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4,660
  • 关注人气:13,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为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

(2020-02-24 08:02:03)
标签:

教育

育儿

高中

女儿

恋爱

分类: 教育学习

淑健:您好,杨老师,知道您忙,我遇到很让我无助的事情,我不知道怎么办?女儿今年高三,女儿一到周末,就和同学ktv疯狂的不回家,昨晚就没有回来,一个电话也没有,已经是第二次了,还有我最近无意间发现她谈恋爱,她爸爸知道了说回来就不让她回家,平时她爸爸对她要求比较严 格,我不知道怎么办?

杨永龙:谈恋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做父母的不能从正面积极的方面引导孩子。

淑健: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引导她。

杨永龙:与孩子探讨过爱以及爱情是什么了吗?

淑健:我在他男朋友QQ空间发现,她们俩亲密的照片,我是试着回答问题才看见这些照片,但是我没有告诉女儿我已经看过他们俩亲密的照片,我不知道该不该和她说?还有我也不敢告诉她爸爸,她爸爸知道了一定让她永远不回家,并且会拳打脚踢她……我不知道怎么和老公沟通?

杨永龙:嗯,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我们要明白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的轨迹,需要因势利导。

淑健:这些问题以前都和她说过,可是她不愿意听,而且很嫌烦。

杨永龙:不是说过什么,而是心平气和的与孩子交流,我们要承认且表达出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有自己喜欢的异性以及喜欢着自己的异性是非常正常的,相互之间的交往也是没有问题的,但须要让孩子明确喜欢和爱一个人就是要自己和对方的心身不受伤害,当然不受伤害的的内容你应该是知道的,当然也是需要提醒孩子以及说明哪些事可以做的哪些事不可以做的,并给孩子要解释清楚为什么不能做,做了之后会对自己的未来幸福生活造成什么样的障碍等等。

淑健:嗯,这次她爸爸就是发狠让她永远离开家,爱去哪就去哪?

杨永龙:爸爸的这种做法显而易见是有问题的,我认为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肯定是与爸爸对孩子出行活动的规矩与规则没有明确制定有关。

淑健:也不是,她很惧怕她爸爸,小时候听见她爸爸的声音都很紧张,也就是今年叛逆的心理很让我们吃惊,她爸爸平时也很疼她,就是感觉什么不对就会打骂,大打出手。

杨永龙:就像我的孩子在她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平时的周六也是出去与同辈朋友玩耍的,但我给他制定的规矩与规则是十点半必须回家,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同时我在制定这个规则的时候就专门给他讲了为什么这个时间必须回家,以及不回家的危害等等。爸爸打骂以及大打出手,妈妈的安慰以及教育引导是必须要跟上的。

淑健:以前也是这样,有规矩的,就有一次她和同学去玩,不敢回家时打一个电话她爸爸当时接的电话说:“今天的歌舞升平,就是你明天的流离失所”。因为这句话,她就离家出走了一星期,在同学家打游击,后来良心发现自己回家了。

杨永龙:那对于爸爸的行为,你是不是与孩子做了交流沟通呢?

淑健:我也说了,爸爸为什么这样对你这么严格,她爸爸其实是模范丈夫也是好爸爸,就是脾气暴躁,您说,等她回来了,我应该怎么和她沟通?

杨永龙:妈妈多管理孩子的生活,多多发现孩子的生活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优点,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这一点你平时做到了吗?

淑健:我也是这么想,也这么做了,所以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她从小就是我们的骄傲,她活泼,可爱,能歌善舞,可是到高二就很让我们搞不懂。

杨永龙:这样妈妈就能很融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也就能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通过爸爸与妈妈背过孩子的交流,孩子的爸爸也就会有依据地对孩子进行诱导和指引。妈妈还需要用智慧来向孩子解释爸爸的一些惩罚行为,当然也要对孩子解释爸爸是多么多么的喜欢和爱孩子,在孩子的背后怎么怎么表扬了孩子的良好品行等等。这些优点和良好的品行必须是孩子具体存在的,而不是我们想象的。

淑健:嗯,谢谢您,谢谢!

杨永龙:人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这不仅包括关心、关爱、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孩子,更重要的是用智慧解释爸爸严厉和严格后面的大爱,借爸爸之名来表扬和欣赏孩子,让孩子既心悦诚服地服从爸爸,又认为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是优秀的孩子,所以我说孩子的优秀与否与妈妈的智慧是分不开的。

淑健:我仔细斟酌您的每一句,谢谢您杨老师。

杨永龙:智者的智是知道和说出,说白了就是说出让孩子积极思考爸爸的话语和行为,让孩子知道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关心、关爱他的健康成长,说实话没有一个爸爸和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既然是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妈妈就要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调动孩子遵从和敬重爸爸的规矩和规范,这样孩子就会以乐观的心态来接受爸爸的管理和教育了。我们常说知恩才能感恩,感恩才能报恩,在孩子的行为规范培养方面,妈妈要让孩子知道爸爸严厉和严格的大爱,那么孩子才能感受爸爸发脾气、训斥乃至惩罚是在爱孩子,这样孩子感受到了爸爸的爱,当然孩子也就会对爸爸的要求和规范来遵从与执行了。这些工作你平时对孩子仔细而认真的做了吗?

淑健:我经常说:爸爸都是为了你好,我还说你想想爸爸对父母、亲戚朋友的关爱都是能看见的,当然也包括你。

杨永龙:你说的这些与孩子有关吗,具体到孩子自己身上么吗?

淑健:当然也说了,没有那么多。

杨永龙:孩子的什么好的行为、做法,你借爸爸的口表扬过孩子具体存在的优点和优秀品质了吗?你的孩子是不是跟你亲密到无话不谈的地步了吗?

淑健:最近不,以前她在家会和我说,她属于没有心眼的。

杨永龙:当然爸爸的做法也是有问题的,对于女孩子是不能有不让其回家的规矩与规则的。

淑健:就是啊,所以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因为14号那天没有回家,我就和她爸爸说了不能不让她回家,这样推向社会,更危险。

杨永龙:是啊,所以要切实把爸爸所作所为解释到对孩子最深切的关心和爱护之上去。

淑健:嗯,您的耐心让我敬佩,您一定是位好老师,好爸爸。

杨永龙:我和你仅仅是有缘的朋友,都有这样的耐心,那你说你对自己亲生的孩子呢?

淑健:听了您的一番话,我不得不反思,女儿经常说我不相信她,其实我不是不相信,我是担心。

杨永龙:你把自己的担心详细给孩子解释了吗?

淑健:我也说了,可是她说我多心,她还说我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您的博客,看了一篇还没来得及仔细斟酌。

杨永龙:爸爸严厉与严格是没有错的,但妈妈一定要慈祥祥和。

淑健:嗯。

杨永龙:妈妈是慈祥的、宽容的、欣赏孩子的,只要有利于这方面的,妈妈都是可以去做的,这样孩子有严格要求与管理,也有被爸爸妈妈欣赏、认可、肯定和表扬,他就会处于一种信心和向上的状态。

淑健:爸爸经常说我这是哄她,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做错了,我是很理智,谈不上我智慧。

杨永龙:在孩子的管理上是爸爸妈妈分工配合的,在表现形式上是相反的,所以爸爸的认识是有问题的。

淑健:仔细想想她爸爸也没有错,也不能纵容她,平时她爸爸也和她说很多(她爸爸知书达理、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说服,就是自己家孩子不能够、郁闷、纠结。

杨永龙:是啊,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孩子当作别人家的孩子那样来对待。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10岁到20岁之间是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有人说:“1218岁这个年龄段可以让父母衰老二十岁!”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孩子是最让父母操心、担心和伤脑筋的。孩子叛逆产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好奇心。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三是心理断乳期的特点,“心理断乳”期的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当父母的要正视子女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淑健:怎么样去欢迎?

杨永龙:孩子逆反是其独立意识的表现,孩子要那样做,我们可不可以让其说出自己的理由呢?孩子说出了理由之后我们可不可以与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沟通呢?可不可以让孩子在自身身心不受伤害的情况之下,自己主宰自己呢?我们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孩子叛逆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所以我们要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淑健:现在我是不是暂时让她继续谈恋爱,慢慢让她懂得真正的爱情。

杨永龙:其实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孩子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部位,不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那么孩子交往就交往好了,关键是引导孩子孩子在自身的学习品性以及各方面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长久被对方喜欢和爱戴。

淑健:有时候我就想就自己开导自己:女儿大了,也就当她嫁出去了——顺其自然,有时候豁然开朗,我一定要坚持,她还是孩子,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她还是不成熟。

杨永龙:消除孩子叛逆一方面作为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事务以及管理;另一方面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还有一方面要有勇气向向孩子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更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或错误,还要学会和孩子平等沟通,学会认可、赞美孩子,不要只盯住孩子的缺点,更不要把缺点放大。

淑健:嗯,谢谢您,谢谢!我先按您说的去做,有什么问题再打扰您!谢谢,期待您幸福、安康!

作为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