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541
  • 关注人气:13,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间歇性地“精神失常”让我满心都是恐惧绝望和痛苦

(2025-01-05 19:04:12)
标签:

间歇性地

“精神失常”

恐惧

绝望

痛苦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神伟:杨老师,我在五年级的时候得了一场精神方面的病,从此以后,精神失常就间歇性地发作了。持续了五年。我想着上了高中一切就会不一样吧没想到高中三年却是我的另一个噩梦。

高一的时候,仍然会失常。其实我好痛苦。每次精神失常了都很胆小,表情变得悲伤了,整个一张脸完全和正常人不一样了,像是傻了,呵呵。心里很害怕,怕和别人交往,怕见人,声音也变得很小很难听。心里满满的都是恐惧还有绝望。很消沉,听不进去课。经常一个人哭泣,却没什么用。有时候真想离开这个世界,但懦弱的我怎么会,呵呵。

高二的时候,分班了,恰好我谈了恋爱,各种不适应以及谈了恋爱的自责感,我高二上半年就完全处在不正常之中。下半年的时候和男朋友分手了。至今我都后悔我为什么要谈恋爱,而且那是一个我不喜欢的人。

高二快结束的时候,也算高三吧,我又精神失常了,很严重。这次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我完全控制不了我的行为情绪。现在想起来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总说些乱七八糟的让人莫名其妙的话,还和老师作对,恨老师,拿个mp4一下课就站在楼道里插上耳机听歌,脚还在打拍子,头也摇个不停。整夜整夜的不睡觉,当然不是睡不着,而是我在想问题,脑子完全处在一种清醒状态中。然后白天,再继续和班主任老师作对。由于这次的病,我休学了,一休就是一年。刚开始恢复得很好,我过得很开心。但一遇到什么事,比如一说要去学校见同学,我就又会失常。

直到现在,我参加了高考,考上了,不准备复读。一提起要见同学,还是会紧张。这段时间心情很不好。变得很自卑,很自弃,觉得我已经丧失了族人最基本的与人交往的反应能力,我觉得我很不够义气,我人不行,我么也不会,我孤陋寡闻。没有一点自信。想要改变,我可以吗?我该怎么办?我的心理疾病还有救吗?我要怎么生长?才能继续存活?

杨永龙:我首先要说的是你的问题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心理问题

神伟:啊?我自己制造的

杨永龙:是的,你看看你所例举的高一“每次精神失常了都很胆小,表情变得悲伤了,整个一张脸完全和正常人不一样了,像是傻了,呵呵。心里很害怕,怕和别人交往,怕见人,声音也变得很小很难听。心里满满的都是恐惧还有绝望。很消沉,听不进去课。经常一个人哭泣,却没什么用。”生物三节律特别是情绪周期律处于临界或低潮的时候,就会出现你所描述的问题,再加上你对情绪周期律处于临界或低潮的的情绪以及身心表现的过分关注、敏感和害怕,自然这个问题就会把你束缚住

神伟:我以为我得的是间歇性抑郁

杨永龙:不要给自己贴那么冠冕堂皇的科学名词的标签

神伟:其实是我自己的问题?

杨永龙:是,是你自己对自己身心的负面的情绪或感受的过分关注、敏感和害怕所造成的。一旦我们对什么过度关注,敏感,害怕,那么它就会成为我们现在的症状。

神伟:是的,我是很敏感,那我没病喽

杨永龙:是的。我认为你没有病,有的只是坏的思维习惯。我先给你讲一下生物三节律

神伟:好

杨永龙:上个世纪初,英国医生费里斯和德国心理学家斯沃博特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病人因头痛、精神疲倦等,每隔23天或28天就来治疗一次。于是他们就将23天称为“体力定律”,28天称为“情绪定律”。20年后,特里舍尔发现学生的智力是以33天为周期进行变化的,于是他就将其称为“智力定律”。后来,人们就将“体力定律”、“智力定律”和“情绪定律”总称为生物三节律。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到离开世界为止,生物三节律自始至终没有丝毫变化,而且不受任何后天影响。三种节律都有自己的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日。以情绪为例,在高潮期内,人的精力充沛、心情愉快,一切活动都被愉悦的心境所笼罩;在临界日内,自我感觉特别不好,健康水平下降,心情烦躁,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变得胆小怕事,在活动中容易发生事故;而在低潮期内,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一切活动都被一种抑郁的心境所笼罩。这与生物钟有关。

神伟:这和我的症状完全相同

杨永龙:是的,这是情绪周期律在起作用,而不是什么你所说的间歇性抑郁症,你这不是自己给自己乱扣帽子乱贴标签吗?

神伟:那我该怎么做,顺其自然吗

杨永龙:你这是把正常的身心现象当成了异常来看待,你说你能不遭受自己所制造的问题折磨吗?

神伟:我说我怎么就老和别人不一样呢,还么个好时,我在想我该不会一辈子就这样吧

杨永龙:你要确定的是你没有病,对于在生物三节律在低潮或临界状态下所表现的一切反应根本不去管它,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神伟:主要是我把它看待成了问题,其实正常?

杨永龙:是的,本来就是非常正常的身心表现。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也就是走进日常生活,按日常生活的程序往前走,该工作就去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人际交往就去人际交往,该玩就玩,该休息就休息,该听音乐就听音乐,该逛街就逛街,该聊天就聊天等等,就是像所有的健康人一样的去生活,你本来就是健康人嘛!

神伟:也就是说别人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杨永龙:是的,所有的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而是别人根本没有把这种情况当回事儿,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所以就没有对他们造成影响

神伟:好吧,那我怕见同学呢,是怎么回事啊我高三一年休学了

杨永龙: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越怕什么,你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你。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越怕什么,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我们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你把注意力放在了所怕的事物之上了,而把自己该做的事情丢弃了,这样一来你满心都注意的是所怕的事物,所做的正事儿却没有去关心和关注,自然所怕的东西就会越加的打扰和捣乱我们了。假设你持有担心和怕就担心和怕,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并带着这份担心和怕,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儿,在你认真做该做的事情之中担心和怕也就消失了。

神伟:是这样啊,我一想到要去见同学,这件事就会一直放在心里,并加重对他的害怕

杨永龙:是的,因为你停下了此时此刻要做的事儿,把心思放到了怕的事儿上去了,自然就会被自己想象出来的负面的东西把自己吓退了

神伟:这段时间心情很不好。变得很自卑,很自弃,觉得我已经丧失了族人最基本的与人交往的反应能力,我觉得我很不够义气,我人不行,我么也不会,我孤陋寡闻。没有一点自信。想要改变,我可以吗?这又是性格的问题?

杨永龙:这也不是性格问题,而是你没有做到顺其自然为当所为——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立即把自己的注意力以及行动放在客观现实中的此时此刻之上,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情绪和感受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情绪和感受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神伟:我觉得我做人也有问题怎么办

杨永龙:这是你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负面评价所有的问题都在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定,本来你是没有问题的,是你自己对自己制造了问题

神伟:我觉得我很自私

杨永龙: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都是为自己活人的,也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

神伟:是这样?本性自私?

杨永龙:你这样对自己认定,你说你是不是在活属于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呢?

神伟:要是自私是理所当然的话,我会快乐

杨永龙:当然每一个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了

神伟:那有些人就很讲义气,但我可能做不到

杨永龙: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必要做成别人那样子吗?

神伟:那我会不会被说成人品不行?

杨永龙: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他就是他,谁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样子,根本没有必要把自己活成别人的样子的说法

神伟: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对的?

杨永龙: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人世界就根本不存在非得这样或非得那样的绝对标准

神伟:那我以后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了,我不想在在意了

杨永龙:是的,根本没有必要管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怎么做,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怎么做我们也是管不了的,我们只能管自己所能主宰和把握的

神伟:看来我得好好思考一下自己以后的人生了

杨永龙:是的,我们在人际交往之中所能做的只有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对人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在别人的背后绝口不说别人的长短,做事认真,心细,善解人意,洒扫搽抹提水倒茶手勤脚快,别人的求助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就给予满足,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勤于学习,张口说别人的优点,一如既往的坚持这样去做,这样的人才吃得开。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是在我们能力以及掌控范围之内的,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的把它们做精做好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活人都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每个人所能主宰把握和掌控的只有自己,别人对我们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怎么做,我们是管不了的,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去管。其实我们只管把自己所能掌控的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做到做好,这反映的是我们自己的人格和品行,别人怎么对待那是他们的事儿,只要我们把自己所能掌控的做到做好了,那么就持一种“看得上就交往看不上就拉倒”的心态。

有句家喻户晓的话叫做“日久见人心”,那你坚持把自己所能掌控主宰和把握的做好了,那么久而久之是不是就有了好人缘好关系了呢?我们对别人礼仪周全,我们不在别人后面议论别人的长短、我们手勤脚快、我们善于倾听,听到的话我们们这里为止,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就有了好人缘好关系了。

这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我们只做好自己所能把握掌控和主宰的,别人怎么样与我无关,一直的坚持这样做下来了,该来的就必然来到了。每个人也都是在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所以任何时候只要把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做到,那么剩下的就是活真实的自己,活独一无二的自己,根本无须为了迎合别人而失去真实、独一无二的自己。

神伟:嗯嗯,你真洒脱

杨永龙:嘿嘿,做好自己该做的,这就足够了,该本没有必要考虑别人对我们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怎么做

神伟:,你说很对,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杨永龙:这就很好,祝你活出属于自己的潇洒自如来!

神伟:本来我还准备去市里看心理医生,谢啦

杨永龙:嘿嘿,说明我们缘分不浅啊

神伟:是哦,哈哈,我发现我挺幸运,总能遇到很好的人

杨永龙: 这说明你人生之路上一直都有贵人在帮扶着哦

神伟:是,哈哈,我很幸福!

杨永龙:只要你自己积极主动的投入日常生活的此时此刻的做事的行动之中去,永远只活此时此刻的当下,把当下的事儿做精做好,那么你的人生就会是充满阳光和快乐的!

神伟:活在当下!杨老师,您很真诚哈哈,我在看快乐男生,我要想一下,我一定会成为快乐的男生的,谢谢您杨老师!

间歇性地“精神失常”让我满心都是恐惧绝望和痛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