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就业大学”办得起来吗?

(2009-01-19 11:46:21)
标签:

杂谈

王学进:“再就业大学”办得起来吗?

针对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要求,省政协委员、《文学港》杂志社主编褚佩荣提出几点建议,其中一点就是相关部门成立再就业学校(也可以委托民间力量),对于毕业即失业的学生,进行转“业”训练和上岗辅导,以解决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难题。(1月19日《青年时报》)

这一建议很新鲜。凡是熟悉当今就业市场现状的人都清楚,因为大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空洞无用,加上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才导致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二是大学生找工作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褚委员基于这一考虑,设想将成立“再就业大学”作为孵化器之一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低成本创业平台,不失为一个好点子。

但建议虽好,却不一定实现得了。且不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再就业大学”回炉,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就读费用还会加重他们的负担,因而很难说他们会有多高的积极性,单说“再就业大学”的创办就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如办学资质和办学主体,师资条件和课程设置,经费来源及收费标准,如这一系列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再就业大学”就办不起来。就以头条来说,它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是国民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是成人教育还是职业教育,该怎么定位?定位不清晰,就无法落实办学主体和筹集办学经费,当然更无从招聘教师和学员了。

窃以为,现在创办“再就业大学”的条件还不成熟,比较实际的做法还是做大做强成人教育。在这点上,可以借鉴绍兴县的做法。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接触过一些绍兴县成教中心的校长和教师,认为他们在开展成人教育和专业培训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该县现有18所成人文化技校,主要进行各类成人高校、业余高中、自学考试等的学历教育招生和培训,实施对农民、职工的素质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属公办性质,教师工资由财政发,办公经费和教师福利自己创收,教师考核、职称评定归教育局掌管,外聘教师的讲课费由企业出。由此,笔者想到,可以将大学生的专业培训纳入成教系列实施,也就是说,让各地现有的成教中心担负起培训大学生专业技能的职能。

为了证实这一想法的可行性,笔者专门就此问题电话中咨询了一位姓裘的成教中心校长,裘校长认为可行,前提是政府要加大对成教中心的投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办学设施和条件,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前来培训。他建议,可以考虑在县城或者某中心镇成立成教中心,全县办个一到两所,集中优秀师资和优化办学环境,专门设立大学生培训课程,聘请高水平的教师或者专业技术人才给他们授课,这样比创办“再就业大学”省心省力多了。我说,这样一来,还能促进各地成教事业的发展,造福于社会,可谓两全齐美,何乐而不为?

 

:wxjxc@vip.sina.com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09-01/19/content_18473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