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临着高考心理非常压抑

标签:
教育面临高考心理压抑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家长:杨老师谢谢您能加我,我儿子从小是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他7岁时父亲因车祸死亡,从以后就很少看到他开心,从此不喜欢照相,总是担心这事,担心那事,心事重重,而且总是往不好的地方想,这中情绪一直困扰着他,现在又面临着高考心理非常压抑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
家长:我作为母亲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帮他,在电脑上看到你写的很多文章都受人启发,我就抱着试试的态度。真没想到您能加我。你知道我现在什么感觉吗
感觉我和儿子有救了
杨永龙:嗯
家长:其实我儿子以前学习很优秀,他总是考虑我比较多
杨永龙:嗯,这说明还比较有孝心
家长:是个非常听话懂事的孩子,他父亲去死后,从来没惹我生过气,如果看着我不开心,他就会想办法逗我开心
杨永龙:嗯,的确是一个好孩子
家长:他父亲去世后,他才7岁,就和我说,妈妈爸爸没了还有我呢,所以他总是担心家里还有学校不要给妈妈惹事,这孩子太懂事了,有时我都因为他太懂事偷偷的掉眼泪
杨永龙:嗯,所以你更需要像男子汉一样的依赖孩子,夸奖孩子是家中的顶梁柱
家长:是的,我什么不好事,都不告诉他 ,因为他心事太重
杨永龙:有句话叫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家长:是的,所以他想的事情多,就分散精力,学习就不集中,在上高一的时候在班里是8—10名左右,在全校400名左右,现在是在班里20名左右,在全校700名了我很着急,又不敢给他施加压力
杨永龙:嗯,我很理解你的心情
家长:他在高一 高二都是班长
杨永龙:是不是孩子对你有压力大这方面的倾诉呢?
家长:是的,他和我基本都是朋友什么都和我说,现在有时会抱着被子说,妈妈想和你一起睡,就和我说说心里话
杨永龙:嗯,那你不觉得孩子是在向你倾诉和宣泄内心的压力吗?
家长:是的,我是这样感觉
杨永龙:既然孩子已经积极主动地向我们宣泄了,那孩子就知道自己怎么做,所以我们只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就足够了
家长:他还是心事很重,重是想的太多,因此他也很烦恼
杨永龙:他主要想的东西能不能具体给我说一说呢
家长:主要就是胆小 考试就时脑子一片空白,很简单的都想不起来了,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集中精力学习,他因此也很烦恼
杨永龙:其实我的网站上有不少有关高考的内容,你在首页的搜索栏搜索你所遇到的问题关键词,比如“焦虑”“静心”“大脑空白”等等,这样你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调节方法
家长:是的 昨天我已让他下载到手机上了 ,有时间看看,他就是想让我问问您,他凡事总是往坏的方面想,而且,一些外来的不好的事情,他都会联想到自己身上,他不知道怎样才能不去想,因为这样我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告诉他,就是怕他瞎想
杨永龙:是啊,你在最近一段时间需要的是对孩子报喜不报忧
家长:以前也是,什么不好的事也不告诉他,哪怕我心情再不好他回来了
我也不会让他看到,他总是说妈妈
杨永龙:人在压力之下,的确会向负面的方向去想问题,但是我们在负面的情绪之下所想的问题,你说是不是客观的呢?
家长:应该是
杨永龙:这是我给你说的引导孩子的方法,既然是,那你说这是不是胡思乱想的杂念呢?
家长:哦
杨永龙:孩子如若回答“是”那么我们就接着问,既然是杂念,那么它的属性是什么呢?是不是说杂念必然会出现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想法和念头呢?杂念之所以是杂念,你说是不是与我们此时此刻所做的事而毫无意义呢?
家长:也许这些客观的原因是我无意间造成的。是的,老师您太棒了
杨永龙:我们知道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只要我们的生命不停止,大脑思维的功能也就不会终止,所以当我们的大脑接收到某种信息,比如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到了什么,那么它都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想法或念头,这些想法或念头是思维功能的反映,自然它也就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了。你在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到了某种与以前相关的情境的时候,出现一些想法和念头是不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现?既然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那是不是要意味着我们跟着念头或想法往下走呢?
家长:是的,他回来我让他给你留言吧 老师,我想你说的话一定能启发到他,认识您非常高兴 ,非常感谢!有时我自己都感觉有抑郁症
杨永龙:孩子如若回答“不是跟着念头往下走”,那么我们接着引导
家长:好的
杨永龙:你说大脑是受我们指挥的,还是我们受大脑的指挥呢?
家长:哦
杨永龙:如果孩子说大脑是“我们指挥的”,我们继续引导,也就是大脑有念头或想法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活此时此刻的人做此时此刻的事,对那些念头或想法不管不顾不理不睬,对吗?
家长:哦
杨永龙:因为你知道这些想法或念头与我们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来说,它们是毫无意义的,既然是毫无意义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在这里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假设我们把天空的云朵看作是我们的想法和念头的话,那么你说我们怎样做云朵才不会影响到我们呢?假设我们在天空下看书,我们是抬头看云朵的变化,心思跟着云朵走呢?还是多云朵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坚持看自己的书呢?假设我们正在走路,突然刮起了一阵风,我们是停在原地想天为什么这个时候刮这阵风,是不是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出现了道德不良等等思绪下去呢,还是继续赶我们的路呢?
家长:哦
杨永龙:这样的引导孩子自然会明确的,当然也会积极调节好自己的
家长:好的,我试试
杨永龙:接着继续给孩子教方法——道理懂了,那么我们继续采用具体的方式方法来处理
家长:好的
杨永龙:如果你胡思乱想开始了,那么你就用内心的语言对自己说“停”,或者在手腕上套一个橡皮圈,在你说停止时,拉一下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然后立即投入到做此时此刻的事情之中去;
家长:好的
杨永龙:你也可以做当头棒喝,所谓当头棒喝,其实就是你大脑中胡思乱想时,自己以断然的命令让你改变,即先打乱你既成的胡思乱想,猛喝一声,给你以正确提示。当感到将要不能控制自己大脑所胡思乱想时,对自己大喝一声“停”或“不”,都是有效的。
如果你觉得被胡思乱想所干扰而不舒服的时候,请你立刻使劲地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在内心里大声地暗示自己:我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非常的自信!不停地反复暗示多次,并且要用心地去体会那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一般而言,只需做要1到3分钟,你将体会到自己先前的不舒服或焦虑减轻了,内心里出现了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这时你要立刻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只要你记住任何时候都只活此时此刻的人,只做此时此刻的事,对那些念头或想法不关注、不理睬、不辩论、不探究,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的。
你还可以继续引导孩子——我们活人活的只是当下,这个当下就是此时此刻的一呼一吸之间,我们能把握的其实就只有此时此刻——该看书就去看书,该吃饭就吃饭,该聊天就去聊天,该去运动就去运动,……,做自己当前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当前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我们自然的就会走出自己的精彩来!你说对吗?
家长:老师您主要就做心理咨询吗?
杨永龙: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兼职老师。
人生其实真的很简单——简简单单的生活,简简单单的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去理睬我们所不能把握和控制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会生活的很轻松、很快乐。我们活人活的是此时此刻,拥有此时此刻、把握此时此刻,让此时此刻充满精彩和快乐,无数个此时此刻就组成了我们的人生,无数个充满精彩和快乐就组成了我们人生的精彩和快乐,这样我们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最高目标——幸福!
家长:老师您太棒了,这下把我都说的有点轻松了,其实我也很压抑
杨永龙:洞灵子在《薄白学》中指出:人世界有一种要得便得、要失便失的东西,此即是情感。例如幸福,你觉得幸福,你便幸福;你觉得痛苦,你便痛苦。愁绪与快乐、紧张与轻松、爱与恨、幸福与苦闷等对应之情感,仍是可以“按需分配”,要之有之,要多少有多少。你丢失愁绪,即获得快乐;丢失紧张,即获得轻松;丢失恨,即获得爱;……。在心理情绪之上,南宋陆象山的名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即是印证。
这段话的涵义是什么呢?一句话,“快乐来自于思想”。“快乐来自于思想”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它真的可以让我们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假如你一心想着他人对你不看好,那么你所看到的就是厌恶、鄙视和漠然的眼神,当然焦虑、紧张、苦恼、悲观的体验就会自然而然地涌上你的心头眼底;假如你一心想着他人对你是关心、关注、爱护、肯定和尊重的,那么你所看到的就是关心、爱护、欣赏、肯定和尊重的眼神,当然你所体验到的也就是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感觉;假如你想着快乐,你就会快乐……。改变思想,你就改变了行为和经验,它就是这么简单!
家长:其实谁都想快乐!可我没有快乐的事情呀!他爸爸是因公去世 ,现在我在单位工资,都不够生活的,我写了份申请帮助的报告,没有人理喻,心里很难受
……
家长:哎 很无奈
杨永龙:既然是这样,那么就需要我们自己改变心态,节俭一点生活了
家长:是的,高好一点,又去揭这块伤疤,心里真的很难受
杨永龙:我非常理解
家长:刚走出来,又去揭这块伤疤,心里真的很难受,可是又很无奈
杨永龙:在你遇到极度烦恼的时候,你可以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问是什么事让我苦恼?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判定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它是一件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吗?或者,它是一件已经发生过或者是你害怕将会发生的事情呢?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你把苦恼和痛苦的范围缩小,另一方面可以使你发现此时此刻的你所处的境况还不错,让你真正感到苦恼和痛苦的是你内心思考的方向,即前思后想的真正是过去和未来。这样有助于你把心思回转到此时此刻,并把心思真正投入到此时此刻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享有之上。
家长:好的谢谢老师,我会努力做好一切
杨永龙:其次问自己“我为什么紧紧抓住这个消极的感受而不放手呢?”这样就会让我们回转一个角度看问题。其实我们心态的烦躁、痛苦和惧怕还是幸福、愉悦和快乐,说白了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一直在以消极的心态在看待事物,一直让自己沉溺在沮丧和痛苦之中,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受难的人。这就是说,你非常愿意享有烦躁、沮丧、痛苦和惧怕的生活,而不愿意享有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生活。假如你愿意享有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生活,那么你就会摒弃烦躁、沮丧、痛苦和惧怕的感受,当然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生活也就会紧随你转变的心态而来。
家长:我没事主要是孩子
杨永龙:最后你要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得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对于你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过一种布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同时也非常愿意不惜任何代价将这种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追求到手。这时候你就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把握此时此刻所具有的幸福、愉悦、快乐和爱,当然你的心态也就会把自己导向布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之上来。
家长:只要孩子能健康,轻松的考上理想的大学,我怎么苦都没事
杨永龙:假如某事让你沮丧和痛苦,那么你首先要让自己意识到:愤怒、沮丧和痛苦会让自己陷入情绪极度紊乱之中,我所要的和不惜任何代价所追求的是布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我知道愤怒、沮丧和痛苦与幸福、愉悦、快乐和爱不能同时存在,在此我必须要做一个抉择,对于我来说,我当然要选择布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
家长:不过这些我的孩子不知道,我工作的事没提过
杨永龙:嗯,我非常理解
家长:我想实在不行等儿子考上大学 ,我就出去打工去,单位给交养老保险就行,要不就去做点小生意去 ,怎么也是我还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杨永龙:这个想法也是不错的
家长:到时看吧,就是先麻烦您把儿子给治好,让他从阴影中走出来,这是主要的,和你聊会天感觉轻松多了,谢谢您老师在百忙中帮助我,我会努力去做一切,
杨永龙:嗯,其实你运用我上面给你的方法,你会把儿子引导的更好的
家长:应该是,我试试
杨永龙:你把我说的内容熟悉掌握,那么引导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家长:好的,谢谢老师,有时间再和您聊
孩子:杨老师,我是一名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现在的我压力和急躁缠绕着我。我不知我该如何面对我等待了十二年如今就在不远出的挑战,我很急甚至抓狂。我原本拥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可在8岁时我的父亲出车祸离我而去。爸爸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他很优秀全家以他为傲,我也是家里唯一的儿子,所以我觉得自己背负着几代人的期望,从八岁起我开始对自己说:我是一个男人要挑起这个家。我要超过老爸。随着年龄增长,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小,尤其是进入高中以来,我发现自己甚至害怕和别人说话时说错了话别人记恨我,甚至那些事做得不对让别人瞧不起。凡是遇到什么事我都感觉最坏的那个结果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永远无法超过别人,因为我比别人少了些什么,别人有父亲可以为之撑起一片蓝天,无忧的飞翔,而我却要时刻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家人着想,我的心眼很小许多事情想不开。所以上高中的有段时间我想要开始堕落开始厌学,感觉自己累了想要任意放纵自己的所作所为,可如今我后悔了。但那些事全时常缠绕我让我焦虑不安,上课集中不了自己的注意力。在还有100多天高考时,小时候总是跟着我怕我有个闪失,放纵我疼爱我的爷爷也因病去世,我知道自从爸爸走了以后,爷爷逐年见老,虽然每年过年他都说我还有孙子呢还有盼头,但我心里明白他有多么难受,我又更加的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有出息点,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学习让爷爷开心高兴,我真的没用,爷爷苦命了一辈子,最终也没有看到我考上大学再笑着离开。送完爷爷,回到学校上学,我下了决心要努力考上好大学回去给他老人家上坟,可是我的焦虑与不安我的心情乱到了极点,我很想他是下心来学习,可是烦心事就越是在我脑子里浮现,弄得我有些崩溃。有些时候可能别人的一句话都能让我想很多不好的事要发生,从爷爷走后我发现我更加对亲人担忧,害怕他们再有谁离我而去,那样我真的会崩溃。作为一个即将高考的学生,现在这个状态是不是真的有点无药可救了。但我始终希望您帮我解开这个心结,让我感觉轻松,让我能够在高考前的那几天拼出真正的自己。希望您能为我指点,我应怎样快速改变自己的现状。
杨永龙:你是一个非常有孝心、非常可爱、非常坚强的男子汉,作为老师的我非常喜欢你这样的好孩子。但在非常喜欢你的基础之上有觉得你缺乏一点为人处事的智慧,这一点智慧是非常关键而重要的。那么你所缺乏的这一点智慧是什么呢?首先我来说一说为人(我在这里所说的为人是狭义到了亲人这个范畴),我们知道活人是为自己的,是为自己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而活的,在这里你可能会说“这样的话就太自私了,太没有人性了”。可你要知道,我们自己活得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了,我们才能给亲人以及周围的人辐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也才能让亲人和周围的人活得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反之我们如果活得烦躁、郁闷、纠结和痛苦,我们所给亲人和周围的人所辐射出的也是烦躁、郁闷、纠结和痛苦,自然亲人和周围的人也会陷入到烦躁、郁闷、纠结和痛苦之中,所以你首先需要的是活好自己的人,活出自己的幸福、愉悦和快乐来,这样你才能让你的亲人或出更多更大的幸福、愉悦、轻松、自由和快乐。
其次,在处事上我们所能把握、创造、拥有和享受的只有此时此刻的一呼一吸之间的时间,这是不是说一辈子所能做到的事儿就是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既然我们一辈子所能做到的只有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那么是不是就说明过去了的以及还未来到的事儿相对于我们正在做的事儿是毫无意义的呢?答案显然也是肯定的。既然过去和未来的事儿相对于我们正在做的事儿是毫无意义,那么我们就根本无需去关注和理睬它们。这样一来我们的人生是不是就变得简单起来了呢?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对于你的爸爸以及爷爷对你唯一的希望就是健康、阳光和快乐,你觉得怎样去做才能实现爸爸和爷爷让你“健康、阳光和快乐”的遗愿呢?说白了就是专心致志的把你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情做好。既然你的爸爸和爷爷希望你专心致志的把你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情做好,那么我们作为一个希望实现爸爸和爷爷遗愿的男子汉是不是应该以实际行动,让爸爸和爷爷的在天之灵得到欣慰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逝者长矣已,生者尤可悲”其实这就是说,失去的人已经远离了我们,我们活着的人是会思念、会难过、会伤心、会回忆的,这是人之常情;还有一句话是“逝者长矣已,生者多努力”,意思是说失去的人已经远离了我们,我们活着的人应该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做事、努力让自己开心的态度来回报逝者的关心、关爱和希望,但是你却以想那么多的未来的事儿,让自己备受挫折和打击,,这显然有悖于祖父和父亲期望(希望你更好的生活下去,也希望你家庭和事业成功,更希望你能把自己的那份快乐也活出来)。只有顺着祖父和父亲的期望去做,那么他们的在天之灵才能安生,才能露出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笑容,所以从此时此刻起你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此时此刻的事儿,简简单单的把握、掌控、创造、拥有此时此刻,让自己这样的心态和行为简简单单的快乐的活着,这才是对祖父和父亲最好的思念和回报!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们的人生别无他事,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此时此刻的事,所以我们在做此时此刻的事的时候要心怀一颗诚心,以不犹豫、不彷徨、不管结果的全身心投入耕耘,成功与否完全交给命运。其实我们在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未来会怎样,命运怎么安排,我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踏实勤奋的“低头耕耘”而已。目前到高考来临的这段时间就是尽自己最大的最有效的努力的一段时间,既然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亲人师长以及帮助过自己的所有人;既然尽到了最大努力,就可以听其自然,无可悔憾。其实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只要对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尽到了最大的努力,便可以听其自然而无悔憾了;既然对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尽到了最大的努力,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太过地要求以及对成功太过的在意,那么成功也就会不折不扣的向你走来,并与你相拥!
孩子:谢谢杨老师,我一定按您说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