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负面评价来定位自己自然会强化自己的恐惧和焦虑

标签:
负面评价定位强化恐惧焦虑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杨老师:
您好!可是,为什么有些同学在升学竞争的压力下,还能有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呢?
确实是人际关系的紧张,可是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觉得自己和同学们脱离,可内心里由于这种与同学脱离的确让我一直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在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人际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个人承受的压力不是只会越来越大吗?
您说的在压力下继续向前走,我以前的确都是这样做的,可是初四加高中三年,升学压力都很大,这四年十几岁的时间难道都要在与同龄人的脱离中长大吗?在人际关系紧张中长大吗?这样的人难道不是脱离人群,没办法适应社会,连话也不会说的书呆子吗?
在成长中也丝毫感受不到一丝快乐,只有痛苦。难道这是正常的情绪周期吗?我觉得那几年的生活,让我变得越来越拙笨,越来越没办法和同龄人相处,让自己的成长总比同龄人慢半拍啊!
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总体会不到同龄人的接纳不是对成长不利吗?这一切不都是中国的应试教育造成的吗?许多人都说他们的成长是在学习的痛苦中度过的,这种变态的教育不是一种人的悲哀吗?您的意思是说,即使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的我们,也是有救的,是吗?
尽管我知道剩下的时间也不多,除了面对也没什么办法,可以前的感觉确实总让人难以释怀啊!也许只剩几个月,坚持坚持就好了,幼稚就幼稚,书呆子就书呆子,撑过去就好了。只是不希望自己总这么痛苦,在这种压力的环境下,真不知道怎么面对同学,我觉得好难受啊。有时候很压抑不仅学习不好而且也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唉!
这位同学:
您好!你问“为什么有些同学在升学竞争的压力下,还能有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呢?”这个问题提得好。要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这就是别的同学认为在竞争的压力下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是非常正常的,他们顺从和适应这种竞争的情况下的紧张,在学习的具体行为上明争暗斗,而在人际的协调上顺着自然而发展,所以就没有你所说的那种隔离的感觉。
而你则“一直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在与同龄人的脱离中长大……在人际关系紧张中长大……这样的人难道不是脱离人群,没办法适应社会,连话也不会说的书呆子”的负面评价来定位自己,这种面评价所定位自己自然会强化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当然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越来越拙笨,越来越没办法和同龄人相处”的情形。
记得我曾经给你说过,洞灵子在《薄白学》中指出:人世界有一种要得便得、要失便失的东西,此即是情感。例如幸福,你觉得幸福,你便幸福;你觉得痛苦,你便痛苦。愁绪与快乐、紧张与轻松、爱与恨、幸福与苦闷等对应之情感,仍是可以“按需分配”,要之有之,要多少有多少。你丢失愁绪,即获得快乐;丢失紧张,即获得轻松;丢失恨,即获得爱;……。
在心理情绪之上,只要你把旋钮调到自己想要的那个位置,它真的可以让我们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如果你一心想着苦恼不堪,你就会体验到苦恼不堪;如果你一心想着学习是一件让自己身心愉悦和快乐的事儿,那么你就会愉悦和快乐起来;如果你想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己是友好和欣赏的,那么你所体验到的就是友好和欣赏……
改变思想,你就改变了行为和经验,它就是这么简单!
另外,我想给你讲一个小故事:话说有一个女孩子她自我感觉长得很丑,学习、生活上也觉得一无是处,所以她很自卑。在学校里也没有人和她一起玩,所有的同学都不喜欢她,所以她就每天垂头丧气。有一天她的妈妈给她送了一个很漂亮的发卡,她非常喜欢,觉得自己戴上了它之后简直就好像变了一个人。所以她很开心的去上学,她看到每一个同学都开心地打招呼,却发现大家并没有那么讨厌她,她开始有了朋友,觉得生活其实也可以过得很开心。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是可爱的,以及心态决定一切的道理,也就是说只要你从内心开始有了一种自信,你就会变得幸福、愉悦、快乐和高兴起来,当然幸福、愉悦、快乐和高兴的你也会被他人接纳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