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对各类报名费进行专项审计更待何时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数字,今年全省艺考报名16.1万人,以每人报考5所学校,每所学校收取报名费150元计算,艺考报名费超过1.2亿元。但这笔钱如何花、花在哪里、盈亏情况如何等,都是一笔糊涂账,因此记者用了“蒸发”一词来形容其不明下落。(2月29日《青岛早报》)
报名费成糊涂账,远不止是艺考报名一种,凡是涉及报名费的诸如高考报名费、会考报名费直至各类竞赛报名费都是一笔糊涂账。说其糊涂,不仅因为很多报名费不出具收据,也不征税,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收支明细账,只是给报名者一个笼统的解释,支付考试成本。如吉林某高校的招生负责人称,艺考报名费主要用于支付考试过程中的聘请专家出考题、租用考点、雇用模特和招生人员的差旅费,报名费盈余将上交给院校财政科室。在此,我补充一点,如高考、会考、竞赛等报名费相当部分是用来发改监考老师和试卷老师的补贴的。
问题是,各地的报名费不统一,高低标准相差很大。据了解,上海的高考报名费每人25元,江苏140元,福建105元,陕西95元,还有些地方高达200余元。差别这么大,试问,各地制定上述收费标准的依据是什么?试卷用纸一样,印刷费用也差不多,监考和改卷人数也有严格的限制,至多就是补贴标准不一样,何以收费标准相差这么大?而且各类报名费年年都在上涨,如去年山东省物价、财政、教育部门决定,07年高考报名费由06年的每人90元上涨到140元。为什么涨?涨的幅度应是多少?涨出来的钱开支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给公众一个明确的交待。
笔者做过多年的毕业班班主任,曾无数次按照上面的布置收过高考报名费和会考报名费,但从未见过收支明细账,也从未听过财务部门通报过收支情况;作为家长,我也按照学校要求,为孩子支付过会考和高考的报名费,也没向学校索要过收据(好像这是无可无不可的),反正只知道,这笔钱是用来支付考试成本的;作为学科教师,我也参加过各种竞赛试卷和会考试卷的批改,也拿过几次补贴,但也从来只是照单签字拿钱,从不问补贴标准是如何制定的。确确实实,在“报名费用来支付考试成本的”名义下,其实际支出并不透明,说是一笔糊涂账一点不错。
还是在05年吧,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的年度审计工作报告透露,仅仅是一个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89年以来就违规集中各地考试费2.24亿元,未上缴财政专户,并从中支取相关考试费用等1.9亿元。(2006年3月21日《中国青年报》)单是一次英语四六级考试就违规收取2.24亿元,单是一个省的艺考报名费就超过1.2亿元,而且还不明所以,就全国而言,涉及高考、会考那么多的报名项目,一年下来,不知要收取多少个亿的报名费,这中间又有多少报名费是被不明不白花掉的,且又助长了多少腐败现象,对此,难道审计部门还能坐视不管吗?是到审计部门对各类报名费进行专项审计的时候了。
http://news.sohu.com/20080229/n2554334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