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4,660
  • 关注人气:13,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工作压力和感情问题感到心累该如何调节?

(2024-07-15 06:19:09)
标签:

工作压力

情感问题

心累

认知

调节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喜瑜:老师,感觉现在压力挺大的,可以用心累来形容。现在其实工作量不算大,但是我确觉得很枯燥甚至容易烦躁了,有时候想辞职跳槽又觉得自己要独自还房贷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心里很纠结。

自己三十岁了,其实内心很想结婚却总是没碰到自己的幸福,不知是期望高容易失望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就是觉得身心都累。我会自己安慰自己:对于大多数没有背景的年轻人来说有压力是正常的。难道自己心理素质抗压能力真的这么差?

杨永龙:我也年轻过,在你的这个年龄阶段我也有过类似的纠结。工作量不算大就做好自己当下的工作,工作之余做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在做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行动中忙碌起来,自然就没有闲工夫纠结来纠结去的了。三十岁了没有碰到自己的幸福,但是无论是自己碰到的还是别人介绍的,统统都去见面,这个时候本身就是自由电子的碰撞,见面多了,碰撞的多了,跟自己有缘的自然就碰撞出火花来了。

恋爱的实质就是一个类似于化学原子之内的自由电子的碰撞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弹性碰撞、弹性和非弹性结合的碰撞、有擦边而没有真正的碰撞,有完全非弹性碰撞等等,在这些碰撞之中完全非弹性碰撞的机会总是比较少,其他机会比较多,所以多见面多接触异性,这样才有利于找到自己真正幸福的那一位。

喜瑜:人焦虑心情不好的时候会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我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远离市区,比较封闭,所以即使事情做完了也没啥地方可以去。关于感情,我感觉现在的人对待找对象都是第一眼定生死,第一次见没感觉往往都不会再继续花时间去接触了。

杨永龙:所以我让你做自己的兴趣爱好!长时间的持续焦虑是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的,比如持续两三个月连续不断的焦虑,必然会影响身体将康。断断续续的焦虑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喜瑜:而且三十岁了,工作地点又比较偏远,更没有什么人给自己做介绍了。然后自己借助手机社交软件认识了一些人,又发现都是些严重不靠谱的。

杨永龙:第一眼定生死,这也是正常的,说明有缘无分。是啊,不靠谱就不接触交往,有感觉得就在现实生活中多接触交往。

喜瑜:有时候焦虑情绪上来,心跳的很快,会不会晕倒猝死?焦虑情绪有时候一个月来两次,有时候几个月来一次,这两年比较明显,这个算断断续续的吗?

杨永龙:这属于断断续续的情况,对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影响。

喜瑜:工作每天日复一日觉得乏味枯燥,想转型学点别的又不知道如何入手,只能继续做些现在的事情。

杨永龙:其实这是你对自己的情绪和感觉比较关注的结果,这与我们人的人体生物钟有关。 人体生物钟也叫“人体生物三节律”,因其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上个世纪初,英国医生费里斯和德国心理学家斯沃博特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病人因头痛、精神疲倦等,每隔23天或28天就来治疗一次。于是他们就将23天称为“体力定律”,28天称为“情绪定律”。20年后,特里舍尔发现学生的智力是以33天为周期进行变化的,于是他就将其称为“智力定律”。后来,人们就将“体力定律”、“智力定律”和“情绪定律”总称为生物三节律。

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到离开世界为止,生物三节律自始至终没有丝毫变化,而且不受任何后天影响。三种节律都有自己的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日。以情绪为例,在高潮期内,人的精力充沛、心情愉快,一切活动都被愉悦的心境所笼罩;在临界日内,自我感觉特别不好,健康水平下降,心情烦躁,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在活动中容易发生事故;而在低潮期内,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一切活动都被一种抑郁的心境所笼罩。

人体生物节律学认为:人自出生之日开始,直至生命终止。他的体力,情绪,智力节律分别按23天;28天;33天的周期在进行着临界,高潮,临界,低潮,再临界,高潮,临界,低潮类似正弦曲线这种规律在变化运动。每个人一生的三项节律曲线都是相同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日期逞现不同的点位。当两个人进行比较时,会发现由于出生日期不同,他们的均值曲线振动幅度也不同。同一天出生的人,他们的节律无偏相,所以他们的均值幅度为正负100

喜瑜:是的,好像有这个感受,可是我想知道解决方式,请老师指导一下。

杨永龙:这是正常的心身反应,只要我们对其不管不顾不理睬,立即把自己的心思和注意力投入到当下所做的事情的行动上去,随着生物三节律运行的程序结束,自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喜瑜:为什么别的人不会有这种节律的体会呢?有些人从来就没有那种焦虑情绪突然造访的感觉。

杨永龙人人都存在着,只是别人没有过分关注罢了。

喜瑜:不一定吧,我其实以前也没有焦虑造访,就是这几年比较明显。

杨永龙:我们没有关注的时候,杂念情绪和感觉就按自身的自然规律自然而来自然而去自生自灭了,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并不说明它们不存在。

喜瑜:我虽然有时候会心情不好,有时候焦虑会突然出现,但是负面的烦恼不会持续超过三天,但就是焦虑发作的那十几分钟不舒服。

杨永龙:嗯,所以我说不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喜瑜:我想重新找回工作的热情,感觉现在都是完成任务式的,有点混日子的感觉,心态不好,情绪控制也不好。可我对当下现实并不是很满意,如果一直照着当下这样,我只会一直是这种状态,有时候人不太满意现状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适当做出点改变呢?

杨永龙:你的问题主要在于做自己该做的以及自己能把握的事情不多,而想得太多。

喜瑜:是的,这点我承认。

杨永龙: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你累的主要原因是不安于现状和想太多。

喜瑜:也就是虽然不满意现状却又暂时没能力改变。

杨永龙:那么就安于现状,做自己能把握和主宰的事情,比如我给你说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在当下该做的事情的行动中忙碌起来。

有人问曾国藩:“您每天公务繁忙,但可依然做出一番大学问,是怎么做到的?”曾国藩回答:“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读书的时候就认真读书,见客的时候就安心见客。物来顺应,未来不迎,事情没发生之前不患得患失,若事情来了,就坦然面对,若事情过去了,就不再纠结。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在当下。心之所以累,很多时候是牵挂和操心太多。对于你来说就是不能改变的事就别想了,能改变的事就马上行动。

喜瑜:好的,谢谢老师,和老师聊天好些了,感恩。

杨永龙:我们这一辈子,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一切就变得简单起来了。如果能改变的一直不去做,不能改变的又一直纠结,你能得到的只是更多的困难和烦恼。想得太多,做的太少,心就会苦。我们不多想了,就幸福了。换言之,幸福就是不多想。

你看看我,面对偏瘫的母亲,每天要端屎倒尿,面对做完手术时间不长的妻子,每天要照顾忙碌,还要回复跟你一样的咨询者。你说我如意吗?但我忙碌起来只在当下,就没有时间多想了,一切就变得简单起来了。没有谁的生活是十全十美的。心简单了,一切就简单了,轻松自由开心和快乐也就自然而来了。

喜瑜:谢谢老师,好的心态是种境界,需要长期积累与磨练。

因工作压力和感情问题感到心累该如何调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