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敏感完美主义性格调整改变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润明:您好,我想克服完美主义,我是女生,25岁,中学老师,希望得到您的指导。从小就是乖孩子,经常受过夸奖和称赞,父母从小对我们要求很高,母亲特别挑剔,在生活细节动作上,经常呵斥,而且童年缺少关爱,是留守儿童,估计天生就敏感,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上网查过好多资料,不过改正不太容易。
杨永龙:嗯,你说的没错,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你说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为自己活人的呢?
润明:应该为自己活着。
杨永龙:认识的非常好!你说别人是不是会无时不刻的关注我们呢?
润明:不会,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我都意识到了,我的问题,就是还做不到。
杨永龙:对啊,大家在各忙各的事儿,对我们怎么样几乎就不在心上呢?
润明:就算关注也是一瞬间,很快人家的生活又继续了,不可能一直说我那件事。
杨永龙:对啊,事实就是这样的。那你说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我们,我们管得了吗?
润明:管不了。就算我做得再好在到位,也会有人不满意。可能我们这种人就是活在虚假中,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认为自己那么做就肯定会让所有人都满意,其实那是自己认为的。
杨永龙:是的!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天下谁人不说人,天下谁人不被说”,说人和被别人说是必然,你说对吗?
润明:对!可能是自己太挑剔,所以就认为别人也时刻在等着挑剔自己的不是,小人之心,我家人特别爱拾意见。
杨永龙:既然说人和被人说是必然的,那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呢?
润明:想开点,自己问心无愧就行。
杨永龙:你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一无二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独一无的看问题角度,一百个人有一百个角度,一千人有一千个角度,你自己仅仅是一个角度,那你说你能满足得了谁的角度呢?
润明:是啊,明知道不可能让大家都满意,还这么为难自己,还有个问题:我没主见,很难做决定,这样也怕,那样也怕,所以总要参考别人意见,获得大量的建议。
杨永龙:每件事情都有三百六十个角度,如果一半是正面的一半是负面的话,那你说我们是不是只有把自己调整到正面积极的角度就可以了呢?
润明:嗯,是的。就像那个故事一样,老奶奶的俩儿子,一个卖雨伞,一个卖布,换个角度,就会快乐。
杨永龙:对,认识的非常好。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按自己觉得正确的来做决定呢?
润明:哦,应该是。可是我总是怕出错,怕后悔,太患得患失。
杨永龙:你总是在别人的指点下做正确的事情,所以你才没有得到成长。
润明:嗯,是的。而且很多事情无所谓对错,可是我就是太极端,非黑即白。
杨永龙:非黑即白是把我们自己给绝对化起来了,这样就以为这不让自己经历错误、挫折、困难、障碍和碰壁的实践。但是人的成长是一次次的遭遇创伤或挫折,以及一次次的对创伤或挫折进行修复的过程。每一次对创伤或挫折进行修复的过程,既是习得战胜困难和障碍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追求高峰体验或自我实现的过程,当然也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允许自己犯错误,也要积极主动地对所犯的错误进行了解认识感悟和发现,同时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
我们常说“经风雨见世面”,其实就是经历困难、障碍和挫折,并在困难、障碍和挫折之中学会“执着于所做的事;感觉生命在自己的掌握和控制之中;将困难、障碍和挫折看作是挑战而不是威胁。”这是不是说人是在错误之中挺立起来的呢?
润明:是的,错误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上说,还有一个特点,我说出来的观点,别人只要不赞同,我就觉得特没面,就觉得那人故意跟我过不去,就算我提出的观点是错的,说白了,就是糊涂不讲理。
杨永龙:不是网上说,而是事实上就是如此,你遇事缩手缩脚,那你说你是在为自己活人吗?
润明:哦,是这样。
杨永龙:别人说的观点是别人看问题的角度,你说的观点是你看问题的角度,角度不同自然观点也就不同了,这很正常啊!
润明:总想把自己当权威人士,估计是这样的心理,我也奇怪,为什么我是这样?
杨永龙:权威也是他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啊!
润明:哦,不知道什么原因,形成这样的性格,真心希望自己过得简单快乐,别像以前那样了。
杨永龙:这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的,你自己所说的完美主义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不仅对外在的事物要求尽善尽美外,在内心的深处也总是认为自己的完美的,是优秀的人。
润明:永远那么纠结,我母亲是一个特别偏执的人,她的性格存在很多问题,反正而且特别暴躁。
杨永龙:是啊,这就是这种性格特征的养成环境。
润明:不过现在我至少保证每天在快乐中度过,以前几乎每天都在生气,还是有进步的。
杨永龙:当然认为自己优秀并没有错,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评价,会增加一个人的自信;而追求外在事物的完美其实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可以说如果人们没有追求完美的愿望,社会也就不会进步了。可是既然追求完美是有好处的,那为什么你出了这样的问题呢?
润明:方向不对,在不该较真的地方拼命较真,钻牛角尖。
杨永龙:原因很简单,因为完美把双刃剑,适当的完美是可以促进一个人发展,而过度的完美,既过度到偏执和狂妄的完美只能阻止一个人的发展,很不幸的是你的身上就有过度完美的倾向。
润明:哦,一些重要场合,我就很紧张,有时候不知所措。
杨永龙:呵呵,一些重要的场合,我也会紧张的啊!
润明:是过度紧张,非常感谢您的指导
杨永龙:你是不是经常会苛刻地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一点的瑕疵呢?
润明:是,尤其是对一些自己不可改变的因素,比如外表,家境等等方面。
杨永龙:正因为这样,所以你非常地重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常常对自己表现出的不足和缺点自责。对吗?
润明:对,活在别人的目光中。
杨永龙:是啊,你说这个世界上有完美无缺的人吗?
润明:没有。
杨永龙:所以要想解决你的问题,就必然要改掉完美主义的人格特征,其方法就是客观的看待问题,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和人,我们只能接近完美,而不能做到完美。同时不要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允许自己有缺点,因为任何人都有缺点,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学会善待自己、宽容自己和接纳自己的不足。
润明:嗯,慢慢来吧,这需要一个过程。
杨永龙:是的,慢慢来。只有你善待、宽容和接纳自己以后,你的内心才会从冲突中平静下来,这样才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润明:是的。千万不能再影响下一代了,我现在经常看家有儿女,觉得那种家庭氛围太好了,宽松和谐民主。
杨永龙:要允许自己犯错误或出问题,做什么事按自己所认定的正确的方面做决定,即便是错了,那也是我们自己的一成长的一个机会或机遇。
润明:是的,您说得对。
杨永龙:活人是为自己的,也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和快乐而活的,所以在小事小非上把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当做座右铭,向大自然之中的事物以及变化学习,比如天有风云雨雪飞砂走石,但这些并没有改变人们对蓝天白云的总的认知取向,你说对吗?
润明:对的,谢谢老师,我按您说的有意识的进行改变。有问题再来找您。祝您幸福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