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像建德市这样的“面子工程”多多益善
浙江建德市出了个新鲜事:该市安监局、药监局、劳动保障局、科技局、统计局、农办、团市委、科协等8部委搬进了新安江中学废弃了两年的教学楼,这里成了机关大楼。每间教室用三层板一分为三隔开,就成了三间办公室。教室只是作了墙面简单粉刷,木框窗保留着,地板纸遮盖住凹凸不平的水泥地面。再加上拆除政府原机关办公楼让路于民,腾出办公楼建社区活动中心,已批建的办公楼被叫停,省下的钱用于民生。这被称为浙江省建德市政府最大的“面子工程”。(6月30日《民主与法制时报》)
这样的新闻出现在浙江这样的经济强省真有点不可思议!建德市虽说不上浙江最富的几个县市,但也算不上穷。从建德市统计局发布的07年1-11月主要经济发展状况看,该市1-11月,实现工业总产值345.11亿元,已超过06年300.92亿元的全年水平。与06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29%,增幅在杭州七县市区中名列榜首。1-11月实现财政总收入15.94亿元,比06年
同期增长26.6%,与七县市区相比,财政总收入比桐庐县高出3.25亿元,比淳安县高出9.05亿元。以这样的财力,建几幢漂亮的机关大楼完全做得到。
但他们硬是没有建。而是把钱用在了建设新的新安江中学等民生工程上面了。他们舍得把钱投入教育上面。据悉,2005年,市政府给新安江中学建了一个占地208亩的新校区。这个新校区仅篮球场和排球场就各有7个,还有标准足球场和塑胶跑道。而包括市委书记和市长在内的政府工作人员仍然挤在建于1959年的陈旧简陋的市政府机关办公楼办公,一下雨就漏水。市委书记和市长办公室一样,在12个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张桌子、一张沙发和一个文件柜,房间显得十分拥挤。而今又将容不下的8部委集中到废弃的教学楼里办公。这在外人看来太“没面子”的事情,在建德市政府及当地群众眼里恰恰成了最大的“面子工程”。你道怪也不怪?
行文至此,自然想起阜阳颍泉区的“白宫”,颍泉区是个财政穷区,——据颍泉区政府公开的数字显示,2002年,全区财政收入仅6612万元,全区农民的人均收入仅1000余元。(08年6月27日《法制周报》)但区行政办公中心仿照美国白宫,建得极是豪华而招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区耗资大兴土木兴建“白宫”之时,对面一所小学,因无钱改造危房,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向海外申请了国际援建资金。在颍泉区是,豪华办公楼与破旧学校遥遥相对;在建德市是,豪华学校与废弃校舍改建而成的简陋破旧的机关大楼相映成趣。哪个更有“面子”,哪个更显“落魄”?当然是“白宫”更有“面子”啰!
可偏偏是这样最有“面子”的工程遭到了公众百分之百的唾弃,人们称之为“扰民工程”“腐败工程”,而上述建德市的“面子工程”则得到了百姓百分之百的拥护和支持。为什么?就因为它是民心工程,是党心工程。其“面子”不是体现在它的表面上,而是体现在它的骨子里。建德市政府在废弃的教学楼里镌刻进了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坚强决心,以及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办学思想,以及“还钱于民”、将三分之二财政收入用于“民生”的执政理念。这样的工程不仅为建德市政府赢得了“面子”,也为执政党赢得了“面子”。这样的“面子工程”多多益善。
http://news.sina.com.cn/c/2008-06-30/102515842427.shtml
http://www.jdstats.gov.cn/new.asp?id=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