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因教育压力感自卑,认为被剥夺了成长机会,您是什么看法呢?

标签:
教育压力自卑认为被剥夺成长机会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杨老师:
您好!可是,老师,那种方式那几年的确让我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觉得自己和同龄人不一样,宝贵的少年的成长时光,却因为中国的教育和学习而屡屡感觉自己在同龄人接纳之外,因为在此之前我不是这样的,是可以和同学在一起玩的,这种几乎是成长的空白是种痛苦我觉得老师,这难道单单说是培养自己独立性就可以了吗?
我觉得不仅没有培养我真正生活的独立性和成长能力,反而剥夺了我很多的成长机会啊,老师,因为真正的成长是离不开和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啊,我觉得这种成长很不好,是违背人的成长规律的吧。
虽然我知道说那些已经没用了,但我真的是那样感觉的。面对同学我总是感到无法面对,这样坚持下去,尽管只有8个月,真的是挺让人痛苦的,这对人的成长是好的么?虽然不好,可还是要坚持是吧,因为只有8个月,而且我们别无选择,是吗?
谢谢您,老师!
这位同学:
您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是有生物三节律的。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到离开世界为止,是受生物三节律(“体力定律——23天一个周期”、“智力定律——33天一个周期”和“情绪定律——28天一个周期”)控制的。
三种节律都有自己的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日。以情绪为例,在高潮期内,人的精力充沛、心情愉快,一切活动都被愉悦的心境所笼罩;在临界日内,自我感觉特别不好,健康水平下降,心情烦躁,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在活动中容易发生事故;而在低潮期内,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一切活动都被一种抑郁的心境所笼罩。
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周期决定了一个人无法永远停留在高潮,在一个生命周期(一年为一个生命周期)内,人无可避免的要走向低潮。
我们的一生会爬无数座山,每一座山的攀爬都是从低谷开始往上爬,然后登顶,然后下山到低谷,然后在准备爬另一座山,……。
由此来看,我们一生所走的路是波浪式起伏的,当然我们的成长也是波浪式起伏的。这就是说我们一生的成长记不可能总是在巅峰,也不可能走势在低谷。
你之所以悲观,最关键的就是否认成长周期之内的低谷的存在,正因为你否认成长周期之内的低谷存在,所以就“觉得这种成长很不好,是违背人的成长规律的”,所以你就会更加悲观。
你初四之前之所以是快乐的,就是因为那个时候你没有过多的心思,也没有不必要的忧虑,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发展,当然快乐也就会与你时时相伴。
进入初四之后由于升学的竞争,个体与个体之间就出现了抢时间加班加点的学习的明争暗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遭受着威胁,所以人际关系也就在无形之中紧张起来。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人是最容易向负面的方向看待自己的,这就势必造成了我们内心太多的积压物和太多的想象出来的复杂,以及一些扩大了的抑郁、郁闷和悲痛。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的是放下所有顾虑,一如既往的向前走,当我们走过了升学竞争的历程,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的变化,你的一切都会随着发生变化,自然你的压力没有了,你的心态也放开了,你与他人的关系也就会逐渐变得和谐起来。
所以再次我要告诉你的是:不必为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沮丧,任何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会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地点和环境的变化可以使沧海变成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