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瀚,不能走

(2008-01-13 16:54:51)
标签:

文化

 

王学进:萧瀚,不能走

   因“说了一些本来合适但因国情而不合适的话,在社会上获得了合乎国情的质疑和批评,在学生们中间获得了不合适的荣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萧瀚已经向校方提出了辞职,此消息把业已沸反盈天的“杨帆门”事件再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详见1月11日萧瀚博客及12日《南方日报》)

    太突然了,为一篇评论杨帆的文章激起的舆论声浪,萧瀚竟然辞职了。其请辞的理由又是那么简单,说是“为了挽救目前的局势”,也即维护校方的名誉起见。萧瀚的这一决定完全合乎他的性格和行事逻辑。在表示理解的同时,我只能表示惋惜,希望萧瀚不要走。

    其实,萧瀚就“杨帆门”事件表态以来,校方并未给其本人施加什么压力,倒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就此发表的声明中,对萧瀚表示了充分的理解、赞赏和支持。称“萧瀚是一个纯正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有个性并且人格自尊感极强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对学生和教学出奇负责的知识分子。”评价其“不是一个好员工,但是一个好教员”,可见,萧瀚之请辞多是出于其个人的意愿和考虑。在接到萧瀚的辞呈后法大如何反映尚不得而知,假如校方所持观点与何兵相同,则我相信,法大是会挽留萧瀚的。

   因为这不是挽留萧瀚一个人,而是在挽留一种久已疏远的大学精神。是的,纵观事件经过,萧瀚身上的确体现了一种至可宝贵的大学精神。其精神可概括为:

    一是突破国人根据亲疏远近决定行为取舍的那种世故习俗。杨帆是其同事,且用其话说是“我和杨帆教授往日无私怨,今日无私仇,我们甚至没有相互认识过”,但为了维护教师伦理,实即他心目中的公理和正义起见,竟认为“我和他有不共戴天的公仇”,于是乎,不惜得罪杨帆,公开撰文谴责杨帆教授,表态同情学生的行为。此种敢于挑战流俗的精神正体现了独立不倚的大学精神。

    二是从其平时表现看,他是处处在用自己的行动在履行大学精神,如“开会经常不到,表格基本不填,经常批评领导,主张教授专权”(何兵语),但对工作又是极端投入负责,且深受学生欢迎。这不禁让人想起蔡元培在一九一九年六月十五日的《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里所提的中国现代大学应当具有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第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第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看得出,他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在践行先贤们的大学精神。

   三是从此次请辞看,依我看,其原因并不仅是为了挽回他的“出格”行为给中国政法大学及其学子们带来深重的负面影响,更在于以其决绝的姿态在捍卫大学独立、民主、自由和批判精神。正如蔡元培在“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中指出的那样:“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萧瀚决心以自己的牺牲来唤起人们对大学精神的追忆,悲壮,然而豪情万丈,令人敬仰!

   中国政法大学舍得这样的教师走吗?值此蔡元培在北大确立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传统正日益远去,诸多有识之士念兹在兹的大学精神正日益淡出现代中国大学之际,现在好不容易出了个秉承了大学精神的萧瀚,在他表示要走的时刻,难道不好秉着有容乃大的又一种大学精神,坚决地说一声:萧瀚,不能走!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0574—83028807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163.com/08/0112/08/420B4KTN000120GU.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a2c1601008r92.h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