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物治疗好的强迫症又复发了该怎么办?

(2021-06-12 07:04:43)
标签:

强迫症

药物

治疗

复发

顺其自然为当所为

分类: 强迫

新航:杨老师你好,在网上看到你好热心啊,我呢有强迫症好了。可现在学习压力大好像又复发了现在就是注意力老是不听指挥啊

杨永龙:那你说说当时好了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

新航:好的,我那时候呢是去了区级脑科医院治疗了,期间吃了药,身体也恢复了,在心理上我懂得了放松,看得开东西了也就好了

杨永龙:嗯,那你现在的表现是什么呢?

新航:它一有杂念的时候呢,我不理会它,做我该做的事情,也不能去排斥它,任它自生自灭后来就痊愈了我那时候就这样好了!而现在,应该是生理上身体还很虚弱,我已经停药一个月了,现在复发了,现在主要听到外界声音不适应,这个注意力就老是去关注外界无关信息

杨永龙:停药一个月,那你是不是真的做到了——“顺其自然为当所为”了呢

新航:嗯,我认为我做到了。可现在就是生理问题引起注意力的不专注吧。总之一有杂念我就不管它,去做我该做的事,也不去排斥它,与它共存!可它还是去关注个不停,我想呢我的心理全部放松了它还是有,让我考虑到了是:生理问题,我需要调养好身体对吧

杨永龙:身体是需要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来进行调节,而你对外界声音的关注,最关键的问题你不觉得是没有真的做到让其存在,带着它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的做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的缘故吗?

新航:嗯,我还是主要调理的!

杨永龙:是啊,要解决你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你在任何时候都要让其随便出现和存在,带着它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用自己的毅力和意志力投入行动来坚持做好自己此时此刻的事儿

新航:就比如我看书的时候,注意力去关注别的。我只能再一次的把它拉回来…结果发现:1.我被打断发现工作效率也不差多少!2.我反复的拉它回来,它又跑掉,这样的反复我觉得有些不适应,比如呼吸困难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及感受,你看书是不是做到“五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了呢?

新航:我从小到大看书没有这么要求自己过的,也是平时(包括以前)看书没效率的缘故吧

杨永龙:是啊,不动笔墨不读书

新航:噢,杨老师,如果我的身体协调好了,还会去反复注意那些无关的事情吗,还要我的心理也顺其自然了,应该不会再去强迫了吧!

杨永龙:我还要给你说读课本的方法——第一,读课本应该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特别要集中力量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人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同时要找出知识疑难点。

第二,读课本,画出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疑难点在课本里,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在研究解决各个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且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还会在书中多次反复出现,阅读课本时应该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会。

第三,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都是有特点的,看书时全明白,合上书后又怎么样?做题时能不能运用?这都需要知识点在脑海中落实到位。每看完课本的一部分,不用课本能不能了解里面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这很重要。基本概念需要正确的理解,要把最细致的地方搞明白,虽然数理化、政史地都很重视整体的知识架构,但最基础的还是一个个知识点,只有把一个个知识点扎实掌握了,那么你也就会“一看见题目就知道怎么做”了。

第四,要做到以书为主,以题为辅。看书时要注意我们在平时的联系和考试中,错什么补什么,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知识点,不要排斥滚动式的知识点复习,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要反复看,这样逐渐就能演变成板块式的知识点,形成整体知识网络。

第五,掌握知识点不是单纯指看书背下来,而是掌握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联系和应用。看书时能懂,合上书就忘记是不行的,将课本中内容在脑海里反映出来才可以。

第六,分析比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用弄得太复杂,比较的方法很多,比如图形法、列表法、图标结合法等。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和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做这项复习时靠的是归纳课本总结方法,而不是靠大量做题。

第七,读书的时候多总结,然后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把问题都写下来,然后再逐一解决问题,同时做到一边看一边自己列提纲,把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都写下来,这样有助于理清脉络,顺畅思路。只要你把课本上所有的知识点梳理、理解和消化了,那么你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第八,在日常的学习之中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比如词语、概念、定义、基本语法、逻辑、章法、定理、公式以及具体的运用和计算)尽可能烂熟于心,同时在学习、听讲、笔记时善于抓住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并把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在用好、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做完题之后要思考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技巧,从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识以及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中对所面对的知识善于思考--从更多更广更深更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遇到问题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自己能解决的就当场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在老师讲课中寻求答案,课堂上还没有解决的课后及时请教老师)。这样无疑就促进了我们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从而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同时在学习的时候善于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摸索方法,巧妙地学习,科学地记忆;同时也善于比较,让自己所学的知识形成体系、联成网络、存同求异,区别运用。进而使自己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更牢固,理解更透彻。

新航:哈,真不愧是老师啊,懂得我们学生学习方法!我都复制下你说的了

杨永龙:不用复制,这个在我的博文《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高三提高学习成绩是有方法的》之中,你抽时间去看就可以了。你彻底搞明白“顺其自然为当所为”了吗?

新航:我还是觉得不够彻底吧。就是这个注意力还是不懂怎么放,注意力又不完全受人为控制它反复去注意那些无关的,我也允许了,但我也要拉它回来做我该做的事情啊。

杨永龙:那我有必要先跟你讲一下人为什么会有各种影响情绪的想法?

新航:嗯,说吧杨老师

杨永龙:我们先说情绪,你说我们人是不是七情俱全的动物呢?很显然我们是七情六欲俱全的动物,七情是人的个体所具有的七种基本情绪,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这七种情志的变化,就定了我们人是情绪和情感性动物。

我们的大脑是接受与反应信息的器官,我们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口以及肌肤)接受到了信息或刺激之后,大脑就会自然的出现正面或负面的想法或念头。所以我们在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到了信息或刺激之后,大脑就必然会出现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杂念)了。

要知道我们的情绪以及念头是具有自然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它自身具有着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一套程序,它们是不能让我们人为控制的,如果我们接受它、遵循它(也就是让他们存在着,带着它对它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事儿),那么它就会很快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如果我们去注意它,去探究它,去和它辩论等,那么我们就会被它束缚而陷入到各种情绪或想法的烦恼痛苦的困扰之中。

所以对于情绪和想法的调整或调节,唯一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为当所为。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有关情绪和想法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我们在“顺其自然”的同时,就得把自己的注意力和行动放在客观现实中的此时此刻之上,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我们的情绪、杂念仍旧让我们感到痛苦,但只要我们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我们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新航:是啊,我也知道顺着它了后它也就好了。但一到有什么关键时刻,它又冒出来了啊!

杨永龙:念头冒出来是很正常的,所有的正常的人都会冒出跟你类似的杂念啊!你已经有了一次成功做出来的经验了这个经验就是让杂念在那儿存在,带着它对它们根本不管根本不理睬,冒出来就冒出来了,我们根本不把它当个事,当下该做什么立即就投入做什么去,这才是我们坚定地用实际行动去做的。我们对担心和怕持有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有担心和怕是很正常的,并带着这份担心和怕,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儿,在你认真做该做的事情之中担心和怕也就消失了。

新航:但是它老是断了我之前的专注力,就比如:刚刚想个事情已经快有结果了,一被它打断又全部忘完了,又得重新做过。就是不能忍受它的这种干扰。杨老师,你帮我解释下:人的注意力能转移的很快吗?(比如:1秒钟内可以转换几次吗?)我想,在顺其自然的时,还需了解注意力的工作原理!不然人们总有种不放心的压力

杨永龙:所谓注意是大脑思想集中与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条件。集中注意力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杂念。杂念时时刻刻都有,如果跟着杂念走的话,那么就很容易转移注意,很难集中注意力做当下所做的事。人在真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时,能够发挥出通常情况下无法想像的潜力,所以立即投入做当下的事的行动,让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之中忙碌起来,这样才能让注意力集中。

新航:是啊,还是要去实践很多的,再有了,我平时静静的呆着也会出现不适!静静的在一个房子里,感觉各种声音都来刺激我,我又无从逃避…有时还会焦虑了

杨永龙:我们要做到读书的“五到”,即心到,读书的时候用心去想,最好脑海中可以看到课文所蕴含理念、特色或景色等等;口到,出声读出来;眼到,眼睛要随着所读的东西专注的看;耳到,自己所读的东西要用心听,或听相应的录音等;手到,多动笔,“好脑袋不如烂笔头”。在你读书的过程之中把这“五到”做到了,那你说我们还会被乱七八糟的事而影响吗?

新航:嗯,我现在先不说读书效率,就是我平时静静的呆着也会出现不适!静静的在一个房子里,感觉各种声音都来刺激我,我又无从逃避…有时还会焦虑了,外面有一鸟叫声我去关注,有一知了声也去关注,什么即时的信息都去关注。导致烦呢,我又焦虑担心大脑老去关注这些那时会不会烧了!因为感觉它在高能耗工作!

杨永龙:是啊,这都是你跟着杂念走的坏习惯使然。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在闲暇的时间做一些自己兴趣爱好的事儿,比如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写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去进行文娱体育活动等等,这样你说是不是就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了呢?

一旦我们的生活被我们安排的充实有趣了,那你说我们还会有时间去关注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吗?我们平时在安静的生活与学习的时候,如果某个声音突然出现,我们肯定会受到惊吓的,受惊吓后我们的心跳也肯定会加快、呼吸会急促起来的,这种情况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你所说的这些担心和怕的心理的,这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现,既然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现,那么我们这种情况你说怎么办呢?

新航:去接受它,有就有,不去害怕它了,也不必去考虑它会有什么事情出来,这样可以吧?

杨永龙:当然可以了,只要你不理会杂念,根本不去管它们,立即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当前所要做的事情之上,并尽力把所做的事情做好,说白了就是该吃饭就把饭吃好,该睡觉就把觉睡好,该聊天就把天聊好,该做作业就把作业做好,该读书就把书读好,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它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新航:是啊,你解释的很详细!

杨永龙:看书学习或者做别的事儿的时候不要去管声音会不会打扰自己,而是坚持用我所说的五到”来学习,如果受到打扰了,那么就用深呼吸三到五次作为调节,然后立即投入学习的实际行动之中去。面对这种情况只要你不去刻意在意它,以坦然的心情接受它,以放松的心态对自己说“打扰就打扰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也就是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看书就看书,该书写就书写,该做什么事就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当你真正不把它当回事儿,真正把心绪放松之后,这种情况也就逐渐消失了。

遇到被这些声音打扰了,你也可以采用握拳咬牙的方法调节——当这些声音打扰自己时立刻使劲地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在内心里大声地暗示自己:我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非常的自信!不停地反复暗示三四次,并且要用心地去体会那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一般而言,只需做要13分钟,你将体会到自己先前的不舒服或焦虑减轻了,内心里出现了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这时你要立刻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一来你的问题也就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了。

新航:是的!杨老师,我颇有了解到你的深呼吸和咬牙的这些方法。是不是有对生理调节的作用?

杨永龙:是啊,肯定有调节作用。你还可以采取“橡皮圈”提示的方法,适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干当前所要干的事儿。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筋,当你受到这些声音的打扰时,就及时拉橡皮圈弹击自己,提醒自己把心思转移到当前所要干的事儿上来。

新航:嗯,这样就会专注了,杨老师,比如深呼吸,就是对生理起了强健的效果,突然有些惊吓也不会感觉到有很大的不适应!这样身体都舒服着,也就不会去东想西想了?心理过得去了,如果生理上加上饮食营养和锻炼,我不就是好了吗

杨永龙:我们每个人在安静做事或想问题的时候,突然有声音传来,必然会受到惊吓或不是的问题出现的,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那你说我们能把这种正常的现象去掉吗?

新航:嗯!杨老师,心理疏导你已经给我说得很明白了,我还想跟你讨论关于生理原理的问题。好吗?想想,我那时候也不知为什么去医院吃了抗强迫症药物,就真的不强迫了!我想它的原理是不是把我生理上的不适感给抑制了!我想问:人们强迫的主要原因,是不是因为生理上的不适应给强化的呢?

杨永龙:强迫症的药主要是抗焦虑和抗抑郁的,一旦你不再焦虑和抑郁了,那么也就自然不会对声音去关注了,再加上你吃药之后的心理安慰(暗示),所以你的问题也就不再影响你了

新航:是啊,看来我的想法是对的。应该还需要心理的顺其自然对吧,不然再好的身体,心理素质不好,也会被搞跨的!当然,心里素质好,生理上老是不舒服,人也会东想西想对吗?谢谢,杨老师

杨永龙:对啊,对于强迫症之类的问题的解决,仅靠药物是解决不了的,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自己认知的改变,也就是我们时时刻刻做到“顺其自然为当所为”,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所谓心理素质好的人,说白了就是“顺其自然为当所为”做得好的人

新航:杨老师啊,我是高二学生,我感觉心理学也蛮不错的,我有些想向这方面发展的意图是的,我感觉是现在顺其自然也比较好了,因为我的生理也还是有不适感,我也不那么强迫

杨永龙:嗯,你有这样的志向很好,不过你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当前的文化课程才是关键

新航:是的!

杨永龙:只有坚定的按我所说的方式去做,你才能把自己的所有心思放在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之上去,只有你把所有的心思放在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情之上去了,那么随着你坚定的坚持,你所形成的就习惯才能被新建立起来的习惯所替代,新的习惯建立起来了,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最后,我给你介绍一种情绪稳定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仅可以我们自己的情绪很快稳定,而且也可以我们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出现紧张焦虑的情况下放松身心,集中精力。坐在椅子上,上体保持正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眼睛微闭,双手轻轻放到大腿上或桌子上,舌头顶着上颚,均匀呼吸一分钟,然后开始深呼吸(长长地、慢慢地吸气。你可以将你的肺部想象成一个气球,你想尽量将这个气球充满。当你感到气球已经全部膨胀了起来,就表明已经气沉丹田,保留两秒钟。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将气呼出。吸气持续四秒钟,呼气也持续四秒钟。你可以一边呼吸一边数秒。

为了放慢速度,你数秒的方法可以做些改变,将“一秒”变成“一个千分之一”这样可以将速度基本上降到大约一秒钟一个数字。开始吸气时,你的脑子里便开始数:“一个千分之一,两个千分之一,三个千分之一,四个千分之一”,你一定要将吸气坚持到数完“四个千分之一”,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呼气)三至五次。做完深呼吸以后,开始想象美妙的画面,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白云,无数的彩色气球徐徐升上天空,自己的身体也感觉随着气球升上了天空,那样的愉悦,那样的轻盈……这样,经过三五分钟的调节,紧张、焦虑、慌乱、烦闷的情绪很快调整到放松、舒适、愉悦的情绪中来。

这个方法你最好从现在开始练起,每天坚持早中晚各练一次,这个练习如果你能坚持21天,就可以初见成效,再坚持练49天效果会更加明显,再坚持练81天那么就会成为自动化行为,这样你一旦遇到紧张、焦虑、慌乱、烦闷的情绪,把这个方法拿出来一做,那么就会很快调整到放松、舒适、愉悦的情绪中来了。

新航:哇,这是给我身体强健的方法啊,我总感觉我的气很短,这个方法总会管用!我也看过关于廖阅鹏的一些催眠放松的方法,也有些类似,都也不错,谢谢杨老师,谢谢!我现在身体感觉不多支配的上!比如读书默念时都有呼吸困难!先调节好。早上好,杨老师。昨天听你说的我回来做了,感觉很好啊!

杨永龙:那就在任何时候都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坚持

新航:但还是有些时候感到这样真的很痛苦,与别人不同,别人都不用像我老是注意力被打断,别人好自由过我 

杨永龙:那你知道别人是怎么样做的吗?

新航:好像别人根本就不强迫,好像他们被打断了也无所谓,而我就太过度要求了。没办法,还是忍着吧!但我发现了些东西:只要逼着自己认真、专注,哪怕被干扰了发现工作效率还是一样的,我在心中默念:你就来干扰我吧,我也能把事情做好给你看,结果发现我也能做好事情,被它干扰得更少了!我怎样才能做到并让其存在,又对它不闻不问、不理不睬…而且又有效的工作,不受其打扰了呢?我觉得做到了一小许,还是存在着很多矛盾问题!  

杨永龙:对啊,是不是别人一直在做自己的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她们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对那些声音以及情绪的控制之上,而是关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此时此刻应该去做的一些事情上,所以与你类似的问题就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呢?这就像你和别人的手部或脚部有个地方被擦伤了,留下了一块血液凝结的伤疤,别人的很快就好儿,而你的却还在化脓扩大,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新航:我不但不去治疗,还去弄它,导致感染恶化。

杨永龙:对啊,这就是别人接受它,根本不用去管它,所以这块疤痕下的皮肤根据自身的自然规律在愈合,所以他们身上疤痕也就在一定的时候自然愈合而脱落了。而你呢,不断去抠这块伤疤,恨不得瞬间就把这块伤疤永远地去掉,其结果是越抠越流血,越抠伤疤越大。

新航:总之还是难以做到让其共存,又不能让它干扰我 

杨永龙:所以面对你已经出现的问题,你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使你好起来的做法就是接纳它,不把它当回事情,那么你的问题就会在你自己的这种容纳的心态中减轻很多,并且就会顺其自然地逐渐消失。

新航:强迫症难治就是这样噢?对病人怎样说他都还是不明白。唉,我又多次发出质疑:到底强迫症能否痊愈得?为什么强迫症的工作研究者不会被 病人的情况所感染和干扰?包括我家人问我到底什么回事,我也不想说,我担心我说了后他们也会被我感染了。  

杨永龙:你的问题的关键你不觉得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吗?

新航:是啊,发现做事情起来它也不那么强迫!  

杨永龙:你可以好好地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一天到晚把90%甚至更多的时间都花在想那些无聊而没有答案的问题上,而对吃饭、学习、工作、玩耍等等这些事情是一点都心不在焉呢?

新航:是的啊,还是花太多时间在突破强迫症,找到顺其自然的方法。现在都没心思看课本学习 

杨永龙:别人为什么没有像你一样呢?就是因为他们再按日常生活过日子的程序做事情,并且对所做的事情都充分投入进去,所以他们就没有出现你所出现的问题。

新航:噢,杨老师,我有可能会走出强迫的泥潭吗,会不会能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这应该是大多强迫症患者都容易发出的质疑 

杨永龙:你看看我的日常生活的过日子的程序:起床穿衣洗脸刷牙,叠被整理床铺,收拾上班的东西,出门骑车到班上,打开电脑去提水,整理文档发博文,收看邮件回信件,打开QQ去做操,吃饭回来答提问,闲暇时间写教案,上课专心创佳课,课后回家吃午饭

新航:好充实,唉,我可不这样,杨老师,我发现我有一个矛盾:我说我在认真做事,我又说做这事时被杂念干扰了,这话好像矛盾  

杨永龙:这是我一个上午所做的日常生活过程的程序工作,那你说我这样的紧张工作,能出现你所出现的问题吗?

新航:没有我的情况吧,好像正事都把杂念给排挤了 

杨永龙:你不觉得你和我正好处在两个反方向吗?——一个是多想少做,一个少想多做。

新航:是的,我做得少,但是很没动力做事物  

杨永龙:那你说如果你也像我这样去做事的话,你所说的问题还会困扰你吗?动力是来自于不断的做事的行动之中的,而不是我们等在那儿想象着就有动力了

新航:嗯,看来充实的工作是不多受干扰,在我看来也不能完全排除干扰,但相对少了,杨老师,帮我看看这个矛盾,我说我在认真做事,我又说做这事时被杂念干扰了,这话好像矛盾了?对吧  

杨永龙:你不觉得你是在探究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吗?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的探究不正是让你陷入到了各种困惑之中去了吗?

新航:我想从人的注意力工作原理中找出顺其自然的方法!  

杨永龙:就是因为你把自己日常生活之中所做的事儿放在那儿不去做,所以你的那些所谓的探究让你更加的困惑与烦恼以及焦虑。顺其自然是按我们日常生活的程序来行动。注意力工作的原理是我们的心智系统在意自己的方式运行,他根本不需要我们去关注探究和干涉的。所以你只要按日常生活的程序去行动,用自己行动的最大努力去做事,那么注意力也就自然而然的集中起来了。

新航:嗯,总之硬着头皮去做事情,它也能做好也不强迫!  

杨永龙:是啊,只要你任何时候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你应该去做的事情之上去,并用实际行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们做好,那你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还会影响我们吗?

新航:真的这些杂念就被排挤掉了,也就不再强迫那么多了!  

杨永龙:是啊,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这样坚持下去了,那么强迫还能继续存在吗?如果我们这样坚持行动成为了自己真正的习惯,那么你说强迫还会能在我们的身上再出现吗?

新航:有向好的趋势啊!我发现我的问题并不是强迫症,而是那注意力老是被迫转移到声音信息上,属于注意力不集中问题!老师,能教我怎样才能持久注意力呢 

  

杨永龙:其实我所给你方法也是属于注意力不集中的调节方法

新航:是的,那个学习方法,读书“五到”是吧  

杨永龙:是啊,还有对声音的干扰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的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

新航:好的!最近感觉很好!发现只要认真起来它也不怎么干扰我,嘻嘻…  

杨永龙:是的很正确!只要我们真的对它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的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了,我们也真的投入进去了,那么它也就不会打扰我们了。对于当前的文化课程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就是“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这样一来,你受外物影响不能安心学习的状况就会减轻或消失。

新航:嗯,我感觉对感兴趣的事物也不容易被分散!  

杨永龙:是的!目前到高考前的这段时间就是尽自己最大的最有效的努力的一段时间,既然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师长以及帮助过自己的所有人;既然尽到了最大努力,就可以听其自然,无可悔憾。其实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只要尽到努力,便可以听其自然而无悔憾了;既然尽到了最大的努力,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太过地要求以及对成功太过的在意,那么成功也就会不折不扣的向你走来,并与你相拥!

新航:嗯,谢谢老师教诲。杨老师,最近两天我的感觉非常好。

杨永龙:嗯,这就好,只要你在任何时候都认真地做你此时此刻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并努力把它们做好,同时根本就不用去再去理会声音会如何,这样久而久之也就会形成做此时此刻的事儿的习惯,这样的习惯会让你感觉越来越好。

新航:嗯,我想我会慢慢适应的。谢谢杨老师了。

药物治疗好的强迫症又复发了该怎么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