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之仁会纵容孩子目无王法

标签:
管理孩子规则规矩教育 |
分类: 教育学习 |
艳丽:杨老师:您好!我儿子今年开学上高一,动不动就拿不去上学要挟我们,一点事就生气上火,不爱学习还特要面子,生气就说明天不去上学了,怎么办呢?
杨永龙:看来你的儿子是你这个妈妈在一手管理他的一切了?
艳丽:我管他多一些,和爸爸不怎么交流。
杨永龙:交流和管理是两码事儿。
艳丽:爸爸脾气不好,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对他发火,除了早上送他上学之外其他事都我管他。
杨永龙:你和孩子的爸爸都去好好学习一下我写的《为什么爸爸与妈妈的分工以及协调配合才能培养好孩子?》(百度一下)。
艳丽:您在文中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他爸爸和他谈过,没有效果,仍然我行我素听不进去。因和爷爷奶奶一起住这孩子从小任性不听话,在外面表现的很好,一回家就变了个人。
杨永龙:不是我说的很有道理,而是男孩子到现在急需要爸爸用规则和规矩来管理了。
艳丽:今早8点要到学校参加军训前动员会,昨晚因点小事生气,今早怎么也不去,说8月4日军训不参加了,学校也不再去了。
杨永龙:如果失去了爸爸用严厉严格的规则和规矩管理,如果孩子一旦某一次所思所想得逞,那么就会日胜一日的越来越没有王法了。
艳丽:是的,现在已经是无法无天了,我们都被他气得崩溃了。他爸爸只会发脾气。
杨永龙:爸爸发脾气乃至用体罚这都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需要把规矩和规则像法律条文那样事先制定在前面,就是发脾气以及体罚也是有理有据的。
妈妈多管理孩子的生活,多多发现孩子的生活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优点,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爸爸在孩子面前是严厉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是慈祥的,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孩子,多为孩子创造积极而快乐的家庭氛围,那么你的孩子肯定会从这里受益无穷的。
当然妈妈也要主动而积极的确立爸爸在家中的权威、威严和威信。这就是爸爸和妈妈各司其职,各定其位,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起来,这样妈妈就能很融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也就能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通过爸爸与妈妈背过孩子的交流,孩子的爸爸也就会有依据地对孩子进行诱导和指引。妈妈还需要用智慧来向孩子解释爸爸的一些惩罚行为,当然也要对孩子解释爸爸是多么多么的喜欢和爱孩子,在孩子的背后怎么怎么表扬了孩子的良好品行等等。这些优点和良好的品行必须是孩子具体存在的,而不是我们想象的。
人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这不仅包括关心、关爱、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孩子,更重要的是用智慧解释爸爸严厉和严格后面的大爱,借爸爸之名来表扬和欣赏孩子,让孩子既心悦诚服地服从爸爸,又认为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是优秀的男子汉,所以我说孩子的优秀与否与妈妈的智慧是分不开的。智者的智是知道和说出,说白了就是说出让孩子积极思考爸爸的话语和行为,让孩子知道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关心、关爱他的健康成长,说实话没有一个爸爸和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既然是爱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调动孩子遵从和敬重爸爸的规矩和规范,这样孩子就会以乐观的心态来接受爸爸的管理和教育了。
我们常说知恩才能感恩,感恩才能报恩,在孩子的行为规范培养方面,妈妈要让孩子知道爸爸严厉和严格的大爱,那么孩子才能感受爸爸发脾气、大喊大叫的训斥甚至动用惩罚措施是在爱孩子,这样孩子感受到了爸爸的爱,当然孩子也就会对爸爸的要求和规范来遵从与执行了。妈妈是慈祥的、宽容的、欣赏孩子的,只要有利于这方面的,妈妈都是可以去做的,这样孩子有严格要求与管理,也有被爸爸妈妈欣赏、认可、可定和表扬,他就会处于一种信心和向上的状态。
艳丽:该怎么做他都很清楚,现在已经十六岁了,就是制定了规则不照办怎么办?假如玩电脑说好晚上十点关,到十点了还是不关,爸爸就把电闸拉下,他再去拉上,就这样来回折腾,他长得比他爸都高武力解决不了问题,说又不听,真是无奈。
杨永龙:这难道不是一次次的放纵所造成的吗?
艳丽:是的,从小管教不严造成现在局面,后悔晚矣!
杨永龙:不上学是可以的,义务教育已经完成,十六周岁已经就有了劳动法认可的打工年龄,那么就让他去打工自食其力。要让他清楚明白,上学也像是工作一样,上学吃喝穿戴需要父母负责,不上学一切就有自己负责了。
艳丽:从您的博客文章看到好多办法,但一到现实生活就忘了该怎么用,另外他爸爸也不配合,我感到很无奈。初三下学期因为作业多完不成就开始找事不去上学,天天早上战斗,开始的时候软硬兼施,断断续续去上学,后来中考前一个月彻底不去上学了。考完试成绩出来后他坚持报普高,嫌上职校丢人。说好要上普高就要做好心理准备,要拼三年,不能像初中那样,他也答应了。但看现在的表现,天天在家玩电脑,看电视,今后三年想想我都头疼啊!
杨永龙:是啊,社会的正常运转是靠规章制度和法律的,家庭的正常运转是靠规矩和规则的,书是给他自己读的,要读书读到什么时候,都说明他在工作着,所以才有吃有喝有穿有住,不读书了,就等于没有工作了,那么家庭和父母就不会再供养他吃喝穿住了,这是天经地义的规矩。
艳丽:他说不能去上学,都是我们逼的,惹他生气。暑假让他打工他哪里也不去,只知道玩。孩子气太重,不愿意长大,有时还撒娇,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杨永龙:如果动用了隐恻之心妇人之仁,那么就会更加的纵容孩子目无王法
艳丽:这些道理我经常挂嘴边说,他都明白就是不听不做。他爸爸说话比我管用,晚上回去把您说的话打印出来给他爸爸看看,还得动员他爸爸说说他。
杨永龙:我们公司曾经有一个副总经理的儿子跟你的儿子一样表现出了相似的行为,副总经理果断而强行让孩子去了建筑工地当小工,吃住在工地,干与别的小工一样的活,必须先干三个月,之后再说别的
艳丽:关键是他能不能去呀?
杨永龙:这个副总的二十干了十天就撑不住了,坚决要求去上学,副总硬是把心横下来,说我说出的话就是铁板上钉钉子的事儿,必须做够三个月,他的儿子三个月干完之后就永远不说不读书了,在国内上了大学和硕士,后到美国读博士,现在已经在美国就业了。
艳丽:是的,出去吃吃苦就知道他该怎么做了。这是个很好的办法,但是他不会按照我们的安排做怎么办。一直想找个心理医生和他聊聊,他坚决不干。就怕别人知道他不好的表现,特要面子,还不好好表现。
杨永龙:说实话,这是失去了规则管理之后的得寸进尺。
艳丽:是的,在家表现越来越不像话了。把他发到农村借读好吗?
杨永龙:如果规矩和规则不立即强硬起来,那么你们这种由着孩子的肠肠涮的做法,是会毁了孩子的!别再考虑这里那里借读了,越是给他退路,他会越加的目无王法。
艳丽:问题是怎么才能落实这些规矩规则,不听怎么办?打不动骂不听啊,想不出惩罚的办法。
杨永龙:这就是你们自己要考虑的事儿了你的孩子的问题我认为已经给你分析清楚了,剩下的就应该是你们夫妻共同探究的问题了。
艳丽:谢谢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