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女分班传递错位的教育观

(2008-09-04 11:04:39)
标签:

杂谈

王学进:男女分班传递错位的教育观

    新学期刚开学,顶着来自学生和家长两方面的压力,重庆复旦中学在高一开始了男女分班上课,高一(10)班为男生班,(9)班为女生班。(10)班的班主任瞿波老师说,分班是为了管理起来更方便。比如他可以随时进入男生寝室,坐在床边跟学生促膝谈心,跟学生交朋友。如果是男女混合编班,男班主任不便去女生寝室,女班主任进男生寝室也有所顾忌。还说,“男女分班不是害怕学生早恋。”(9月4日《新京报》)
    谁不知男女分班的主要目的是为防止学生早恋,哪有如瞿老师所说的为进出寝室方便起见,这叫“此地无银三百两”,瞿老师不必强作解人,反正学生和家长都是这样理解。随便问哪所试行男女分班上课的学校,回答都不外乎这两点:一是男女智力、思维有别,男女分班有利于因材施教;二是防止学生早恋。鉴于目前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早恋现象日益严重,教师又普遍感到束手无策的现状,尝试男女分班的主要目的还在第二点。第一点虽然说起来很冠,但囿于教材教法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习惯,很难达到对男女生因材施教的目的。
   且不说想靠男女分班上课来达到防止早恋的意图不现实,——其滑稽可笑,早在上世纪之初,鲁迅面对禁止男女同泳之令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过: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后男女出门,各戴一个防毒面具,既免空气流通,又不抛头露面,笔者想说的是,此举传递了一种事关全局的教育价值观,即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要培养一个学习好的人(以为遏制了早恋现象,学习成绩就上去了),还是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老师们错误地认为,男女分班上课限制了学生的接触空间,就能减少、遏制早恋现象的发生,这样就能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教师花在解决早恋问题上的精力难以算计),或者说,教师就有了逃避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借口,就可以全力以赴对付应试教育了。殊不知,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彼此促进。我国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张声远认为: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的核心,是青春期的头等大事。学校性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以健全人格为目标。诚哉斯言!
    高一学生正处在性生理和性心理成熟时期,他们把无数美好的想象和希望寄托在异性身上,企望从异性身上汲取奋斗的勇气和进取的力量,正所谓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在这样一个充满了玫瑰色想象的时期里,学校却要实行男女分班,不让男女生自由交往,这太不够人性化了。凡是生理健全的人,到了十六七岁的年纪,都有性冲动,性幻想,此时,教师如引导得法,不但能帮助他们疏导迷茫的性心理,预防性罪错,还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反之,如千方百计压抑和打击他们的性冲动和性幻想,这只会促使他们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发生病变,最终形成畸形人格。
   总之,男女分班实则暴露了我国教育的一大误区,即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意义上的人,还是一个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因此,教师应该结合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而不能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以至为达此目的,不惜违背学生意愿,实行男女分班上课。
http://news.sina.com.cn/c/2008-09-04/02271622709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