就是一个民生问题。”作为政协委员,广泛收集民意,及时反映社情,适时提出建议,此乃委员的职责所在。尤其是在事关民生的问题上,政协委员更应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正是潘委员的可贵之处,值得其他委员学习。
再说张副厅长。在座谈会上勇接委员拍过来的“板砖”,并且两天内就给出答复,这不仅在省“两会”上不多见,即使在其他地方的“两会”上也少见。据我所知,通常在座的部门领导对代表委员的质询,大多是现场解释几句就完事,绝少会当场承诺如何处理,更不会这么快捷地就给出答复。张副厅长此举最值得称道的是,对委员的质询不推诿,不敷衍,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且处事雷厉风行,一竿子到底。这种办事态度和处事风格,恰恰是代表委员和人民大众对领导干部所寄予的最大希望。如果将潘委员的发言当作是提交的一则提案,那么张副厅长所做的就是对提案的回复。由此我想到,要是各部门的领导都能像张副厅长那样认真负责、快速有效地对待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该多好。
今年省“两会”的主题之一是关注民生,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都强调今年全省上下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那么,在具体处理民生问题时又当如何呢?上述事例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诠释,那就是像潘委员那样履职,像张厅长那样办事,民生问题无小事,凡是事关民生的事必须认真对待,及时反映,督办到底,行政官员则必须一改文牍作风和官僚作风,对民生问题应特事特办,甚至可以一反常态,快速反应,果断处理,尽快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