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京剧教育不能不说的话

(2008-03-18 16:58:18)
标签:

教育

 

王学进:有关京剧教育不能不说的话

从3月1日开始,深圳各小学响应教育部号召,开出了京剧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据悉,早在2004年,宝安18所学校开始教唱京剧成为教育部修改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先行探路者。此番由宝安试点推广到全市,实行大规模的京剧教育,论其声势和影响,国内还少见。(3月18日《深圳特区报》)

   值此京剧进课堂尚处在人言言殊的时期,对深圳大规模推行京剧教育的利弊暂不好评论,既然已经这么在做了,我们只是希望能把好事办好,期待深圳能为各地积累和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只想从报道中反映出来的情况,表达一点个人看法,权且当作是一种提醒。

   上述报道对深圳推行京剧教育的好处说了很多,说学京剧的孩子多收获,举例说,海滨中学的张帅克同学是扮演包公的,时常铡罪犯的他很有法官的风度,他说从中“学会做人要公正。报道还举了一些其他例子,可见,京剧教育还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某种催化作用。记者是将此当作正面典型来报道的,但我却从中体察到了些许殷忧。就拿包龙图铡罪犯来说,它体现的是人治社会里的判案、断案的游戏规则,虽然能表现包公主持正义的凛然正气,但它不符合司法程序,并不能体现现代法治社会的法制理性。小孩子不懂这些,又没有分辨能力,教师如不注意正确引导,任凭他们刻意模仿包公铡罪犯的情节,只怕有害无益。

   由此我想到入选的15首曲目,有6首选自样板戏,对此,我更有理由表示担忧。为什么?很简单,“样板戏”是有毒的,这不仅因为它们的创作完全违反了艺术创作的规律,其塑造的一系列“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说穿了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假大空”神仙,更主要的是“样板戏”实乃“阴谋文艺”,是为“四人帮”篡党夺权服务的这都是人所皆知的事实。

    现在的小学生没经受过“文革”等运动的“洗礼”,他们不知运动之残酷,更不知什么叫“阴谋文艺”,缺少辨别是非能力的他们只会将“样板戏”当“香花”来学唱,从而对产生它们的历史背景充满幻想甚至憧憬,那后果就严重了。既然他们能模仿包公铡罪犯的情节,难道就不能学习“泰山顶上一青松,学做郭建光那样“高大全”式的“英雄”,在虚幻的英雄崇拜中迷失了自我,那岂非事与愿违,害了孩子?

   当此深圳开始全面实施京剧教育之际,我之所以说上面这些逆耳的话,目的只有一个,教师不能只管教唱腔,还要用现代人的价值观去正确引导学生鉴别这些唱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08-03/18/content_1909794_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