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别人好和热情,反而会造成误解、防备。这是为什么?

(2023-01-01 09:02:12)
标签:

人际交往

学会爱

重视

尊重

灵活机动

分类: 人际交往指导

静蕾:老师,最近我读了您微博上为人解答的文章,您的解答给人以鼓励,支持,帮助,但是结合我在社会上的经历,我发现有冲突的地方,所以想和您聊聊,不正之处,希望您能指点一二。

杨永龙:你说说有冲突的是什么呢?

静蕾:首先,是人际交往。我父母所教我的是要热情和真诚的对人,您在博文中也提到类似的的话语,但是我在交往中因为这样不掩饰的对人好和热情反而会造成误解、防备。你对别人好,未必人家领情,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人会认为你别有用心。而且我发现坦率真实的做人,很吃亏。

杨永龙: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是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不背后评价别人的不是,这是基本前提,并不意味着失去“防人之心”。我内心对别人是真诚友善的,在行为表现上是尊重有礼貌不说别人的长短的,剩下的就是“别人喜欢就接触和交往,不喜欢就拉倒”,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不掩饰不伪装的展示自己的本来样子,当然我们也就不会活的那么苦累了。

静蕾:因为没有防人之心,所以从上大学到步入社会却是吃了不少亏,特别是步入社会之后。我过去对每个人都好,都是真诚的,却收不到那所谓将心比心的收获,这也是我明白有时候付出并不一定能得到预期的回报。要看你付出的对象是否能回报你什么,但是特殊情况除外,比如说对父母至亲,挚爱就不再次范畴所以我发现对人好是要分人的,不能对谁好都是实打实的,真诚的。

杨永龙:是啊,有些事情是需要分的,比如你看到我端着碗吃饭,你上前帮我端碗,那你说结果会是什么呢?所以帮助别人是要看其是否需要帮助,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静蕾:那对和自己有共同利益的人还要将心比心,实打实的交往吗当然我不像以前那样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分的很清了。我能做到的就是礼节上的交往。

杨永龙:共同利益讲的是利益而不是心理共鸣,所以在这里讲“朋友(兄弟)走得近钱财要分清”“亲兄弟明算账”“先小人后君子”

静蕾:曾经有人告诉我说水至清则无鱼,我知道下句是人至察则无友,提点我要是看的都是人得缺点凡事太认真就没有朋友,社会上的朋友同事很不同,基于利益交往的比较多,所以我认为不能轻易将心比心。

杨永龙:只有心灵共鸣的真正的朋友,才是你所说的实打实的交往的,这样的朋友其实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你去看一看我写的学生阶段应该怎样择友和交友》,虽然冠名是“学生”,实则是任何人都适应的

静蕾:老师,现在人与人之间信任感极度缺失,想要在工作中社会上找到共鸣的朋友太难了,而且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就连儿时的玩伴,那种没有利益环境下交往的朋友也会变。

杨永龙:是啊,所以古人才有“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之说哦。朋友是一段一段的,是随着人的处境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处境和环境变了,过去的朋友来往少了,自然会变成熟悉或认识的人

静蕾:嗯,说的是切身感受之后对这些总结出的经验才会理解的更加透彻,才会真正的明白人生五味。

杨永龙:是啊,我们常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说的就是在对别人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不背后评价别人的不是的基本前提之下,所持有的“喜欢就接触和交往,不喜欢就拉倒”的心态和行为,这样是真正的心灵共鸣的朋友,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向我们走来,不是心灵共鸣的人就会变成熟悉或认识的人。我们知道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我们每个人活人也是为自己的,我们对别人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不背后评价别人的最终目的不是别人从我们这里得到了什么好处,而是我们自己得到了和谐和睦生存环境

静蕾:嗯,对。老师我现在有些事情,不能再继续请教您了,不过我还有很多事情、想法、体会没有和您诉说请教,稍后再找您,可以吗?

杨永龙:可以,十一点以前,下午两点半以后都可以

静蕾:好的,谢谢老师。我毕业已经四年了,参加工作两年有余,原来在学校的时候担任过学生会的干部,也处理了一些问题,并且为了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我每逢寒暑假都去检法实习,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我体会了也明白和适应了一些事情,但是当真正地步入社会之后,社会要比原来的小社会复杂的多,黑的多,在这两年工作里我变了很多,原来做事认真,一板一眼,现在也不完全那样了,那样不仅类,而且别人也不会认为你多敬业,只会觉得你事情太多

杨永龙:那你说做事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的呢?

静蕾:原来总是要把事情做得完美,但是现在我不是了,只是希望通过做事情让自己成熟和完善起来,没谁能做到完美的。呵呵,我现在没有以前那么理想了,我现在就是机关聘用的人员,完成工作是我的职责,但是在机关干工作想的更多的事权衡了。

杨永龙: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我们需要的是认真而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你说对吗?

静蕾:是的,但是有些事情不是靠认真,努力就能达到的。人的想法是不同的,别人不认真,你认真,一板一眼的就会产生摩擦。

杨永龙:其实我们所做的是属于自己的事儿,而不是别人的事儿揽过来,这就需要分清份内份外,你说对吗?

静蕾:对的。

杨永龙:如果分清份内份外,你揽了别人的活儿,自然就会起摩擦的。

静蕾:这倒是。

杨永龙:其实在为人上我们要做的是低调、对他人尊重友善和抬举,但在做事上所讲的是“只跟自己比勿与他人攀”。

静蕾:老师,您是过来人,我的阅历毕竟还是浅,我怎样才能做到多积累各方面经验保护好自己呢?

杨永龙:在这里需要的是理解生命的意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上天赐予的,需要我们细心用心的经营管理,才可能有内涵和深度。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活出生命的色彩,要发挥生命的意义,我们必须付出代价——“热爱自己和别人的生命”。“生命就是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而走向成熟的过程。一个哲人曾说过:“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在经历了最残酷的打击之后,还能笑对人生,笑对生活!”在生命的历程中,交织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求索和艰辛,遍布着荆棘和坎坷,人生是由艰难、困苦、磨难与挫折之珠串接起来的光环,每克服一次艰难、困苦、磨难与挫折就会在生命中增加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我们的生命也会增色不少。因此,人生的旅途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磨难与挫折,只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才能更加体会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丽。

静蕾:总结的真好。就像我原来看过的一些文段说的那样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有些孤独,也只能自己品尝。但是,穿过黑暗,我们一定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走出痛苦,我们一定能企及成长的高度;告别孤独,我们也一定能收获灵魂的深度!

杨永龙:对啊

静蕾:环境影响和改变着人啊,我原来怀着不切实际的理想和信念,现在我没有了,我只是给自己树立了现实的目标。

杨永龙:我建议你去好好读一读学习爱学会爱》。

静蕾:老师,我现在就快28岁了,但是工作仍然是聘用,薪酬扣完保险就1500,而且待遇与公务员没法比,去别的部门办公事的难度也大。这也是我们这里不少聘用的同事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因为大家都知道没有编制谈不上晋升、发展,而且都是拖家带口的,要生活。同时人都是要往高处走的,要想获得别人的重视、尊重,想让人高看一眼就要在各方面变得强大起来。

杨永龙:是啊,有为才有位嘛!

静蕾:嗯,说的正是这个理儿。老师,这几年工作让我发现,有的时候明明道理在我这里,但是因为众多因素也要能屈,挺辛苦的。

杨永龙:计划不如变化,灵活机动才是关键。

静蕾:怎样灵活?

杨永龙: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计划在此时此刻有所变化,那么就以此时此刻所要做的事儿为主。

静蕾:嗯,确实,工作生活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和人,什么思想的人都有,不灵活应对还真不行啊。

杨永龙:是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任何室友都需要尊重和接纳他人独一无二的特性和特点。

静蕾:请问怎样能进一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虽然能让我生气的人和事很少,但是现在一遇上触及我底线的事情我还是容易产生摩擦。

杨永龙:那你想一想你喜欢脾气不好的人吗?你对脾气不好的人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静蕾:在我的想法中,脾气不好多指无论何事、无论是否触及底线都好发脾气的人,可是我的脾气真的没到脾气不好的程度。现在能包容和看管的事情已经很多了。

杨永龙:关键是你面临别人对自己发脾气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感受呢?当我们知道了这个感受,那么我们就会对发脾气有所警觉和注意。

静蕾:如果我做的不对我接受道歉,但是我认为对方是无理发火的时候,我当然不让。

杨永龙:不是接受和让不让的问题,而是别人对我们发火我们心理和面子上都非常难受,你说对吧?

静蕾:这倒是。

杨永龙:而且有理和没有理的发火都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心情以及人际和谐度,你说是不是呢?

静蕾:对的。可是人人都有底线啊,再说之前工作上的多次退让、抑制、包容有点让对方变本加厉的感觉呢。这样不是太被人不当回事了吗?

杨永龙:其实有些事情我们也有因忘记而耽搁了的情况,你说对吗?

静蕾:嗯,是有这种情况。

杨永龙:我们忘记而耽搁了,而又不影响双方的关系,那你说会用什么来唐塞呢?

静蕾:因为一些事情而忘记或耽搁了实话实说没什么的。但就是有人找些可笑的理由,还把事情反过来说,挺糟糕。

杨永龙:其实这对你这个独一无二的人来说,你可能不吃这一套,而对于别的独一无二的人却会吃这一套,那你说可不可以理解呢?

静蕾:这一套对我来说真的不好消化啊,需要时间。

杨永龙: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之中长大的,只有经历和体验了,那么才能很好地消化和调节。

静蕾:那遇上这种不好消化的事情,老师你会怎么调节和化解呢?

杨永龙:你可以用“正受不受”的方法把它转移走,也就是说,对迎面而来的情绪烦恼,我们可以避而退之,不去想它,不去接受它,而是去想或做自己平时最想做又能产生愉快体验的事情,在换一句话说就是——当自己控制不住发脾气或耍态度的的时候,马上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然而然也就不会再去发脾气或追求别人如何了。

静蕾:那就是说日后即使遇到这种不好消化的事情,当时也要先忍耐,过后自我调节修复心情,并将情况在事后反映上级。久而久之情绪就会稳控的更加好了,遇事就更加沉稳了。是这个意思吗?

杨永龙:其实你把所做的做了,而对方没有按要求做到,你及时向你自己的领导汇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和别的单位的人发脾气争高低。

静蕾:嗯,说的是。老师,在工作中,以前别的部门好几次没按照约定的要求完成但又没有及时和我这边沟通,连局道歉包含的话也没有,我这边的工作就只能延后,我都包涵了,也没和领导汇报啊,这回长经验了。

杨永龙:呵呵,吃一堑长一智,我们一生的身份都是学生,都是在学习和经历之中成长的。

静蕾:嗯是的。谢谢老师为我答惑。

杨永龙:不客气,祝您事事顺利,和您聊天很愉快。

杨永龙:呵呵,彼此彼此,我也祝你天天开心快乐。

静蕾:如果有各方面的疑惑和体会,我还希望老师能在百忙之中给我点拨和引导。

杨永龙:非常乐意和你交流探讨。

静蕾:谢谢老师。老师,我有些小小的纠结,想请教您。这次我们省又招公务员了,是有史以来招考人数最多的一次,但是却在怎么报,报哪个的问题上有些纠结啊,有的人告诉我让我尽量报“萝卜”岗位,虽然这种岗位限制多,能吓退一些竞争者,让他们产生顾虑,不过我也像是大多数报考人一样在这方面顾虑重重。再就是招考人数多,限制条件少的,这种岗位很宽松,竞争一定大,最后就是外县偏远地方了,又涉及调动的问题。

杨永龙:其实报什么你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自己最拿手且最喜欢的什么?

静蕾:我最喜欢的当然是和自己的专业相吻合的岗位,就是法院或者检察院了,要说最拿手的是什么我还真没发现自己有什么拿手的呢。

杨永龙:既然是这样,那你完全可以报考这方面的岗位了。

静蕾:嗯,那我再多看看吧。

杨永龙:至于说外县偏远的地方,这不是大问题,因为有句话说“有为才有位”,只要你在所在的岗位有所作为,而且做出了成绩,那么不用你说自然就会被需要你的地方调动上来。

静蕾:嗯,您说的有些道理。但是我父母不同意我往偏远地方报名,他们确实是过来人,考虑的比我周详和现实,虽然我偶尔不是完全听他们的,但是有的时候我不得不听他们的话啊,再说这也是挺重要的事情。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你父母的心情,不过建议你去看一看雕鹰的故事》(百度一下)。我们的父母一方面希望我们雄鹰展翅翱翔蓝天,一方面又像偷偷养雕鹰的人类一样,往往事与愿违。

静蕾:这个故事很像我小时总愿意让我妈讲的《猫头鹰的故事》但是猫头鹰没有雕鹰训练的那么狠,听起来有点怵。但是您的意思我懂了,有些像我爷爷和我讲的那句话,在崎岖的道路上只有经得住磨砺才能到达辉煌的顶峰。

杨永龙:是啊,虽然地处偏远但却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而且相对与大中城市人才稀少,这是容易做出成绩的。

静蕾:啊!明白了,就是要规避竞争。要是融会贯通的想想,是不是就是人要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如果一开始起点就高的话,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能力上,很容易承受不住。一步一步的向上发展,这样到了一定的位置才能承担起那个担子。

杨永龙:是啊,会当凌绝顶的领略成功的风景,需要的是从山脚下一步一步攀登,只有一步一步的攀登到顶峰了,那么我们所享受到的才是最甘甜最快乐的。

静蕾:好,谢谢老师。

杨永龙:不客气,你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选择,祝你时时刻刻快乐开心

静蕾:谢谢,我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