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对待青春期的自我意识觉醒
标签:
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科学应对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案例回顾:
亦涛,男,高一学生,他神色焦急地来到学校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辅导室:“老师,感觉以前自己的脾气挺好的,可是进入高中后感觉自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时不时地就会出现莫名的烦躁,很容易为一点小事就会对家人、对同学发脾气,有时候有打人的冲动。在静下来的时候觉得自己这样不好,但是好像有点控制不住自己,有的时候明明心里不是那样想的,可是话说出来就变味了,和周围的人闹得很不愉快。老师你说该怎么调节我的这种心理状态?”
心理解码
案例中的亦涛进入高中后像变了一个人出现莫名的烦躁,很容易为一点小事发脾气,想控制但又控制不住的情形,这是进入了青春期的表现。人在进入了青春期之后不仅生理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心理上的变化也是很大的,不少的同学都不能一下子接受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所以很容易出现烦躁以及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发脾气的心理和行为;青春期的人在心理和情绪上都是非常敏感的,再加上个人自主意识觉醒以及逐步增强,必然会对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特别在意,所以很多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出现莫名的烦躁不安。这是人的发展成长和成熟过程中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前额叶皮层是对人的感情、情绪起到影响并产生行为的神经系统,人在青春期的时候大脑前额叶皮层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很多的神经连接也处在一个生长的过程当中,这个发育过程贯穿整个青春期,它是导致青少年脾气暴躁的原因所在。另外人到了青春期的时候,随着身体机能的增强,体内的各种激素分泌激增,比如荷尔蒙分泌过多,荷尔蒙是大脑中掌管情绪的地方特别的活跃,容易导致情绪较大的起伏变化;甲状腺机能亢进,会出现敏感,暴躁,冲动,自制力减弱等;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容易引起躁狂等。大脑等到这一阶段度过之后,那么脾气暴躁的情况就会非常少了。
调节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进入青春期的时候,自我意识都会得到飞跃性的发展。这种自我意识飞跃性的发展的表现就是情绪容易出现两极性,一旦遇到不如意或者挫折,非常容易在潜意识里出现非常糟糕的信念,具体表现就是缺乏自控力的容易生气、发脾气和暴躁。处在青春期的我们感受到自己脾气暴躁是非常正常的,它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坏事,这是因为这种情绪的来临是一种语言,是带着“真实自我”、“糟糕自我”信息来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自己,再一次地重新认识我们自己,调整我们自己,成为我们自己的。
你总是“会对家人、对同学发脾气,有时候有打人的冲动”,它带给你的语言就是“这太过分了!”“怎么可以这样?!”“这太不应该了!”你的内心一直在追求公平与合理的被对待。这些带给你的信息就是被接纳、被尊重、被关爱,进而所反映的就是自尊、自重,希望自己更好的力量。所以对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暴躁、性格差、自我感觉糟糕问题,它是我们在成长之路上化蛹成蝶的必经之途,大可不必过于焦虑。
当你愤怒来临的时候做深呼吸,吸—呼,吸—呼,通过深呼吸逐渐把气缓下来,同时从一数到十,看看自己多少次深呼吸才能把气缓下来。把气缓下来后,再问自己“我需要生这个气吗?”想想自己发怒的原因。或是问自己“我有必要生这个气吗?”以此来区别这个问题的轻重缓急。然后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对方,我会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吗?”如果会,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这么生气。如果不会,那么就再想想气大伤身,有必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吗?这样就可以化解自己愤怒的情绪。
再者,可强制自己写“愤怒日记”,真实地记下发怒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只要持之以恒,就会发现,记录这一行为本身犹如警钟长鸣,它将促使自己少动怒,最后不动怒。
总之,控制自己就是锻炼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忍耐力。当自己认识到愤怒不是人的唯一本性时,人便会不理会别人的言行,大胆地选择精神愉快,而不是愤怒。发怒就像“双刃剑”,既伤别人也会伤及自己,正如人们常说的“气大伤身”。古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用在制怒上也非常合适。
如果愤怒,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表达愤怒的出口。如何寻找?邀请心理医生支招不能表达愤怒的男人, 甚至是表达障碍的男人,喜欢走两个极端:一端是无法控制愤怒,表现为无限制发泄愤怒,比如怒目相向、威胁性警告,甚至大打出手;另一端是无法表达愤怒,表现为完全压抑愤怒,比如不理会、转移或者强忍。两种方式都无法很好地处理愤怒情绪,反而会引发进一步的冲突。
1、辨识自己的愤怒
有时候,我们会在躯体上反映出一些症状,如胃疼、口干舌燥,或者在行为上表现出一些偏差,如汽车追尾、丢三落四。一种可能是我们正在愤怒或压抑愤怒。所以,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知道自己是不是在生气。当愤怒时,我们可能直接表达,可能经过修正让愤怒不那么直接,而以不满、挑剔、怨恨等加以隐藏,也可能以更间接的沮丧表达。
2、分析原因
当我们感知到愤怒的情绪后,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分析是什么让我们生气。需要寻找的原因并非是具体的事件,而是事件下面暗指的触犯到你的底线的细节。是因为他人损害了你的权益、自尊?还是因为事态没有按照你的预期发展而感到挫折?或者你是以愤怒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3、思考愤怒对自己的意义
接下来, 你需要思考这样两个问题——“我为什么(不)生气?”“(不)生气有什么好处?”愤怒表达不能的男人,常常情绪如同火焰一样燃烧,这样的状态阻碍了自我分析、自我觉察的过程。
4、寻找无法表达愤怒的原因
我们常常受一些潜在观念影响,阻碍了我们的表达,所以有必要把它们揪出来,整理整理。
5、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
酗酒、飙车、寻衅等都是具有显着男士特征的一些愤怒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常常会带来对他人或自身的伤害。运动,或是观看运动是男士偏好的一种表达方式,把愤怒转移到运动或运动对手身上去可以把愤怒合理化进行表达。当然,表达方式很多,最值得推崇的就是直接表达。当愤怒得以表达的同时,其威胁性就消失殆尽了。
健康的发怒是一种机制,一定保证不要让自己受伤害,也不要伤害别人。发怒其实往往和攻击行为并不能相提并论,发怒是心理正常的反应,而攻击行为却是一种过度的反应,往往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心理医生充分地交流你脆弱的心理感受,让他们冷静地告诉你如何不用攻击行为就可以处理问题。
1、怎么才能化解发怒呢?
建立积极的自我对话
通过自我对话的形式,觉察我们是否把头脑中担忧的想法当成了已发生的事实,是否更关注负面想法,却忽略了积极的想法,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应对方法。
拿出一张纸来,先在左边一栏写出三个下意识反应:
1.这个人说话怎么能如此不合乎逻辑。
2.他打败我的决心已定,根本不会给我成就感。
3.他应该承认我帮助了他,对我表示感谢。
然后在右边一栏平行地列出三个理智想法:
1.他的不合乎逻辑的想法正是引起抑郁的原因,帮他解决问题是我的工作。
2.我不该指望他有任何表示,我只管指导他作出决定,我可以在助人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3.他不承认得到我的帮助,可能是一种畏惧的表现,我相信他迟早会醒悟的。
经过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3分钟就能平息怒气了。其实,生不生气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1.努力从内心处冷静
遇到困难的对话时,确保从隔膜处均匀地深呼吸。想像从你的身体中央发出呼吸。跟自己讲话,慢慢重复一些类似“放松,保持冷静”的话。你还可以闭上眼睛几秒钟,想像一幅放松的画面、一些让你冷静或高兴的事情。在你讲话时,放慢语速,不要打断,并仔细考虑你正在说什么。
2.抽身而退
如果紧张气氛越来越严重,则考虑先停止讨论,等双方都冷静下来时再回来重新开始。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变得更客观,问题也将在你脑海中更明确。
3.选择正确的媒介来传递你的消息
当你满腔怒火时,很容易愤怒地发出一封措词严厉的电子邮件,或者冲过几张办公桌去斥责他们。 不过,先花一点时间来考虑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做法。不良情绪实际上不应使用电子邮件来传送:因为当面或通过电话说显得很合理的话在邮件中就会非常不同,而且会被错误解读。所以安排一个时间谈一下,如果可能,就面对面地谈。
4.尝试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考虑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某个人很愤怒,或者成为他们愤怒的对象,则花一点时间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考虑。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困难和压力。也许他正应付很紧张的时间期限,有一个要求很多的老板,或者家里发生了一些个人问题。当你能够将对方视作易犯错误的正常人、像你一样在努力完成这一天的工作,你就更容易冷静下来,并找到开始解决问题的共同点。
1.释放情绪
心情不好,可以大声的喊叫或哭泣,发泄出来,或者在学校或家里进行身体运动释放压力。
2.分解法
准备一张A4纸,一盒彩色铅笔,先用手机播放班得瑞的《清澈海洋》,做深呼吸五至八次让身心得到放松。然后拿出A4纸对折,在左半页用最能代表自己糟糕情绪颜色的彩笔,把所有的压力画出来或写出来,然后在右半边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画出或写出消除糟糕脾气的方式或方法,一步一步来分解并解除。最后,在班得瑞的音乐声中安静地感受自己的解决坏脾气的方式方法,想象面对可能出现的发脾气自然自如地解决。在现实中遇到发脾气的情况及时提取而解决。
3.静谧的氛围
每天早上起来,在家里每天听一听颐养身心,让人轻松愉悦的轻音乐。比如班得瑞的经典纯音乐,班得瑞经典纯音乐流淌出那曼妙的旋律,就像温柔的小溪,默默的流进你的内心深处,让那只名为“烦躁不安”的情绪精灵,放慢脚步,温顺下来。如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肖邦的第十二练习曲《革命》,舒曼的《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穆索尔斯基的组曲《图画展览会》以及《寂静山林》《秋天的落叶》《清澈海洋》《爱尔兰摇篮曲》《大海奔腾》《感觉完美》《森林幻想曲》等等。听音乐能帮助人们保持镇静、消除紧张,尤其是听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紧张和焦虑,使人变得更有耐心,更好地与别人合作,抑制惊慌,平心静气地思考,消除暴躁和愤怒的情绪。
4.建立正面的信念
比如,我一遇到做不出来作业就暴躁。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的印象当中,哪一次老师表扬了自己的作业,让自己很开心。想象得越具体,越逼真越好。(文/杨永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