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孩子不愿意努力学习怎么办

标签:
教育育儿父母管理分工配合 |
分类: 教育学习 |
姝瑶:杨老师,您好,我想请教您一些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的孩子上初一,小学成绩还不错,可能也与我管得严有关,现在上初中了,我都不知道该怎样教孩子了,她现在成绩下降得很厉害,但是好像觉得她无所谓,也没见她觉得成绩差了会难受会努力,我现在每天都监督她学习,希望她能把成绩提上去,但是效果不大,学校的知识她掌握得也不好,但每次问他有什么不会啊,都说没有,要她复习和预习课本啊,她就把作业拖拉到半夜,觉得时间都不够用,我现在都不知道是她出问题了还是我出问题了。
杨永龙:你的孩子是女孩子吗?
姝瑶:是的,我觉得她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一点,但是又不愿意努力的那种。
杨永龙:我认为你很可能是对孩子唠叨说教得多了。可不可以让爸爸来与孩子协商制定学习的时间和规矩呢?
姝瑶:她爸爸不愿意管,这更是我烦的地方。
杨永龙:爸爸为什么不愿意管呢?她爸爸的观念就是初中了要自己学习,有不懂的可以问他,其他不管,但是我家女儿她没觉得她不懂,也就是找不出问题。她爸爸从小就不怎么管她的学习,在外面上辅导班去送一下啊什么的还可以,但是要他每天管学习他就不愿意了,我平时也是骂得多,孩子也给我骂皮了,现在说什么她压根没听进去,我给她制定了计划,但她完不成啊,没法实施下去。比如我叫她回来先复习预习啊,她五分钟搞掂,我来问把一问三不知,我和她一起复习预习吧,她可以折腾两三个小时,作业要折腾到十一,二点,这样也不行啊!
杨永龙:是啊,你在不停的给孩子制造者负面的情绪,在负面的情绪主宰下,就是换了谁也不可能把该掌握的掌握住、该记的记住的。而是人在负面情绪的主宰下,大脑就会变成一团糨子,就算千万遍的重复,也根本不可能进入到脑子里去。这就是我为什么建议孩子的爸爸管理孩子的学习与活动,你彻底退出对孩子学习与活动的管理的原因所在。
姝瑶:唉,为这个和她爸爸吵了几次了,没有效果,她爸爸就一句话,不愿意。
杨永龙:你不觉得是你对爸爸管理孩子的学习与活动的要求过高了吗?
姝瑶:他不愿意管,我倒是想他管啊,他一点也不操心啊,孩子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写作业他都不管的,也不问。也不了解孩子到底学的怎么样,孩子考差了就骂,没有措施。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其实你就是没有搞清楚爸爸和妈妈分工配合,也没有搞清楚管理并不是严防死守的盯孩子的一举一动。我们知道,男人是规则性动物,男孩关注的则是他周围的“规则”,即:这里的“头”是谁?他制定的规则是什么样的?如果打破了这个规则,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所以,男人被定义成了“规则型的动物”。规则性动物需要的是用规则和规矩来约束和管理的,爸爸是男人,是规则性动物,所以爸爸用规则和规矩来对孩子学习与活动管理才是对胃口的,在学习与活动方面爸爸是需要与孩子协商制定规则的,有了规则之后,孩子就必须严格按其规则执行。所以爸爸首先在与孩子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协商制定适合于孩子学习与活动目标和行动的计划,制定了计划就要严格的执行,要制定出具体明确而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这个计划之中要留出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优质而快速地完成了计划,那么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延长,反之就剥夺其自由支配的时间,爸爸要与孩子交流沟通,协商制定一个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如果目标过高,孩子自然会气馁而放弃学习。比如,现在孩子各科的总成绩是400分,那么下一次考试的目标就和孩子协商增长30—50分,然后让孩子把这个增长的分数根据自己各科学习的实际情况分配,这样各科有就有了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接下来就让孩子根据这个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具体明确而切实可行的计划,并用白纸黑字把计划写出来,张贴在墙上,这需要量化,比如每天读哪两门课程的多少页课本(五到),读半个小时的英语课文等等,制定出类似于代币法的奖惩措施,并严格按其奖惩措施来评价,同时孩子完成了当天的计划就及时给予表扬欣赏和鼓励,这样一来,随着我们的表扬欣赏和鼓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极大地促动。
姝瑶:您的意见是这样还得和她爸爸沟通,如果我继续这样教下去还是没有结果,对不?孩子本身没办法在我的教育下改进,是不?
杨永龙:是的,爸爸的管理就像春天修剪树木一样,只是在关键之处那么几斧子的事情,其余时间留给孩子在自己的具体的实践之中认识、了解、感悟、发现发展与成长的途径。
姝瑶:嗯,我再试试和他沟通,唉,难啊!
杨永龙:你再看看妈妈所要做的事儿:妈妈多管理孩子的生活,多多发现孩子的生活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优点,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同时及时的把孩子的心声和所思所想背过孩子讲给父亲,这样父亲就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进而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爸爸在孩子面前是严厉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是慈祥的,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孩子,多为孩子创造积极而快乐的家庭氛围,那么你的孩子肯定会从这里受益无穷的。这就是爸爸和妈妈各司其职,各定其位,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起来。妈妈要多给孩子解释爸爸对孩子的爱,即便是批评了、惩罚了,妈妈的解释必须跟上,妈妈任何时候都要维护爸爸的威严。妈妈还需要用智慧来向孩子解释爸爸的一些惩罚行为,当然也要对孩子解释爸爸是多么多么的喜欢和爱孩子,在孩子的背后怎么怎么表扬了孩子的良好品行等等。这些优点和良好的品行必须是孩子具体存在的,而不是我们想象的。人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这不仅包括关心、关爱、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孩子,更重要的是用智慧解释爸爸严厉和严格后面的大爱,借爸爸之名来表扬和欣赏孩子,让孩子既心悦诚服地服从爸爸,又认为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是最优秀的,所以我说孩子的优秀与否与妈妈的智慧是分不开的。智者的智是知道和说出,说白了就是说出让孩子积极思考爸爸的话语和行为,让孩子知道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关心、关爱他的健康成长,说实话没有一个爸爸和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既然是爱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调动孩子遵从和敬重爸爸的规矩和规范,这样孩子就会以乐观的心态来接受爸爸的管理和教育了。我们常说知恩才能感恩,感恩才能报恩,在孩子的行为规范培养方面,我们让孩子知道爸爸严厉和严格的大爱,那么孩子才能感受爸爸发脾气、大喊大叫的急眼是在爱孩子,这样孩子感受到了爸爸的爱,当然孩子也就会对爸爸的要求和规范来遵从与执行了。
姝瑶:唉,我是个愚蠢的妈妈,爸爸要管孩子是个老观念就是打,并且是狠狠的打,我怕他打伤孩子就不给他打,他一打我就拦着,我也知道这样在孩子面前不好,但他打真的很狠的。
杨永龙:你说的我都很理解,假设作为妈妈对孩子平时的学习以及考试成绩在家唠叨、说教、数落和负面批评的少了,或者根本不管住孩子的学习与活动了,这个时候孩子会处在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之下,学习效率必然会得到提高,自然成绩也就会住在提高。那你说孩子的爸爸还会打孩子吗?
姝瑶:嗯,当然不会了。我会记住您的话,我试试,谢谢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