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两座女娲雕像说起

(2007-05-23 11:42:29)
 

王学进:由两座女娲雕像说起

   5月13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在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炼石补天故地——宝丰镇女娲山举办了一次女娲公祭大典。5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相关报道并附发了几张女娲雕像的资料照片,一是来自山西长治,一是来自湖北竹山,照片中的女娲没有按照传说中的人面蛇身来塑,而是塑成了一位现代女性的俏模样,两者都是以同一种造型面世,即双手高擎五色石作补天状。据竹山县一位姓胡的负责人介绍,塑此雕像耗资50万。
  哇,原来女娲就是这么补天的!顿时,神话女娲炼石补天留给我的美妙印象轰然倒塌。有这样的补天法吗?天难道是这样补起来的吗?这哪里是我心目中的女娲形象?女娲哪怕把石头举得再高,三岁小孩都知道,天,不是如此这般补得起来的。神话之所以深受人民喜爱,就在于其想象力之丰富,假如今人自作聪明坐实了去理解,硬是把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神话故事浓缩定格为某一具像,则不仅牺牲了神话本身的神韵气象,而且还给人以一种强烈的荒诞感。
   近年来,各地竞刮公祭风,祭了孔子祭孔明,祭了黄帝祭炎帝,祭了颛顼、帝喾又来祭女娲,级别越来越高,场面越来越大,耗资自然越来越多,目的只为一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考之上述名目繁多的公祭,各地政府无不打着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旗帜,大有借公祭重振中华文化的崇高使命在。但我要问,此类公祭到底有多少文化含量和文化意义,究其实,这哪里是在弘扬传统文化,分明是在糟蹋传统文化。
   就以长治、竹山两座耗巨资建造起来的女娲雕像来说,既不忠于原作(要塑也要塑成人面蛇身像)又不进行创造性地艺术再加工,而是把补天的神奇之举庸俗化双手擎石,这是否欺我等凡人太没有想象力了?说这样的雕像很有文化,打死我也不相信。
   雕像尚且如此,那么祭文总该写得文化点了吧?我们不妨来读一段陕西平利的祭女娲文:“崇尚自然,保护环境,善待生命,自强不息的女娲精神,是超越自我的创造精神,无所畏惧的包容精神,母仪万世的惩处精神,聪明睿智的拯救精神……”除了祭文末尾“伏惟尚飨”一句有点文化外,上述颂词简直是狗屁不通,让人笑掉大牙。不说对女娲精神的概括已经远离神话原意,就是从文字的搭配来看,用“无所畏惧”来形容“包容精神”,用“母仪万世”来形容“惩处精神”,殊为不当,用我们语文教师的话说,这是病句。如此文理不通的祭文焉有文化可言?
    从上述两项公祭活动的主要内容看,我们基本可以认定一点,即假借弘扬传统文化名义举办的各类公祭大典,其实没多少文化可言,这是由主办者的真实动机所决定的。官员之所以热衷于举办公祭大典,说穿了,并不在乎子虚乌有的女娲极其精神能够给今人多少启迪激励,在乎的是借此提高自己的政声,为以后的仕途升迁早作铺垫。主办官员有此功利盘算,公祭大典自然就成了政绩平台,至于是否弘扬了传统文化自可不论,谁要是为此较真,傻冒一个。哈哈!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sohu.com/20070523/n25016742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