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标签:
命运掌握改变战胜行动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杨老师:
您好!高三没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第一次表白遭拒,上了大学后,急功近利整天只顾学习,结果是学习也没搞好,宿舍关系也没搞好,每天生活在自责当中,变得很自卑了,一次偶然算了个命,老头说的很难听,说我不会幸福,我心里难受,回家又在网上想证实一下,在网上一个自称很准的网站又算,我只记得说我是孤独之命,说我喜欢唱歌,我还是难受不相信,把一些明星的生辰八字输入,感觉很准,有的还说很适合做明星。自从那次我老是神情恍惚,丢三落四,很难入睡,睡到半夜还老是惊醒,感觉对前途再也没有美好的想象,似乎前途就那样了,已经被确定了,没有了动力。现在有个男生追我,我答应了,但恋爱后和他在一起我老是想起那句“孤独之命”它似乎是个魔咒,把我紧紧捆绑,和他在一起我老是心情压抑,伤感,弄得别人也不好受,他说:“我感觉你心理上受过伤,我感觉你很内向,我性格外向,我和你太不一样了,差距太大了,感觉和你在一起怎么那么别扭呢,但我会好好珍惜的。”听了他的话我更难受了。有时候我自己下狠心,心想:我偏就不相信那个破算命的。但老是会有另外一个声音告诉我:为什么有些话说得那么准呢?要是真是那样可怎么办呀?然后我的“气焰”又被灭了,好怀念以前自信快乐有趣活泼的我,这算命估计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呀。后悔,自责,绝望,难道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这位同学:
您好!很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也非常愿意与你探讨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想下面的这几句话你肯定经常在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心态/(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决定命运”,……,还有 “种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心态;种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以及“信则有,不信则无” 等等,这说明了什么呢?是不是说明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决定我们命运的是我们的认识。我们的认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是从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的过程之中而来的。我们用简单的语言归纳我们经常所听耳熟能详的上面的这几句话,这就是:境遇产生认识;认识激发思想;思想催生心态;心态激发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构成性格,性格收获命运。
你算命很显然是在自己“学习也没搞好,宿舍关系也没搞好,每天生活在自责当中,变得很自卑了”,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自己对自己所作所为迷茫时候才去做的,这个时候无论你的神志、情绪、行为等等都处在低迷状态,这种状态最恰当的一句话就是——孤独孤寂,所以算命先生所“算”(对你当时的那种身心状态的观察)出了你是“孤独之命”,再加上算命先生想从你这儿多“挣”一点钱,所以就以你当时的状态夸张性的说一些不好的东西。如果是对命迷信的人,那么他就会立即做决定让算命先生来化解,算命先生也就会狮子大张口的来捞钱;如果是对命将信将疑的人,一方面有可能找另外的途径再算命,另一方面就是从各种途径吸收负面的因素,让自己陷入“后悔,自责,绝望”的情绪之中,你正是这种对命将信将疑的人。对于你来说,你最需要知道的就是:如果我们的命运已经被上天注定了,那么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做各种各样的努力了,等待着让老天来安排好了,但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上的人还在做不断的努力呢?这无疑就推出了一句经典的话——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杨老师:
您好!谢谢您,还想问一句:有没有方法清除或淡化这种思想呢?比如催眠什么的,我现在感觉心理上都有阴影了,我不会带着这种阴影一辈子吧,好可怕呀!
这位同学:
您好!我先给你讲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故事:安妮沙利文的成长以及她对又聋又哑、且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的教育成功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许多年前,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郊区,有一所精神病研究院。一个叫“小安妮”的小姑娘被关在一间地牢里。这个研究院在精神病的治疗上算是比较文明的一个。但医生似乎觉得,对那些“无药可救”的疯狂病人来说,地牢是他们惟一可呆的地方。在小安妮的病历中,他们看不到一点希望。在那个没有阳光,没有希望的小笼子里,小安妮过着死人一般的生活。
在那个时候,研究院里有个老护士即将退休。她认为对于上帝创造的一切生灵,都是有活的希望的。于是她开始把午饭带到牢里,坐在小安妮的笼子前吃饭。她想也许她能给个小姑娘带来一点爱的温暖和希望。
在很多方面,小安妮始终表现得像个动物。偶尔,她会狂暴地攻击进入她的牢笼中的人。有时,她又完全忽视他们,仿佛他们不存在。当这个老护士开始看望她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小安妮感觉到了她的存在。一天,老护士把一些温顺的小动物带到了地牢,并把它们留在小安妮的牢门外,小安妮好像丝毫没有觉察到它们的存在。但第二天当老护士回来时,那些小动物都不见了。从那时起,老护士就在她每天探望安妮的时候,给她带来一些小动物。小安妮对动物有了反应。很快,研究院的医生门注意到了正在发生的变化。一段时间后,他们决定把小安妮搬到楼上治疗。终于有一天,她这个“毫无希望的病例”被告知,她可以回家了。但恢复了希望的小安妮,却不愿意离开,她觉得这个地方对她意义重大,如果她留下来和其他病人呆在一起,也许她能为她们做些什么。那位老护士看到小安妮身上存在的生命火花,并帮助他焕发了出来,小安妮相信:自己也能看到并帮助别人焕发生命。
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又聋又哑,她靠手摸,用嘴尝味,用鼻子嗅闻,来熟悉和了解周围黑暗寂寞的世界。尽管海伦•凯勒在精神上不屈服于这种清冷的生活,但她连诅咒、抱怨都是不可能的,她只能用身体剧烈地抖动张牙舞爪来对父母和周围环境发脾气、来说明她心灰意冷地心境。看来,她命中注定要在这与世隔绝的无声世界里绝望地度过一生了。
面对这样一个听不见、看不到、说不出的人,你怎样去教育她?她无法用语言表达,你怎么知道她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她需要什么东西呢?一个年轻的女子——安妮•沙利文勇敢地接受了海伦•凯勒父母的雇用——排除女儿的孤独、抚平她的怒气,让她心灰意冷、垂头丧气的心境得以改善。
安妮•沙利文(即小安妮)完全意识到了自己的困难,也意识了自己的任务几乎毫无希望可言。但她还是勇敢地接受了这个挑战,下决心去教好这个孩子,让她同自己无法到达的世界进行交流。这一切就如同在寸草不生的碱滩上下大雨、干涸的沙漠上撒树种,甚至与比自己强数百倍的敌人进行厮杀,其挫折和失望程度能让最坚强的人气馁和怯步。可是安妮•沙利文却默默地忍受了下来,而且数月乃至几年她都一直信心百倍地对海伦•凯勒进行“交流”和感染。安妮•沙利文的做法是:让海伦•凯勒改善心竟,建立自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安妮•沙利文一直拒绝失败。
突然有一天,当太多的失败令人心灰意冷,而希望永远不会降临时,海伦•凯勒发出了一声表示理解的声音。这一切都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她在所做出的第一个反应之后,像蓓蕾一样开放了。
海伦•凯勒的潜能在安妮•沙利文的精心培育和呵护下开始发展了,她进展缓慢,饱受痛苦,有时停滞不前,但不泄气,不灰心、就像过去小孩学步一样、一步亦趋,海伦•凯勒不仅学会了说话,而且学会了用盲文写作,终于成了世界各国所尊敬的作家和演说家。
许多年后,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把英国的最高荣誉奖章别在了一个美国人的胸前——海伦•凯勒的胸前,并问她:“你认为你在生活中获得的非凡成就应该归功于谁?你如何解释你在又聋、又哑、又盲的情况下竟能取得如些的成就?”海伦•凯勒脱口而说:“如果不是安妮•沙利文,就不会有现在众人皆知的海伦•凯勒。”
安妮•沙利文把海伦.凯勒看作上帝的一个特别的孩子——她以自己对海伦•凯勒的认识来对待她——爱她——约束她——和她一起玩耍,一起祈祷,一起学习,永不放弃地推动她向前走,直到她生命的星星火花变成了熊熊燃烧的火焰,并帮助世界上所有背负重担的人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是的,海伦•凯勒在她的生命之火被“小安妮”点燃之后,影响激励了数百万的人。
亲爱的朋友,安妮•沙利文、海伦•凯勒,一个是精神病人,一个是双目失明,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她们分别得到了老护士,以及正常后的安妮•沙利文的精心培育取得了成功,但更重要的是她们自己战胜自己的缺陷,而不向缺陷让步和屈服的勇敢坚毅精神造就了她们。而我们是一个健全人,相对于她们来说困难和障碍就微乎其微了,她们能办到的事,我们肯定也能办得到,而且还能办得比她们更好。为此,你要释放你自己的潜能,积极投身于工作之中,并且要与他人分享你成功的果实,在未达到目标之前绝不放弃信念!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就像海伦凯勒,她可以说是不幸的,因为她又聋又盲,可是她没有屈从上天,而是通过自己的刻苦不懈,付出无数的汗水和心血,终于成就了自我,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我们不能说海伦的先天缺陷不是造化弄人,但是海伦把握住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活人活的是此时此刻一呼一吸之间,只有这一呼一吸之间是对我们有意义的,也是我们能把握和掌控的,所以我们只活此时此刻的一呼一吸之间,把我们的这一呼一吸活精彩了,无数个一呼一吸都是精彩的,那么我们的人生也就精彩了,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