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恐发作导致焦虑恐惧,不敢独处,该如何调节?

(2024-10-04 07:49:47)
标签:

惊恐发作

焦虑

恐惧

调节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羽磬:杨老师,帮我调节下惊恐发作可以吗?我因为一个在家就紧张害怕就惊恐发作。现在变成越来胆子越小了,不敢一个人在家不敢一个出门连上厕所都害怕。家里人都不理解我老骂我打我,还说我没出现息。可我是真的害怕,所以我逃避一切不敢去面对一切甚至有恨心理。

杨永龙:说说你惊恐发作的具体起因是什么呢?

羽磬:就是因为一次心跳过速后就老怕的了,因为自己一个在家突然心跳楼好快后来就不敢一个人在家了

杨永龙:嗯,就是因为心跳加快的原因,还是有别的呢?

羽磬:别的就是头晕的有时候,还有就是害怕婆婆她们,其他的没有了

杨永龙:头晕的时候,主要怕的是什么呢?

羽磬:头晕的时候怕晕倒,不上班就怕婆婆她们,说我没用,我不上班婆婆她们都不理我我现在这样婆婆她们都不知道我要说我身体不舒服婆婆就骂我事多我要是去看医生婆婆知道了就会说还不如留着钱给孩子读书可我看病的钱都是我自己挣的辛苦钱啊老公婆婆她们一分也不会给我的老公爱赌博婆婆她们经常给老公钱赌博反过来就骂我“一点都没自己的老公都管不住老公给我钱花,婆婆就对老公说男人自己的钱自己管别给老婆”你说这焦虑恐惧还能好吗其实别人对我好不好都不重要我主要这身体上的痛才是真的痛苦

杨永龙:首先我要说的是你的身心的表现是非常正常的,所不正常的是你把正常的心理现象当做异常而过度关注,敏感和害怕,所以才表现出了你目前的症状。

羽磬:那为什么我会那么那么的恐惧呢?

杨永龙:你不觉得你是把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拿来自己吓唬自己,同时又无限的放大自己的想象吗?

羽磬:是的越是害怕越发作,只要有人陪伴我就不怕也就很少发作的

杨永龙:是啊,一过性的心跳加快,头目眩晕以及怕别人说,其实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存在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正常的身心表现

羽磬:哦,可后来我只要一个回家就发作以致我现在逃避回家的,只要家人出去把我一个丢下在家我就慌张极了就赶快求救的

杨永龙:你不觉得是你自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所怕的东东的关注、探究、摆脱或消灭之上去了吗?

羽磬:是的我总是想我自己怎么了

杨永龙:存在即合理,你硬要去想,这里面肯定有它的原因,这个原因在很大可能上就是引发丈夫、公婆对自己的关心关注和关爱。对于一过性的心跳加快,头目眩晕以及怕别人说绝对没有什么标准的答案,有这样的感受就有了,没有这样的感受就没有了,为什么别人不会有你这样的问题呢?因为他们内心没有标准,非得这样,或者那样。也就是他们对于这样的感受都是随其自然的,根本也没有去理睬它,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所以就没有造成对他们的影响。

羽磬:哦

杨永龙:就目前来说,你已经养成了关注探究消灭或摆脱心跳加快、头晕目眩以及怕别人说自己的习惯,这个习惯具有着很强的惯性,这是需要我们用极大的毅力和意志力来投入做此时此刻的事情来替代过去养成的习惯的也就是说对心跳加快、头晕目眩以及怕别人说的感觉根本不去管它,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随着我们的坚持你所谓的焦虑恐惧症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消失了。

羽磬:好的那我现在这样我因为自己老是逃避回家老公带了个小三回家常住的。我到底还要不要去挽救我的婚姻啊

杨永龙:至于说你的丈夫经常带小三到家住,对于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羽磬:我因为只顾自己的病可能连家庭都失去了为了孩子我愿意忍受下去。但如果他要离婚我也顺其自然接受。我就这么想的,我的这种病正常人也不会理解的。老公每次说我故意在他面前装可怜的。其实是发作时是真的难受很。

杨永龙:病与非病,这全在于我们自身的心理认定,也就是电视剧《刘罗锅》的主题曲“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你不是,你就不是,是也不是

羽磬:知道了

杨永龙:不要再有负担,对于你所关注的东西它不是“病”,只是类似一个顽固的恶习——“钻进了牛角尖”而已你应该知道,你的这个问题既不是“神经病,也不是精神病”,它只不过是一个“坏习惯”或一个“坏的思维习惯”而已,就如抽烟、喝酒等的坏习惯的形成很类似,最终设法戒掉了就是,不应再有常人认为的、所畏的“神经病”的负担

你其实从来就一直很正常,你的问题的本质就是把“正常的”当作“不正常的”非要除之而后快的结果。所以对于你的问题的解决,我的建议就是顺其自然为当所为——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立即把自己的注意力以及行动放在客观现实中的此时此刻之上,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情绪或感受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羽磬:谢谢你杨老师,你的话给了太大的鼓励人只要身体健康其他的苦对我来说真没什么的。好的真的太谢谢你了我今天太高兴了

杨永龙:以后遇到了焦虑情绪的时候,你可以运用情绪转化的方法。情绪转化的具体方法很简单,就是当你感到非常焦虑的时候,请你立刻使劲地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在内心里大声地暗示自己:我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非常的自信!不停地反复暗示多次,并且要用心地去体会那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一般而言,只需做要13分钟,你将体会到自己先前的焦虑减轻了,内心里出现了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而这就标志着能量转化了。而此刻你要做的就是不去在意自己的情绪,立刻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该工作就去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人际交往就去人际交往,该玩就玩,该休息就休息,该听音乐就听音乐,该逛街就逛街,该聊天就聊天等等,就是像所有的健康人一样的去生活。

羽磬:其实现实中我很喜欢笑的也从不记恨谁的过了的事情我也从不认为是苦的。伤到我了哭一哭很快就笑了。就是自己把心思全放在了担心还没发生的事情上了。唉还那么长时间的。

杨永龙:是啊,所以我让你放弃对那些个情绪和感受的关注探究,不自己的心思投入到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此时此刻你应该去做的事情之上,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们做好,这样一直坚持下来了,你也就不知不觉的走出来了。

羽磬:好的

杨永龙:焦虑发作时你也可以做以下简单控制:包括四个步骤:

叫停——一旦你感到有某种身体的不适比如心跳加快、头晕,同时有某种不祥的预感时,立刻说“停止”。如果你曾经发作过焦虑或正处于焦虑发作时期,可以在手腕上套一个橡皮圈,在你说停止时,拉一下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

找原因——想想如果长时间坐着突然站起时,头晕是正常的,并不是什么不祥的预兆,每个人都会有头晕、心跳加快、胸闷的时候,那只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在这些反应发生时,先找到原因。想想:“我干了些什么?一直坐着又站起,所以会头晕。”“今天天气怎么样?天气预报说气压很低,所以感到胸闷。”“我昨晚休息得好吗?整晚没睡,所以很疲劳”。

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与你目前的感觉无关的事情上,使自己无暇进行灾难性的推测。调动你所有的感官去注意周围环境:假设你走在一个广场上,你感到隐隐的不安,马上去注意广场周围有什么建筑,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你以前进去过吗?假设你正参加一个集会,不祥之感袭来,你马上观察你旁边的人或是某个主持人在说什么?干什么?

控制呼吸——焦虑发作时病人呼吸急促,这会导致二氧化碳减少,进一步加剧身体症状,如头晕、四肢刺痛。简单的方法可以用双手将一个没有漏洞的纸袋(不能用塑料袋)紧紧地套在自己的鼻子和嘴上,做深呼吸10次。

羽磬:好的,谢谢您!

杨老师你好。我想问你如何才能不被情所困不被情所伤我只是个柔弱女子看着老公和小三的暧昧短信看着老公上个厕所都要带着手机看到他对我的冷漠我表面假装着什么也不在乎,可内心却痛苦眼泪总不自觉的流下来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

杨永龙: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对于对方的情感不是我们等待而来的,而是积极创造和创设的

羽磬:问题是不管我如何做都是错误的我身体本就不好还要为孩子努力的去挣学费。而他已经半年不去工作了家里什么也不管的每天就是赌博找小三已经瞒着我们欠下很多的贷款。婆婆今年都已经为他还了3可他每天还是这样不知悔改。而我却总在纠结我到底该不该去起诉离婚娘家人已经全部叫我离婚。可我却是那么的不舍得放手其实自己已经很迷茫了。

杨永龙:如果你觉得对方是根本改变不了的,那么我也支持你离婚

羽磬:谢谢你杨老师!但离婚的女人还找得到幸福吗?

杨永龙:你觉得现在所得到的是痛苦还是幸福呢?

羽磬:好压抑也很少有开心。可我却是那么的害怕孤独我严重的缺少安全感我内心是多么的渴望被呵护

杨永龙:你的心理及其感受我非常理解,说实话从你的具体情况来看,离婚肯定是会比现状维持更好的

羽磬:我那么文静善良的为什么就得不到认可呢?

杨永龙:遇人不淑也是你选择错了人。

羽磬:是的,我错了。为了这么个人却了我的一生还活没尊严我所有的情感让他践踏

杨永龙:所以你还年轻,所以我要对你说的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羽磬:谢谢杨老师,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惊恐发作导致焦虑恐惧,不敢独处,该如何调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