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尖子生考前焦虑,如何卸下沉重包袱?

标签:
高三尖子生焦虑卸下包袱 |
分类: 高考指导 |
案例:小强是一个高三的尖子生,他现在每次考试之前都会过分担忧,思前想后,六神无主,心中总惦记着考试,复习不能集中精神,影响复习的效果。周围跟他同等级或者比他差的人都很明显的进步了,他在拚命学习,拼命不让别人赶上来,结果都是事与愿违,他很是郁闷,不知道该怎么做。
分析:小强是尖子生,在学习上属于是领跑者。作为领跑者最起码要承受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压力:
1.老师的压力:随着学生进入高三,学校的老师犹如兵临城下的备战高考,时刻在强调着学习的重要性,拼命地让学生增加桌前学习的时间,时刻提醒着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作为尖子生的小强肯定是首当其冲,是老师督促提醒的不可或缺的人选。
2.家长的压力:小强是尖子生,家长的让孩子考名校的胃口被提了起来,时刻紧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一旦有日常的文体娱乐活动,就会无休止的很唠叨、说教和批评,一直在强调着学习,学习,还是学习,在这种压力之下,小强出现“每次考试之前都会过分担忧,思前想后,六神无主,心中总惦记着考试,复习不能集中精神,影响复习的效果”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
3.自身的压力:一旦我们的成绩处在了前面,我们不仅要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学习,而且每次考试前还总顾虑着谁会超过自己,这样一来就等于自己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4.同学的压力:尖子生是每个同学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其他的同学学习着、模仿着,有时甚至是监督着,在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无形之中就给小强增加了压力。
5.未知的压力:一般来讲,人们对那些未知的、自己不能控制的事物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这也是造成小强压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综上所述,尖子生在前面领跑,一方面他要奋力向前跑,另一方面他还要关注后面谁能赶上他,在双重压力的影响下,他只能时刻不停的保持着速度和耐力丝毫不能松懈,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会产生橡皮筋强直效应而失去最后的冲刺潜力。
建议:一个背着沉重包袱的人和一个没有负担的人一起参加长跑比赛,到了冲刺时,谁能跑得更快,结果还用说吗?比赛如此,高三的学习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给小强的建议是:
1.看淡名次:在高三的学习生活中有人超过自己并不一定是坏事,这样会让我们有时间来反思、分析、归纳和总结自己,进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的节奏和速度,恰当的找好自己追求的目标,这应该是件好事。其实,在整个高三阶段就好比是一场长跑比赛,每个同学都是这场比赛中的运动员,每次考试都是比赛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冲在了前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参照物(领跑者)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把一米一米的赛程抛到自己身后去,等到高考这个最后的终点冲刺的关口,再爆发出自己全部的潜能,奋力一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2.要搞清楚高三考试的目的。我们前面已经说了目前的考试是发现问题的考试,所以我们在每次考试之前用欣欣然的心理和态度告诉自己:呵呵,又有一次查缺补漏的机会,让我来进一步消灭问题,这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当我们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考试的时候,那么对考试的紧张焦虑就会降低或消失。
3.做最充分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对得失保持平常心。我们做什么事,不要总是考虑会不会成功,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成功。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心怀一颗诚心,以不犹豫、不彷徨、不管结果的全身心投入耕耘,成功与否完全交给命运。其实我们在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命运怎么安排,我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踏实勤奋的“低头耕耘”而已。所以我说命运只是负责洗牌,而打牌的是我们自己。考试说白了就是我们手中的一张牌而已,是你玩它,不是它玩你,所以我们要以愉悦和快乐的心态去玩它。我们要相信“只要付出切实的努力,就会有骄人的收获”这条格言。这条格言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们积极而主动的去做最好的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就可以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4.接纳正常身心表现:一般来讲,人们对那些未知的、自己不能控制的事物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其实这是人们面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事物时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身心反应,也是非常正常的一种心理表现。所以考前出现紧张焦虑是很正常的身心反应,所以我们要接纳这种正常的心理表现。说得更直白一点,这是因为人在面临重要的、紧迫的事情时,身心会调动其蕴藏的能量来应付准备应付瞬息万变的事态的发生,这有助于促进我们积极迎考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我们要承认它、接受它和习惯它,并将紧张焦虑当成是学习的好朋友,同时用内心的语言告诉自己张就紧张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它不仅不会害我,反而会让我从中受益。甚至我们还可以选择和自己的紧张心理对话,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紧张,自己所担心的可能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的,这样我们就做到了正视并接受这种紧张的情绪,坦然从容地应对,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该做的事情。
5.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与体育活动:从现在起每天至少抽出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去与同伴交流,跟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向他们倾吐内心的烦恼,抒发受压抑的情绪,从中得到安慰鼓励,使心情开朗起来。或看看电视、玩玩游戏、参加体育活动等,使紧张焦虑和郁闷的心绪得以宣泄,进而达到缓解压力、消除过分紧张焦虑的目的。
6.紧抓当下做好当下:把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所要做的事情之上,而不去想那些过去应该学会的内容或者将来考试的成绩如何。应该把注意力直接指向目前学习任务的完成之上,避免去想比如:“假如我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做得更好。”、“要是我考试考砸了怎么办?”等不切实际的问题。过多的考虑这些问题会强化我们自己无能为力以及受到挫折的感受,这样会增加紧张焦虑。
7.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科学实验表明:平日里我们习惯性的思维和应对方式会在大脑皮层留下痕迹,这些清晰的痕迹会直接影响到紧急情况下我们所做出的反应。所以从现在开始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常想“我一进考场就会镇定自若、思维积极、精力充沛” 大脑里就会有个痕迹记载--一进考场就镇定自若、思维积极、精力充沛,当我们真的走进考场时,大脑就会做出指示—镇定自若、思维积极、精力充沛。于是,他的预言就实现了。所以想到进考场,就想到“我镇定自若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我感觉很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积极设想,这样就用利于消除紧张焦虑。
8.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在高三最好不要过问孩子有关考试的事宜,最好不要谈论高考,一切都像小学那样,让孩子自己去把握。过多谈论以及鼓励孩子其实就是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同时还会给孩子增加焦虑和烦躁情绪,这个时候鼓励或鞭策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当孩子与我们说困难或者心中的压力时,要多听少说。不要说那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孩子给我们说压力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父母的信任。其实他自己明白如何去解决这种压力。这个时候他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关注和支持。这个时候父母最需要做的其实就是信任孩子,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籍尉,以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记住——这是行为所传达出的):放心吧,孩子!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你都是爸妈的最爱,妈妈任何时候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家人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以自己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调节孩子的心态。(文/杨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