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怀疑到自我接纳:内向者在人际交往中的成长之路

标签:
内向人际交往基本前提怀疑接纳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馨蔚:杨老师,我比较内向,情感障碍,和外界沟通不良,在工作受到啊挫折,而我又无法改变,我是一直很内向,喜欢思考,敏感。
杨永龙:你说内向的人的天生特点是什么呢?内向的人的天生特点是腼腆害羞,与人接触交往有点紧张和不自在,你说对吗?
馨蔚:你说得是,你这样说我是怀疑自己有仰郁症了,我是因为对现实没有热情,对人没有热情,才选择孤独呢?
杨永龙:既然是天生的特点如此,你说我们是不是让这些个特点存在着,带着这些个特点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投入做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的行动之中去呢?
杨永龙:嘿嘿,我们活人是活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的,你对别人和环境没有热情,但是你一个人却是自由自在和舒服的,这也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啊
馨蔚:生存需要沟通,作事业需要沟通,各方面需要沟通,我需要有事业,可现实因为性格的原因导致理想的生活不能实现,身心不能统一
杨永龙:其实对于你来说,首先你的性格也就是天生的特点如此,所以你的身心表现是非常正常的。其次要说改变的话,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会和运用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具体做法在我的百家号《把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落实到位,才能让自己如鱼得水》之中,你去好好学习和落实。
馨蔚:我上班有时候见熟人不打招呼,人际关系很异常,我也考虑自己这种病态反应,就是我内心冰冷,对生活没有热情,所以没有开心的事情激起说话的欲望。
杨永龙其实许多的内向的人的表现跟你是一样的,熟人见了面或微微一笑,或别的表现,这都是跟你一样的人的表现啊,所以不要总是把自己定位为“病态反应”。
馨蔚:我是看见熟人打招呼很难为情,因为我对认识的人没有投入什么友好的感情,我是内向,也像是分裂型人格障碍。
杨永龙:我觉得你把心理书籍和心理网站和论坛看多了,无端的给自己戴上了这个障碍或那个病症的帽子。
馨蔚:那么老师,我这种情况孤独离群也算正常的反应?孤独离群有两种人,一种是傻子,一种是极端聪明的人,这两种人是孤独离群的,可我不怎么聪明,而且这么孤单,我很怕别人骂是傻瓜了。
杨永龙:只要自己独处是舒服自在的,那么就是非常正常的。
馨蔚:你说得是,那么我只能从现实生活里出来,才能走向正常,我是一个人时候最不孤单,在人多的地方会觉得孤单。
杨永龙:是啊,一个人的时候不孤单,说明你是非常正常的,人多的时候孤单,是因为你看着别人如何如何,做了比较而形成了孤单的感受。
馨蔚:谢谢了,老师,
杨永龙:不客气,我们是朋友嘛
馨蔚:老师我还有个问题想咨询你
杨永龙:你说
馨蔚:我是前段时间咨询过你,可只是简单的介绍自己状况的一点点,我想把全部我想说的事情说一遍,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
我从小到大都很内向,没有激情,几乎没有什么朋友,现在长大了,生活需要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可我仅仅是简单的微笑,简单的和别人聊聊天,把心里想法和别人互相交流一下,这么简单的事情我既然很愚笨,遇见人拿不出应有的热情,特别是面临中年男女会感到紧张,紧张的是我是一个空壳,我注意力完全没有贴近周围的生活中,心里没有和别人心里一样的内容,我心里比较消极,智小谋大,能力小野心大,弄得自己理想不能实现,我比较喜欢想东想西,想法多动力少,我感觉我被困死在自己心里面有种出不来的感觉。
还有就是最近上班,我工作3个月,我没有和我上司说什么话,只是工作上必须要接触时候才说话,和同事们很少说话,今天见同事笑咪咪聊个不停,明天遇见他就非常冷淡,好像我是智力中断了一样的感觉,由于长时间不和别人沟通,那么我在别人心里会是什么样子呢?白痴,我上司骂我白痴,我心里很憋屈,我也不低能,知道礼貌,什么都知道,可我无法和周围人达成一片,总是觉得和别人有条不可合拢的鸿沟,面对家人亲戚表情淡漠,没有什么娱乐爱好,唯一喜欢的是学哲学,和佛学,看书。
我比较喜欢自由,不想受到任何约束,无论别人怎么怎么了不起,也不会羡慕别人,不会拍马屁,做人我很木讷,我发现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壮大必须要萎缩别的方面,也就是说我能发现别人优点也能发现别人弱点,从而达到自己与别人的一种平衡对比,做人我不羡慕别人,自己无论多笨,也不在乎别人评价,别人骂我白痴,我几乎没有感觉,我觉得我是个真空人,完全是个躯壳,现实我当别人不存在,可我发现现实也没有我,我完全活在自己心里出不来。我想知道我这是什么人?我只想和别人一样很幸福的生活,有自己的生活圈,希望杨老师为我提供一个秘方,我好改变,希望杨老师全家幸福。
杨永龙:我上次给你说了内向的人的天生特点以及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你用实际行动去做以及认真做好了吗?你说“我比较喜欢自由,……,我完全活在自己心里出不来。”你说我们每一个人是不是独一无二的呢,是不是有着独一无二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呢,是不是活着属于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呢?
馨蔚: 我只感觉我心里很平稳,没有快乐也没有烦恼,内向的人根本没有踏入生活中来,注意力完全没有集中在外面,所以我体验不到什么幸福快乐,我是遗传,我父亲也是这性格,混不开。
杨永龙:你喜欢“学哲学,和佛学,看书”,是不是跟我喜欢心理学以及做心理疏导的情景是一样的呢?
馨蔚:我想过普通生活,和别人一样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别的不想想那么多,可我怎么就不能和别人一样?
杨永龙:你不觉得我所过的也是普通人的生活吗?在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一直都在坚持做好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所以在人际关系之上基本是不错的。
馨蔚:我被上司骂成白痴,同事背后说我长短,我觉得很憋屈。我是过的普通人生活,可我心里消极,除了谈恋爱,对一些事情没有什么热情,我也就不能得到什么乐趣。
杨永龙:你被上司骂是白痴,同事背后说你长短,你憋屈的心理我非常理解。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拉近人际关系,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关键就是认真的落实好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因为你在前面已经在别人眼里形成了刻板效应了,要改变起来是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的。不瞒你说,我大学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因为我出身与农村,憨厚老实本分是我的特色,一开始的时候,不少人都说我是傻子。
馨蔚:我也不傻,就是喜欢独来独往,喜欢一个人,可这个社会我很不适应,我对亲人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说对自己亲人好些对外人就冷淡些,所有人我都是冷淡的对待,比如关心某人会站在别处心里上关心一下,可从来不想在别人面前露出感情。
杨永龙:那你说我们的内心是怎么让别人认识了解和发现的呢?
馨蔚:就是沟通了,我是学着和别人沟通可我投入不了什么感情,别人都不理解我是个什么人,我这就是分裂型人格障碍对吗?
杨永龙:我认为你是过于追求完美主义了,你也是自己给自己找心理问题,自己给自己贴上了这个障碍哪个疾病的标签。
馨蔚:也就是说我只能接受一切,无论是好是坏的事情不要强求完美,就能和别人一样?
杨永龙:是的,我为什么一直在说做好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就足够了,你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你自己把正常的自己往不正常的位置上去定位。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怎么做我们是管不了的,我们所能管得了的是自己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和怎么做,所以只做做好自己所能把握和掌控的就足够了。
馨蔚:谢了老师,我明白了很多,也知道怎么去做了,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