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心理困扰求解,杨老师:停止过度关注,专注当下

标签:
怕强迫症很痛苦认识实质 |
分类: 强迫 |
杨老师:
你好!我是一位高一的学生,从小成绩一直不错,中考也顺利考上了重点高中,但始终有那么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使我觉得很痛苦,这次向你求助,希望你能帮帮我。
问题是这样的:我从小比较调皮,由于父母不在家,我就成了我们那个地方的调皮大王。到了五年级时由于父母回来了,开始着重管我,在他们的严厉管教下,我改变了在别人眼中的印象,大家也开始接纳我,喜欢我。但是我同时也养成了敏感多疑的性格,有时别人说了自己,也会郁闷大半天,还有那时的我也爱追求完美,脑子里也会想很多事情,甚至一些无聊的事情。
有一次在读书时,突然一下子想到了自己的眨眼,我开始想,如果我们在精力高度集中时眨眼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呢?就这样有时注意到自己眨眼,总担心自己的注意力会被眨眼瞬间的黑暗而中断,担心集中不了注意力。但一段时间我没有去管它,好象也没啥子嘛!
直到初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一下子想到这问题,于是慌了神,担心注意力会集中不了,越想越恐怕,我还是硬着头皮答完了这场考试,考完我就去旅游暂时忘了它。可是到了初三学习压力一大,我的心又开始矛盾起来了。初三下学期最后一个月了,我还在为这事纠结,无法摆脱,我越来越害怕,心想要是中考时出现这问题咋办?就这样我带着担心和恐惧顺利的完成了中考,最后还是考得不错。这一点令我特别欣慰。
考完后我开始去网上查我这是个什么症状?听一些网友说这是强迫症,这一下吓了我一大跳,我感到顿时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我整天开始探索强迫症的症状,开始核对自己,但这一点也不符合,于是我稍微得到了一丝信心。但我看了别人的症状之后,开始怀疑自己会不会有?即使没有也这样想,并天天都不开心。
我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快乐阳光,我把这些与我朋友说了之后,他们也热心的开导我,其中一位朋友给我说眨眼好比人呼吸一样,你认为它影响到你了吗?这样我不再那么关心眨眼,但开始关注自己的呼吸,这彻底整垮了,我以前的好成绩一下了就垮了。
迫于无奈我把这事告诉了我们班主任,他也给我说了一些,但只管几天,折磨死了我;于是我把这事告诉了父亲,在今年6月份高考期间由于我们放假,他带我去了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医院,找了一个心理专家,可是他只跟我说了一些关于怎样减压以至于减少焦虑,他认为我的症状是焦虑所致。
听了他的话,我好多了,在最后一个月时间里我把学习提升了,并且进步很大,但我还是有点放不下强迫症,它使我感到害怕,我害怕自己会患上?看到别人的症状就害怕自己会像他那样——比如他们强迫洗手,每当我洗手时就害怕是不是患了强迫啊?还有他们注意自己的心跳,我担心迟早有一天我会不会发展成那样,想到这些我感觉生活灰暗了许多,我该怎么办?
杨老师帮帮吧!——一个迷惘求助的孩子,致谢!
这位同学:
您好!很理解你的心情和感受,你的问题其实就是你过分关注出来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旦我们对什么东西过分关注、敏感和害怕,这种东西就会变成打扰、捣乱和困扰我们的情景。所以你首先要知道,我们的心跳、呼吸、肠胃的蠕动、眼皮的眨巴等等,这些都是在我们自身的不随意肌控制之下按其自身的运行程序运行着的,这种运行都是大脑的相关区域主宰之下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的,是我们根本不能管,也是根本管不了的。只要我们根本不去管它们,它们就会按自身的运行程序自然而然的运行着,根本不会对我们日常的学习与生活造成干扰,所以对你来说你只管把心思和注意力投入到自己当下所做的或该做的事的行动上去,那么它们就按自己的运行程序而运行了,也必定不会对我们影响了。
你的问题的关键就是没有清楚明白认知到不随意肌的自然功能:不随意肌的运动主要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它们是自主进行节律性运动的,是我们根本不能管,也是根本管不了的。我们管了这些根本不能管也根本管不了的有其自身自然规律的事物,那么我们必定会被它们反噬而遭受其困扰,你所经历的这一切就是管了根本不能管的东西,而被困扰了。
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你需要的就是对大脑里所想到的这些东西立即停止想下去,接受停止不想之后的不舒服不自在乃至不安,立即把自己的心思和注意力投入到日常生活的当下所做的以及该做的事的行动上去,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时就睡觉、该聊天时就聊天、该学习时就学习、该娱乐时就娱乐等等,把自己当下所做的事当作生命之中的唯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让自己在当下所做的事情中忙碌起来。这样久而久之的坚持下去了,那些个胡思乱想的思维就被逐渐弱化乃至最终消失了。
关于你害怕的强迫症,它实质上就是跟着大脑毫无意义的杂念胡思乱想而养成的一种坏习惯,简单来说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的一种坏习惯。只要你简简单单活在当下,把自己当下所做的事当作生命之中的唯一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让自己的当下在做事的行动中忙碌起来,那么强迫思维症也就不会来到我们身上的,同时我们还会收获当下生活的充实精彩和快乐的。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