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缺乏社交技能,缺乏安全感该如何调整?
标签:
个性人际紧张缺乏安全感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杨老师:
您好!谢谢您的回复。我承认您说的有道理,可是我觉得大部分是现在的烦恼啊。过去的烦恼,我没特别悔恨过去,我愿意把它当作命运而不会去自责。未来的烦恼,我也没特别担忧未来,我连高考目标都没定。但每天都不快乐,未来也就如此吧。
现在?我只是觉得很难接受现在的生活,不相信就这样灰灰涩涩的坚持下去会怎样好。一天下来的学习和身边即使那么简单的人际关系,都让我觉得很累。
我想说话,可因为我自身的个性或其它原因,很难做到不在意所有的事情,尽管我会努力。有的时候经常在意一些小的事情,比如经常遇到的一起坐车上学的同学是不是说自己,或者在想是不是自己应该看看别人或者说说话而不应该总是一个人杵着,别人看我一眼就很不自在,让别人也很讨厌吧。
尽管我一直努力,不在意任何事情,但一天下来仍然快要“崩溃”。为什么总没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为什么不能常常微笑?我情商太低了?还是太幼稚了缺少必要的社交技能?我和其它人在一起也没有很多安全感,所以才会在意那么多吧。我不喜欢仇视的对待别人,可我不知怎么微笑。不知不觉的会害怕会在意,很苦恼!有时候早晨也是一副苦大仇深,没人会喜欢我这副表情的微笑!啊啊,有这么难吗?我就想休息了,休息一天我就觉得能笑些了。
还有老师让我和同学多多交流,被旁边的同学听到了,我就好在意的,唉。
上了大学我就可以变成熟么?我一直把朋友想得好到完全保护我,安慰我,鼓励我,我无语啊!所以他们才不想和我一起吧。我继续待在学校也只是这样,难道必须这么的捱着忍受着吗?
谢谢您的指点。祝您天天开心!
这位同学:
您好!根据你的情况来看,你对人际交往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把别人太当一回事了,也就是认为别人什么地方都比我们强,所以在人际交往时,就很难融入他人,于是就特别自责和贬低自己,以至于觉得自己无能和笨拙。
其次,是你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了,也就是认为自己在什么地方都会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就会觉得大家的眼睛都在注视着自己,以至于总是担心自己说出的话幼稚,生怕别人笑话自己,看到别人在叽叽咕咕地议论,就非常敏感的以为一定是在说自己,结果越敏感就越恐惧,越焦虑,结果就更加难以和别人融洽相处。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都在各忙各的事儿,也在关注着他本人,一般是不会太关心别人的。如果你不相信,那么到公共车上去发表一通演说,呵呵,看看是不是如我说的一样。如果你能放开胆子在公共车上发表演说并取得成功,那么你就会真正体验到自己很棒,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那么你就会达到以前敢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了的效果,那么你见到别人的那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我认为是你过分关注自己和别人在一起时的负面表现,而以强烈的欲望摆脱,以强烈的行动克服,调动一切心思拼命地去消除,结果使自己“画地为牢”把一切的负面的感觉套在了身上,从而更加贬低和负面看待自己。
针对以上三种情况,首先我们要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内涵,这就是说十全十美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完美无缺的人,而最受欢迎的恰恰是那些把真实的自我袒露在他人面前的,有一些小小缺点的人。所以你在与别人结交是,不要去过分关注对方对你的影响如何,也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缺点,只要尽到了自己的礼节和真诚,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其次,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之上的所有人都具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这就是说那些社交能力强的人在与别人结交之前也存在着紧张和焦虑心理。当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事实,那么我们再与别人接触时也就会减缓自己的紧张和焦虑。
第三,那些在社交之中表现得谈吐风雅,举止大方的人都是在无数次的结交之中而练就的,我目前在与他人结交之时虽然有点紧张焦虑,但是对于成长中的我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当你这样认为时,那么你的紧张焦虑也就会降低许多。
第四,不要过高估价对方,认为自己不如他,甚至一无是处,应当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这样就可以增强你的自信心,进而达到消除和缓解紧张的目的。
第五,在与同学,长者,异性交往中,不要过分考虑他们的身份,地位,年龄和性别,不妨把这些人看成是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使自己在感情上与他们接近些。这样你就可以与他们相处得自由自在,不再拘束紧张了,当然你不自在的表现也就会自然消除。
第六,不要关注别人的赞许。当你渴望的赞许未能如愿以偿的获得时,会使你十分沮丧和痛苦,产生自我挫败,自信心受到伤害。赞许毕竟不是人类必备的需要,过多的追求赞许,会使你花费大量的精力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你不能自由自在的进行交往。因此,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要追求尽善尽美。
第七,直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比如当你在人际交往感到紧张时,你可以说“见到你很高兴,但是由于很仰慕你,所以见到你有点紧张,请你见谅!”,当你向对方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之后,你的紧张和焦虑也就随之消失了,自然也就会自在和自如起来。
第八,不要去想与你说话的是谁,不必拘谨,担心和过于认真,也不要事先考虑,想说什么只要张开嘴巴说出来就行,不要考虑自己的语言他们能否听懂,是否认同,只要开口就说,这是克服紧张,焦虑的有效方法。所以在与别人交往时,不要瞻前顾后,不要去想自己说出的话是否正确,也不要考虑他人怎么去想你所说的话,只要是与他人的交流就尽管说出你到嘴边的话语,这样你就有了展示自己才华和风格的机会,也就把握了主动,当然也降低或解除了自己的紧张和焦虑,自然和自如也就会来到你的身上。
第九,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受压抑的胆小的人说话时声音明显细小,信心不足。要注意提高你的音量,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科学的对比实验的解释是,大声说话能解除压抑——能调动全部潜能,包括那些受到压抑的潜能,同时也能使你的胆量在大声说话中得到扩张。
第十,以平常心来对待,也就是当你在别人面前感到紧张,焦虑而不自在时,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
第十一,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用积极的内部语言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比如,像一些短的肯定的句子去应付你的负面想法,像“我说话大家都爱”,“我对他人有特别的吸引力”,“我和别人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之类),而不是否定或者是贴标签式的一些负性的评价,同时用内心语言告诉自己:都是一样的人,他行,我也行。他能做,我也能做。只要你每天好几次,花几分钟在内心反复诵读这些肯定句,边读边想象自己正在改变,那么用不了许多时间就会在你身上出现你想象的结果。
第十二,主动去参加体育,文娱等集体活动,这些活动由于随着生理机能和血液循环的加剧,人的心理也会随之开放,这样就更有利于他把不良的心绪宣泄出去,当然也可以增加人际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人际关系和谐之后,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你,使你在融洽,关爱之中淡化或消除在他人面前感到紧张,焦虑而不自在的情况。
你说“我连高考目标都没定”,这肯定也是你烦恼的原因。下面我给你讲一个故事:话说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快乐来自于对明确目标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中,只有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明确目标,并为之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幸福、愉悦、快乐就会降临到我们身边。所以为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让自己在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指引下,充实和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感受到每一天生活的幸福、愉悦、快乐;所以我说一个有追求的人,必定是生活幸福、愉悦、快乐的人。
其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适合自己的生活,这是快乐产生的内在因素,所以想要获得真正的快乐,必须自己去争取,想要快乐就必须先做到心理满足。
第三,快乐是追求获得满足后的一种心灵愉悦的享受,这种满足可以满足物质,也可以是满足精神。既然一种心灵愉悦的享受,我们首先就要做到面对生活、适应生活、习惯生活,让自己为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去做努力、去争取、去奋斗,当我们完成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而获得成果时,我们就会很开心、高兴。甚至去疯狂的去享受成果带来的快乐。
第四,快乐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长久的快乐必须自己去争取。想要满足,就必须去实施自己的计划、去行动、去付出。付出越多,获得成果时享受到的快乐越大、越清新。我们就会越去享受生活。
第五,快乐需要与周围的人群交往沟通以及积极的融合。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当个体独处时心理活动会向自己的内部转化,它的范围、内容、认知都受到局限,这样就会造成孤独、焦虑、自卑、情绪化的“第三状态”,以及不被她人理解。所以,这就需要关心和注意她人,积极与她人健康交往。当自己被她人关心、关注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种倍感温暖、倍感愉悦和快乐油然而生。
第六,积极而主动地去参加体育、文娱等集体活动,这些活动由于随着生理机能和血液循环的加剧,人的心理也会随之开放,这样就既有利于把不良的心绪宣泄出去,也可以增加人际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人际关系和谐之后,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你,使你在融洽、关爱之中获得幸福、愉悦和快乐的感觉。
第七,经常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我生活的环境很安全”、“我在这个环境中愉快”、“我的一切都是轻松、快乐的”,同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这样你的心态也就会随着积极而快乐的思想幸福、愉悦和高兴起来。
第八,盘点自己的兴趣爱好,当找到自己最拿手且最感兴趣的事,然后在闲暇时间去努力从事,在不断的努力和从事过程中有了有规律、有节奏以及自己的每一分钟没有虚度感觉之后,那么那种“忙碌着就是快乐着”的心理愉悦和快乐也就返回到了你的身上。
第九,助人自助。人的心灵除了需要尊严、宣泄、肯定、自由、包容之外,还需要别人的关怀。关怀和善待他人是得到自我尊严、肯定以及爱的较佳途径之一。所以建议你选择合适的时间,参加各类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主动与他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性文娱体育活动,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培养生活中的爱好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有助于改善你的不良心境。
第十,世事难以尽善尽美,放松些。因此建议你有意识地努力克服敏感、急躁、好胜等性格,改变过于刻板、过分认真的做事方式,不要过于认死理、钻牛角尖,换个角度去思考,事情往往会有想不到的转机。树立信心,勇敢乐观地面对挫折,同时在看问题时不可太绝对,要学会相对比较,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第十一,要知道人都是情绪动物,偶尔闹点情绪是难免的,但是你想很快就出去情绪的低谷,就放开心情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最喜欢做的事,什么也不去想,只要自己开心就好,这样心情就会慢慢好起来的;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有一种向健康方向发展的潜力,比如你的身体受了伤,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它就会复原,而且所受伤的地方比原来抵御能力更强了;人的心理也会像身体一样,当受到伤害之后我们的思想、情感和智慧在潜意识的自愈趋势催化之下,向健康、阳光和快乐的方向发展。
最后需要对你说的是:人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有正确的行为才会有正确的习惯,有正确的习惯就会有正确的性格,有了正确的性格就会有好的命运。你的一生是否幸福,根源还在你自己的思想观念。只要摆正了思想观念,那么你的一生就会幸福永驻。
幸福既在我们的心中,也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只要我们向往幸福,追求幸福,以实际行动走向幸福,那么我们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你的朋友杨永龙期望你尽快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姿态去追求自己人生的成功与幸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