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坐视教师节异化为“送礼节”

(2008-09-05 11:27:02)
标签:

杂谈

王学进: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坐视教师节异化为“送礼节”

    教师节将至,各地照例又掀起送礼风潮。那么今年教师节送什么?说来让人瞠目:送出境游。据9月5日《新闻晨报》报道,在其他家长正盘算送卡送月饼票的时候,上海的一位姓竺的家长却有自己的打算:“我准备组织一次国庆出境游,邀请女儿的3位主课老师出去玩玩。”旅行的目的地决定选在日本,因为女儿的老师都是女教师,日本又是著名的购物天堂,老师们肯定会喜欢。
    从送月饼票到送购物卡再到送出境游,随着礼单不断看涨,攀比现象越演越烈,教师节已经实实在在异化成“送礼节”和“公关节”了。自1985年设立教师节以来,政府的本意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谁知发展到今天,教师节的本义已经被送礼之风严重毒化和扭曲了,不知不觉成了“扰民节”。对此,诸多教育界人士表现得忧心忡忡,深知此风不刹,学生的心灵将受到荼毒,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将难以为继,并一再向家长和老师呼吁,不能再助长此种不良风气了。
    但事情就是有那么吊诡,家长一边在为送什么礼伤透脑筋,一边还得硬着头皮送,老师明知收礼不好,但迫于家长盛情,只能无奈收下,这样一来二去,导致送礼风一年强过一年。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的功利化。家长之所以不惜血本给教师送礼,目的只为一个:希望老师多关照点自家小孩。因为教师手中有权,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仅有安排座位的权力,还有提干、考核、推荐的权力,他们掌握着“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及保送生等的推荐权力,至于批评表扬权和批改作业权,那简直不值一提。家长正是瞧准了这点,才甘愿向教师送礼。此种情形与社会上流行的权钱交易有点类似。
    事实证明,要使教师节回归其本来面目,单靠有识之士呼吁没用,靠几位评论家揭示送礼之害也没用,最有效的办法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就此作出相关规定,用行政手段来扼制越演越烈的送礼风。教育行政部门管不了家长,但管得了教师,可以用文件形式严令教师教师节不得收礼,并且要将收不收礼纳入师德考核范畴进行等级评定。当然,规定还可以细化,不是说所有礼都要拒绝,有些礼物价值很低,且很有意义,则允许收。如韩国就有这样的规定,教师节时可酌情收受学生赠送的手绢、袜子等小礼物,但事后须向校长报告,并回赠学生文具或书本等。
    有了这样的禁令,学校就可以公开信的形式告之家长,不要给教师送礼,教师则可以用怕遭到处罚为由拒绝家长送礼,只要堵住了收礼一方,送礼者也就无门了。

http://news.sohu.com/20080905/n25938401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