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敲门日”成为“新睦邻品牌”

(2007-11-08 14:33:29)
 

王学进:让“敲门日成为“新睦邻品牌

   11月4日,杭州市第四届邻居节开幕,相比此前几届,本次邻居节多了个专设的“敲门日鼓励敲开邻居的宅门,打开都市冷漠症这道隔在邻里之间无形的墙。这次敲门日活动,让不少居民没想到的是,大家都渴望一种交流,都不想让邻里关系日趋冷淡。(11月8日《现代金报》)

   其实,“敲门日只是“邻居节”的具体体现而已,实质并无两样。之所以在“邻居节”里还要专设一个“敲门日,旨在突破邻里关系最森严的一道壁垒。众所周知,今日市民普遍患有敲门恐惧症,既怕别人没预约敲响自家的门,也怕贸然敲开别人的门。此种恐惧的心理基础是一样的,就像担心自己被别人当作心怀不轨的人一样,自己也总是把敲门的不速之客视为小偷一类的可疑人物,所以才有了“猫眼看人”一说。真的,突然间,要敲开素无往来的邻居家的门,没十足的勇气是办不到的。

   现在由官方出面设定一个“敲门日,就算此前邻居间从未说过话,也能名正言顺敲开邻居的门。此时,敲门者不会被人当作可疑对象,同样,开门者也会少了一份戒心。彼此有事没事聊几句,客气一点的,让进门来,请对方坐一下,喝杯茶,抽支烟,递张名片,或者交换下电话号码,这就算认识了,以后串起门来就不再有阻隔了。万事开头难,“敲门日就像上帝之手的第一次推动,破除了主动敲门者的胆怯和畏惧心理,也解除了被敲者那种犹如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所形容的“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的惊心理,此后邻里之间的交往就会日益频繁起来,邻里之情自然就会缔结而成。

   社会学家田毅鹏说得好,“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高层住宅封闭症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主要表现在家庭封闭、孤独寡助、邻里失信等,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我们现在确实需要一种邻里守望的长效办法,而邻里守望首先要从主动敲开邻居家的大门开始。是的,用邻里守望代替邻里猜疑,用邻里交往代替邻里隔膜,就能缔造邻里和睦的新风尚,最终实现由邻里和谐到社区和谐直到全社会和谐的大目标。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paper.lifeningbo.com.cn/html/2007-11/08/content_5962146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