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期终考试也要发扬“奥运精神”?
期终了,杭州市中小学生正面临本学期最揪动人心的一次测试。为了让学生考出更好的成绩,杭州市十一中高二(5)班班主任郝蔚想到一个主意:能否在2008奥运年里引进“奥运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来挑战一个同窗,把枯燥的复习变成有意义的备战。郝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号召后,已有47名同学在该班的“终极5班”博客平台上发布了个性化的“挑战书”。“如果挑战成功,对手要送出一份礼物;当然,如果挑战失败,也需要向对方赔礼,而且礼物的价格不能低于10元。”这是本次挑战的规则。(1月22日《钱江晚报》)
如果说,期终考试对学生而言就是一次战斗的话,那么此举必将使这场战斗变得更加激烈和严酷。锁定某位同学作为此次考试的假想敌,并向其下达挑战书,形成古代冷兵器时代那种一对一的单挑格局,这势必会激起战斗双方的斗志。只是这样一来,学生原本就高度紧张的精神会越发紧张,原来就充满了紧张气氛的教室一时间就会硝烟弥漫,有很多学生可能会紧张得失眠和餍食,严重的兴许会得神经衰弱症。
尤其是当这种挑战是在发扬“奥运精神”的名义下鼓动起来,学生往往会把个人的得失上升到爱国的高度,一旦挑战成功就将其归结为是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的结果,一旦失败就会被人视为没发挥好“奥运精神”的缘故,这样,就赋予原本只是一场普通的文化测试诸多政治元素,额外地加重了学生的精神负担。事实上,面临期终考试,学生的精神负担已经够重了,如再加压,说不定会导致精神崩溃,这样反而考不出好成绩。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想方设法给此时的学生减压,让他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走上考场。大考在即,重要的是让考生保持一颗平常心而非功利性,这是考出好成绩的心理基础和必要条件。
今年是“奥运年”,各行各业都在号召发扬“奥运精神”,争取更大成绩。郝老师也是这么说,“我要按我的理念去打造一个理想的班级,每个同学都有更多的潜能在‘奥运年’被激发出来。”对此,我不以为然。看来该老师受运动式思维影响不小,以为只要将学习考试(实为应试教育)往奥运精神等宏大叙事一挂靠,就能无穷无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错了,似我等“老运动员”早就洞察到了运动式思维之弊端,运动式思维是一种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追求表象成果重于追求实际成果的思维,最终一定会沦为形而上学和形式主义,害人匪浅,各行各业应该摒弃,学校教育尤其要拒绝。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笔名:辛利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8/01/22/0091629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