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老师与学生关于人际交往与感恩之道的深刻对话

(2025-05-23 09:26:52)
标签:

人际交往

感恩

教育

教导

分类: 教育学习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际交往之‘道’在于真诚、尊重、有礼貌,融入社会之‘道’在于知恩、感恩、报恩。老师不仅是解惑者,更是传道人。

大三学生:杨老师,明天您方便吗?我想找您做一次咨询,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跟您打语音来咨询。我最近为自己接下来的选择十分苦恼,感觉走那条路都走不通,我现在真的需要您的帮助。

杨永龙:呵呵,用的时候就记起来了,不用的时候就彻底忘记了。别说报恩了,连最起码的知恩感恩都做不到。

大三学生:杨老师,我一直记得您对我的恩情。从高一到今天,您无私帮助我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能遇见您是我一生中莫大的幸运。我向您保证,我从来没有把您当做一个可以利用的人,我一直把您当做懂我的人和我非常信任的人还有尊敬的人。我的确在得到您的帮助后只考虑到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没有考虑您的感受。知恩我是一定心中有的,感恩我一定努力做到。还请您息怒,学生向您认错。

杨永龙:你心里所想是你的课题,我的感受是我的课题。从你咨询我开始到现在,过年过节你问候或者看望过我吗?这是最基本的礼仪啊!

大三学生:杨老师,我确实没有看望问候您是我的礼貌太差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再次向您认错。我一定改过,不再让您寒心。

杨永龙: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是你曾经的老师,在高中以及大学期间对你解过“数不清”的惑,但在“传道”方面对你教导、引领、诱发方面很是欠缺,我想随着学历的升高以及知识的深究之后会自然的认识、了解、感悟和发现人际交往和融入社会之“道”的,也会在父母的教导和自我的具体实践之中发展和提升的。我的这种想当然显而易见是错了,所以就应该及时把自己的错误的想当然改正过来,所以就开始对你进行“传道”了。

人际交往之“道”是对自己所遇到的每个人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合之下张口说别人的优点,并绝口不说别人的是非长短,手勤脚快积极主动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融入社会之“道”是知恩、感恩、报恩。只有把人际交往和融入社会之“道”落实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之中去了,那么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如鱼得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你高中的两任班主任在你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之后,都及时对我表达了谢意,可你及你的家人并没有对我有一丁点的表达。

这显而易见是我“传道”方面的缺失和不足,希望我现在进行“传道”还不晚。伟人给他的老师徐特立六十岁生日的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在徐老七十大寿的时候伟人还亲笔书写的“坚强的老战士”为其祝寿。伟人是知恩感恩报恩的典范,你应该在“为人之道”方面好好学习和落实,成为真正的为社会做够贡献的人才。

大三学生:老师,我仔细学习了您讲的“道”,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和融入社会方面确实遇到了问题,并且自己在这些有很大不足,我会按照您说的“道”在生活中实践,改正自己的不足。谢谢您能指出我的不足,您的师恩我一定铭记于心,感恩于行。

杨永龙:你要语音咨询我,那么就发语音过来,我们好好聊一聊你所遇到的问题。

大三学生:好!……

杨老师与学生关于人际交往与感恩之道的深刻对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