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大学教师划车“划”出怎样的“心理伤痕”
马某是宁波某大学教师,今年48岁,他是一位部门主任,曾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可就是这样一位在同事眼中工作认真,业绩优秀的,曾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被民主投票选为年度优秀员工的高素质人才,竟然成了“划车族”。他入住宁波青林湾小区后只有一周,就划伤了一辆奥迪、一辆马六和一辆锐志。从监控录像发现,三辆被划的车根本没妨碍他出行和停车。此事在论坛曝光后,立刻遭到众多网友的强烈谴责。(1月11日《现代金报》)
大学教师何以成为“划车族”?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但他没接受记者采访,因而人们纷纷猜测其中原因。他自己驾驶一辆夏利车,眼看人家驾驶高档车,可能心理不平衡;他刚刚竞聘副处级干部失败,而且年龄条件已经到了上限,心情不爽;他平时和同事缺少交流,和同事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有个性因素,等等。“划车族”的一般心理大致有,一是出于妒忌心,二是酒后无德,三是郁闷无处发泄,四是恶作剧。排除二、四,上述分析当是中肯的。
马老师有心理疾病,这是肯定的。其实,有心理疾病的大学老师远不只马老师一人。广东教育工会(2002)对19所高校8417名教师调查发现,心理健康只占10.40%,亚健康占45.55%,前临床状态占23.63%,疾病状态占20.42%。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上海高校女教师中,时有“失眠”现象的占44.8%,时有“身心疲惫”之感的占58.6%,时有“烦躁易怒”情绪的占54.9%,常感到“体力不足”的占48.2%。大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之所以没像中学教师的心理疾病那样受人重视,盖因为他们是一群高素质的人,修养好,没轻易表现出来而已。此次马老师的心理疾病表现为划车这样的“下三烂”手段,足以说明大学教师的心理疾病十分严重。
其实,高校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一点不比中小学教师轻。他们除了要上好课外,还要拿出科研成果,否则就难以在高校立足。最近的“杨帆门”事件就足以表明,即使如杨帆这样的名教授,上不好课,学生照样不买帐。杨帆的失态很难说与其承受的心理压力无关。尤其是人事与分配制度的改革,使高校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教师的心理压力也迅速增加。学过心理学的人知道,心理压力会影响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过程,能使人产生自卑、不安、无助、抑郁、焦虑等情绪,此种不良情绪假如得不到释放,可能导致心理危机,以致做出极端行为。马老师的极端行为也可作如是观。
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对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和疏导。譬如要合理分配教师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等时间,保证高校教师备课、进修与休息的时间,保证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降低他们的疲劳指数;改进领导作风、改善干群关系、帮助教师消除不良人际关系因素,增强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感;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与焦虑感;在学校管理中应注意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给教师提供各种体验成功的机会,以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paper.lifeningbo.com.cn/html/2008-01/11/content_60550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