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女儿想一个男孩情绪特别低落该怎么办?(2)
标签:
教育育儿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 |
分类: 教育学习 |
渝泽:老师我现在心里很难受,那天我给你说了我女儿的事你还记得吗?
杨永龙:嗯,记得。
渝泽:这几天我看她没一点心思改变的样子,我气到了极点,昨晚我狠狠的骂了她,你想象不到她是怎么做的,她喝了一杯酒,给我说今天早上不让我叫她起床,我发现有点不对,就叫她过来给我说话,我知道她要干嘛,我很伤心,她也哭了,我给她说她的命不是她自己的,是我给的,做什么事之前先想想应不应该,值不值得做,我知道骂她不对,可是什么道理我都说了,却没一点效果,我这样做对她会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杨永龙:你的孩子自己是不是说控制不住的想呢?
渝泽:嗯,是啊!
杨永龙:是不是她也不愿意想,也不愿意与这个男孩子交往呢?
渝泽:我发现她这段还是很关注那个男生,对他的举动都很上心,他如果要不愿意跟她交往会这么在意他的举动吗?她现在满脑子都是与他有关的事,与他有关的朋友她也很在意。回到家就是拿着手机上网聊天,一边学习,就是这样我才骂她的,她嘴上说不再与他接触了,可心里还是放不下他。
杨永龙:嗯,我明白了,从你前一次所说的情况,我的判断是强迫思维症,从这一次你所说的情况来看,说明你的叙述以及我的判断是有误的?
渝泽:是什么?
杨永龙:是青春期正常心理的表现。
渝泽:她的这种已经影响到了她的身心健康,这样怎么行?
杨永龙: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喜欢的异性或被异性喜欢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既然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就需要循心而育,遵循孩子的心理脉络进行引导。
渝泽:对于她这种强硬不化的心理及行动,怎么办,我骂了她能不能起作用?
杨永龙:首先承认孩子有自己喜欢的异性是正常心理的表现,但是她喜欢这个男孩,这个男孩对她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渝泽:这个男孩对她没有什么评论,已经拒绝了谈朋友了,可她就是从这坑里跳不出来。
杨永龙:你引导她男孩子为什么拒绝她了吗?
渝泽:我就说现在你们不是谈朋友的年龄和时段,说他既然没有选中你就证明你不适合他,是他没有眼光,应该自己努力学习,以后有个更好的,也让他后悔去吧!
杨永龙:你不觉得你的这种说教是不符合孩子心理发展趋向的吗?
渝泽:多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她就是拐不过来弯,我真是忍无可忍了才骂了她。
杨永龙:在你眼里是很简单的,这是以你自己的心理以及视角看问题的,而不是以孩子的心理以及视角看问题的。
渝泽:是不符合,但我看着她我心里着急,也是一心想让她放弃这种没有必要的心理和行动。
杨永龙:你的这种强压不仅改变不了孩子,而且还是在推孩子向那个方向而去。
渝泽:我是一方面激励她上进,一方面让她知道什么事都不是她想干嘛就能成的,也是在打击她吧,谁懂父母心,我希望我的孩子不是最好但在我眼里他们是值得我骄傲的,没想到现在因为这点小事就让我这么伤心。
杨永龙:不是孩子不懂你的心,而是你根本就不懂孩子的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渝泽:我没有反对她交朋友的,就是强调一点不能深入交往,可她就因为这事影响了她的身心健康,我怎么能不气不恨?
杨永龙:这个影响难道不是你不对路的方式方法导致的吗?
渝泽:现在的孩子做事根本就没有一点准则,也不知都怎么了。
杨永龙:孩子的问题120%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的问题。
渝泽:是怨我,就是因为我什么也不懂才希望他们做好的,在这个问题上让我怎么做,没有效果怎么办?
杨永龙:你要分析孩子的积极方面,这就是那个男孩子之所以拒绝她,是因为她第一任务做得不优秀,为人处事上的修养也没有积极锻炼和修正。
渝泽:也许吧!
杨永龙:这不是“也许吧”的问题,而是我们用积极的角度激励和激发孩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自己的做好。
渝泽:嗯,我知道了,你说我是不是管太多了呀?
杨永龙:任何时候都要站在孩子的心理的角度,从积极的方向来引导孩子,不是管得太多了的问题,而是没有从正面积极的方向引导和诱发的问题。
渝泽:我是着急他该中考了,整天还神志恍惚的,所以才吵她的。
杨永龙:你着急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但你这样的做法能起到让孩子积极学习和行动的作用吗?
渝泽:昨晚她说以后作业做完了在上网,我不知道她是决定的还是怕我伤心的。
杨永龙:不管是什么,用积极的方式方法激励和激发孩子才是关键。
渝泽:我是抱着劝不动就把她打醒的心理对她的,但凡她有孝心也会克制自己情绪的,我在教育孩子方面一无所知,所以遇到事容易发急。
杨永龙:看来你的确需要好好学习《管理孩子规则和规矩是关键,这是为什么?》(百度一下)了。
渝泽:是,我好好学习一下。……但她爸爸很少在家,孩子方面都是我在管,所以有时说话她们也不听。
杨永龙:是啊,问题本来就出在你身上,要改变孩子的话首先要改变你自己。
渝泽:我知道我还要学习很多,但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学,我这辈子就没有什么出息,所以把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吧,以前孩子小也没觉着教育孩子是什么难事,可现在孩子大了,感到很盲目,无从下手。
杨永龙: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10岁到20岁之间是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有人说:“12-18岁这个年龄段可以让父母衰老二十岁!”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孩子是最让父母操心、担心和伤脑筋的。
渝泽:嗯,这个说法很正确,我现在都感觉自己突然老了十多岁,那天我女儿说我,看你这段时间成什么样了,我说还不是让你们给气的,她说你别说了,越说我越生气。
杨永龙:所以这个时候最最需要的就是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关于这一点你好好学习一下《如何科学管理和引导青春期逆反的孩子?》(百度一下)。
渝泽:学习了您推荐的文章,我发现是自己太偏激了。我知道孩子大了,也知道父母的心思,在有些问题上他们身不由己,只是像你说的我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后我会试着去理解他们的。她嘴上说自己成熟了,可看她聊天说的话还很幼稚。
杨永龙:是啊,这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典型心理特点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