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学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非常非常必要

(2008-01-22 11:32:22)
标签:

教育

 

王学进:中小学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非常非常必要

   浙江省人大代表、金华市东苑小学校长夏美丝向正在召开的“两会”提交了《关于重塑“生命教育课程”的建议》的议案,认为,“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在中小学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已迫在眉睫。她提出,教育之“育”,要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1月22日《青年时报》)
   夏校长的建议提得非常及时,中小学亟待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尽管在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当下,实施生命教育有一定阻力,但触目惊心的事实一再警示人们,哪怕存在再大的阻力,也要实施生命教育。这不是应该,而是必须!这不是义务,而是责任!任何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自觉承担起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
   再不能等待了,事实上也等不及了。据“2005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披露,在青少年的死亡事件中,自杀已成为第一死因,约占26·04%。前年,上海市教委委托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在全市中小学生中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价值观念模糊、生命意识肤浅。49.8%的初中生和61.4%的高中生相信“有人能够死而复生”。问他们原因竟然说电脑游戏中经常这样。2)青少年自杀意念比例上升。2004年的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有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4.39%,自杀意念随年级上升而升高。而1997年这一比例仅为0.19%。六年时间上升一百倍以上。3)青少年性观念开放、性越轨行为增多。生命教育的缺席,直接导致学生心理疾病的剧增。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为了确保其实施的权威性,建议由省教委制定一个《浙江省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就生命教育的概念、指导思想和目标、生命教育的原则和内容等作出规定,然后部署实施途径。建议学习上海市的经验,通过三大途径贯彻生命教育:一是学科教学。按学龄段规定实施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其中初中阶段实施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是生命科学、科学、思想品德、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隐性课程是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二是专题教育。如不定期开展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如23晚《青年时报》将在“省两会民生话题直播”上探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话题,就是很好的专题教育。三是课外活动。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无论用何种方式和途径实施生命教育,都必须围绕这一主题,即让学生在了解生命的起源、构成、成长及死亡的基础上,懂得珍惜生命,关怀生命和敬畏生命。为什么这么说?在我编辑的这期教育杂志上,编发了一则当地教师写的一篇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几天前,他班里的一位学生不慎掉入消防池里差点淹死,当其被老师救起正在生命边缘挣扎时,其同班的几位同学都在旁边围看,笑眯眯地指点着,嘴里还说着真好看,真好玩。该教师震惊于学生的“冷血”,于是撰文呼吁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一事例形象地凸现了生命教育的主题,即要从人文生命的高度实施生命教育。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epaper.qnsb.com/qnsb/200801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