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教育的几个问题的交流探讨

标签:
家庭教育父母分工配合男人特性女人特性 |
分类: 教育学习 |
颜玉:杨老师你好!我是一名教育咨询师,我接触了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让我感触很深,这些孩子大多表现出喜欢影藏自己,退缩、冷漠、脆弱、敏感……每次接触这些孩子都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深深地震撼,但是由于我的心理学知识比较欠缺,很难帮助每个家长和孩子分析透彻这些问题,所以想请杨老师帮助我分析这些问题:缺乏父爱会导致什么样的性格缺失,缺乏母爱又会导致什么性格缺失,对于男孩和女孩又有什么区别,针对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呢?谢谢您了。
杨永龙:那你先能告诉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各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颜玉:父亲代表着坚强,独立,……;母亲代表着依恋,温柔呵护,细腻,……
杨永龙:你在这里说的是不是男性和女性的个性特征呢?
颜玉:嗯,好像是,那应该是什么呢?
杨永龙:男性通常具有独立、自信、自主、坚毅、勇敢、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富有进取心、富有合作精神、热情、外向、开朗、大方、宽厚等个性特征,同时男性又是规则性的动物,所以父亲给予孩子的是独立、自信、果断、坚强、敢于冒险,以及规则、规范的遵从与执行,社交调整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所以我们说——爸爸是孩子力量、个性品质、性别角色、智慧和能力发展的源泉。既然是这个样子的,那么你说在教育管理孩子的过程中父亲缺席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呢?
颜玉:那缺乏父亲的引导应该会导致孩子内向,软弱,自卑的性格,还有做事犹豫不决,还有依赖别人,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吗?
杨永龙:孩子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相互作用中,一方面接受影响并且不知不觉地学习、模仿;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特征。
颜玉:嗯,是这样。
杨永龙:反之,就会使上述特征缺乏或者走向反面,你说对吗?
颜玉:哦,对于缺乏父亲的引导,男孩和女孩有什么区别吗?
杨永龙:没有父亲的孩子会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具有较多的依赖性,缺乏自信,进取心,同时在冲动的控制和道德品质发展等方面也受到削弱。
颜玉:有道理。
杨永龙:不仅是单亲家庭,就是在双亲家庭,妈妈强势包揽了孩子的一切的话,那么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颜玉:哦,这也是父亲角色的缺失,原来如此,那母亲的缺席呢?
杨永龙:另外妈妈所管理的孩子没有规则和规矩意识。
颜玉:孩子会形成冷漠,暴躁,粗心的性格。
杨永龙:你要知道,“男人是规则性动物,女人是关系性动物”这一说法吗?
颜玉:嗯,那缺乏母亲带大的孩子应该比较感性。
杨永龙:缺乏父爱对于女孩子来说,比较缺乏安全感,重视友情多于爱情,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比较偏向于保护自己的方向,可能偶尔会被说成是自私。
颜玉:确实是这样的,我有朋友就是这样。
杨永龙:妈妈是智慧、安全和温暖的源泉,所以妈妈给予孩子更多的是爱、呵护和保护等。
颜玉:那缺乏母爱,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
杨永龙:父亲教育管理而缺乏母亲的教育的孩子,独立意识比较强、规则意识比较强,而缺点就如你所说的冷漠,暴躁,粗心。
颜玉:在我接触的这些孩子看确实如此,他们都很冷漠,对人的防御心特别强,那我应该怎么帮助他们呢?或者怎么和他们的父母沟通呢?
杨永龙:常与母亲在一起的孩子,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对新事物的兴趣上,更擅长社交,孩子更多的学到语言、日常生活知识与艺术等。
颜玉:应该也比较细腻,敏感。
杨永龙:常与父亲在一起的孩子,能学到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更广泛地认识自然、社会,并通过操作、探索及花样多变的活动,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也比较强。
颜玉:那我应该怎么帮助他们呢?或者怎么和他们的父母沟通呢
杨永龙:当然这就要启发父母在孩子的管理之上各归其位。
颜玉:如果是单亲家庭这很难,而且很多伤害已经造成了,一般孩子要不跟爸爸,要不跟妈妈。
杨永龙: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儿。
颜玉:那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去开导他们呢?
杨永龙:这些麻烦就出在离异之后,妈妈独自承担教育孩子一切,在孩子面前负面的评价孩子的爸爸,这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也就困难重重。
颜玉:唉,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剧。
杨永龙:如果妈妈理智的话,应该把自己与对方的问题与孩子的教育区别开来,不要把自己的问题让孩子也牵扯进来。
颜玉:嗯,爸爸应该也要如此吧。
杨永龙:如果牵扯进来,那么是会毁了孩子一生的幸福的,当然单亲爸爸带孩子也是一样的。
颜玉:确实,很多孩子的悲剧其实是家长一手造成的,我感到很沉重。
杨永龙:我说孩子的问题120%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颜玉:很有道理,赞成。
杨永龙:我们知道,男孩是讲究规则的动物,所以男孩子必须要用规则来管理和约束,爸爸要让男孩子孩子懂得遵从规则,按规则办事。所以让孩子的爸爸来管理孩子的学习与活动,爸爸所扮演的事严厉和严格的角色,在学习与活动之上妈妈不去插手。
颜玉:可是中国大多是母亲教育。
杨永龙:父亲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还象征着一种力量,正是因为这种力量的存在,父亲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他在时刻束缚着孩子的行为。
颜玉:爸爸根本不清楚孩子的学习,那就是说父亲管理孩子的学习是更好的?
杨永龙:所以在家中妈妈要注意确定爸爸的权威地位,尊重、遵从、接纳和适应爸爸的所作所为。要知道孩子在成长,父母也在成长。
妈妈是关系性动物,所以妈妈多管理孩子的生活,多多发现孩子的生活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优点,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爸爸在孩子面前是严厉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是慈祥的,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孩子,多为孩子创造积极而快乐的家庭氛围,那么孩子肯定会从这里受益无穷的。对于这些,我一直都在给出问题的孩子的父母在讲。
颜玉:嗯,明白了。
杨永龙:妈妈如果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就多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地对孩子进行认可肯定和表扬的话,那么就能很融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也就能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妈妈与通过爸爸背过孩子的交流,孩子的爸爸也就会有依据地对孩子进行诱导和指引了。妈妈还需要用智慧来向孩子解释爸爸的一些惩罚行为,当然也要对孩子解释爸爸是多么多么的喜欢和爱孩子,在孩子的背后怎么怎么表扬了孩子的良好品行等等。这些优点和良好的品行必须是孩子具体存在的,而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知道父亲在爱着关心和关怀着自己,而心悦诚服的接受父亲的教育了。
颜玉:爸爸妈妈的角色一定要这样去区分吗?
杨永龙:我认为最好做区分。人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这不仅包括关心、关爱、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孩子,更重要的是用智慧解释爸爸严厉和严格后面的大爱,借爸爸之名来表扬和欣赏孩子,让孩子既心悦诚服地服从爸爸,又认为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是优秀的男子汉,所以我说孩子的优秀与否与妈妈的智慧是分不开的。
颜玉:原来如此啊,今天真的太感谢您了。
杨永龙:爸爸做出决定之后,这就需要妈妈来交流沟通和解释爸爸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做什么事得有个规矩,他目前的任务(这可以从爸爸妈妈干工作,供养他吃饭以及养家糊口等方面来举例子),再比如说,你的爸爸说不想跟妈妈过了,要去找别的女人,那你觉得可以吗?爸爸说不想要你这个孩子了,不养活你、不教育你,可以吗?从这些方面来引导孩子,让其知道什么是规则,为什么这些规则不能逾越。这样做人做事的规矩也就在父母的相互配合之中不断的得到培养了。
颜玉:嗯,有道理,孩子的成长和爸爸妈妈都是分不开的。
杨永龙:智者的智是知道和说出,说白了就是说出让孩子积极思考爸爸的话语和行为,让孩子知道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关心、关爱他的健康成长,说实话没有一个爸爸和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既然是爱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调动孩子遵从和敬重爸爸的规矩和规范,这样孩子就会以乐观的心态来接受爸爸的管理和教育了。
颜玉:明白了,跟您聊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太谢谢您了,希望下次还能和您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