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200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整治“小病大看”还须多管齐下

(2008-02-28 14:37:34)
标签:

教育

 

王学进:整治“小病大看还须多管齐下

   在2月27日《现代金报》开设的“两会新闻会客厅上,很多读者、网友通过电话和网络,与特邀嘉宾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卫生局副局长王仁元,围绕“看病问题进行了热聊。就金报记者一份调查结果90%的人称自己或亲友遭遇过小病大看王仁元委员说,“小病大看是坚决不允许的,患者可以向卫生部门投诉。(2月28日《现代金报》)

   此话题是60岁的张先生提起的,有此他闹肚子到宁波某医院看病,挂了几百元的点滴没见好转,后来服用了0.60元的氟哌酸止住了腹泻。其遭遇很有代表性,聊起此事,大家无不切齿痛恨。王委员理解大家的心情,在作了上述表态后,还介绍了目前宁波正在开展的整治措施,如卫生部门对各家医院实施动态监测,从各家医院挑选出费用较高的大处方,组织专家对药方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有小病大看的情况,如果发现,第一次查处后会进行教育,第二次会直接处罚。

   靠对医院实施动态监测来发现和整治“小病大看”好是好,问题是“动态”不代表“常态”,此种方法更多地是表现为随机检测,查到一起整治一起,尚不能根治“小病大看”现象。如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一现象,首先要分析其产生的根源,然后再图良策。

   导致“小病大看”的直接原因就是“开单提成这一不成文的规矩,医院往往以医生一个月的“开单业绩”来核定其奖金多少,也算是“多劳(开)多得”吧。如去年12月6日《今日早报》就报道过宁波某某医院的两份内部文件,文件规定,医生对每个病人用药量必须“达标”,同时必须保证患者“回头”再看病,每个科室每月必须完成多少创收指标等。此类现象所在多有,这都是“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派生出来的必然现象。

    由于产生此类现象的复杂性不能指望单靠一种方法来达到整治的目的。依愚见,当务之急是严格执行卫生部2004年印发的《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落实好“八不准”的第二条,医疗机构的一切财务收支应有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内部科室取消与医务人员收入分配直接挂钩的经济承包办法,不准设立小金库。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上述规定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给予通报、待岗、暂停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资格和相应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对违规的单位和部门,则要严肃追究其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在制定具体措施方面,建议学习江苏经验,对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实行上限指标控制。超过上限控制指标的医院和医院领导不得评为文明单位、先进个人。超收的药品收入全部上缴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用于对药品管理及其它工作做得好的单位的奖励,卫生行政机关不得截留。事实证明,控制各医院药品收入比例,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是整治“大处方”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一条改变以药养医局面的必由之路。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paper.lifeningbo.com.cn/html/2008-02/28/content_60764864.htm

笔名:日拱一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