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黑心钉及其他
今年8月28日《钱江晚报》曾在头版头条报道过杭州黑心钉的问题,10月30日浙江在线再次在头条位置刊发了黑心钉的消息。据不完全统计,这三天有近千辆自行车和电动车在登云路与莫干山路的交叉口遭遇了“钻心之痛”。网友举报杭州有15处黑心钉密集点,如庆春东路和秋涛北路交叉口等。
不要问黑心钉是谁撒的,也不必问为什么撒,这些答案都是现成的,因此也不存在监管难的问题。如要查处此类现象,只需掌握撒“黑心钉”的时间:通常集中在早上6:30―8:30市民急着上班或者是晚上下班的时候,以及21:00―23:00市民急着回家的时段;还有地段:撒“黑心钉”的人通常选择下坡、高架桥和立交桥下,另外就是车流量大的慢车道;再就是嫌疑对象,菩萨不要问,这类人通常就是那些修车的摊贩及他们的雇佣者,还有一批骑着自行车的流动修理人员。民警稍加留意,就能抓获他们。
但抓获他们后又能怎么样呢?教育几句或者罚点款,照样要放他们出来,他们照样要作案。既然他么敢用如此下三烂的手段来获取谋生的机会,何惧道德谴责和行政处罚?假如民警靠惯常对付市民的手段来对付他们,注定无效。这是一群身份特殊的人众,不妨称他们为当代游民。那些游走在城市边缘的偷盗者、卖淫者、拐卖儿童妇女者、职业乞讨者等也可归入此列。他们脱离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没单位,没土地,也没劳保,是一群无根的人。生存是他们最大的压力,为了求得生存,他们会铤而走险,不择手段,对社会构成很大的破坏力量。
不必奇怪,撒“黑心钉”的人怎么会无耻下作到这等地步,竟会为了贪图2元钱的修理费和换轮胎的15元利润,做出这类为文明人所不齿的小人勾当。这固然是由他们畸形的人格所决定,更主要的是由他们的地位处境所决定。孟子说过,“无恒产者无恒心”,“恒产”就是人们的根,有了它,人就有了安全感,有了稳定的心态,没“恒产”也就没了根,也就没了任何道德良知的约束,甚至连法律都不怕,如此就谈不上理性的心态。在正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如撒“黑心钉”,在他们看来,那是最正常不过的,谁让他们活得这么艰难呢?
王学泰先生将之称作为游民心态,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亡命徒心态,如伍子胥所说的“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我是流氓我怕谁,你能拿我怎么样?千万别小看了他们反社会、反文明的破坏力量,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失地农民流入城市,运气好的成为城市建设者,即通常意义上的民工,运气不好的则沦落为当代游民,其数量不在少数。他们根据地域、“职业”分工甚至宗法关系,自然形成大小不一的江湖。他们有自己的江湖规矩,根据自行设定的游戏规则做事。为此,王学泰提出警告,这个江湖是主流社会的颠覆力量。游民增长到一个临界点(一些学者认为游民和城市人口之和超越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江湖力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再有大的天灾人祸,动乱几乎是不可避免。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我说这么些,旨在提醒有关政府部门正视“黑心钉”背后的社会问题,如果仍然按照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去整治“黑心钉”问题,只怕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要从解决就业、劳动保障、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等方面着手,让无根者有根,让更多的底层人融入到主流社会中来。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8/09/02/009900530_02.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