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自己是强迫症

标签:
强迫症坏习惯正常心理现象异常摆脱 |
分类: 强迫 |
杨老师:
您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存在心理上的问题,个体主观上感觉挺痛苦的,从去年开始我就一直在网上搜索自己症状的内容,感觉是强迫症。
症状出现在高二的时候,具体的细节自己也记不大清楚了。那时有段时间心情不是很好,同桌又来惹我,我当时就毛了,冲他发脾气了。之后,就一直琢磨着这事吧,当时要备考嘛,自己就要求自己去好好专心学习,不过还是想,突然一个意识出现了“我同性恋啊,想他干什么啊。”当然这个想法很好笑,不过,当时我就感到很焦虑。之后,我就一直问自己、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同性恋。虽然自己也很知道自己对男人没兴趣,可就是摆脱不了这种焦虑。每次见到那个同学就特别的感觉不舒服,感觉特别的性压抑。整天整天的想自己不会是同性恋吧,就特怕自己是同性恋。想着各种方法证明自己不是。这样注意力就很难集中。这样,高考结束后,我上了大学,虽不是很好,但也是一个一本。
上了大学之后,换了环境,自己想着办法投入其中,很快自己都不记得自己还有过那毛病过。现在想想那段时间就没想过那样的问题过了,就好像那段高中的事没发生过一样,这样过了两年,这段时间幸福感还是很有的。不过,到了大二下半年的时候。由于宿舍的一个同学每天晚上吵吵的厉害,很影响自己的睡眠,自己心情特不好,可毕竟是集体宿舍,能忍就忍吧,这样过了快两个月吧。自己那是特别的讨厌他,就开始每天的想着琢磨着“他怎么能这样呢”天天为这事不高心。又是突然有一天“我有病啊,总想他干什么啊,同性恋啊。”这样我又开始了,我开始去怀疑自己是不是同性恋了。之后也不知为什么就开始去思考男人为什么要去爱女人,爱情是什么等等,其实说穿了,就是害怕自己是同性恋,总想着找到更多的证据,可还是焦虑,特别是面对那个室友时,很压抑。面对人时特别容易去想性,看到男的时候,就很压抑,很不舒服,不自在。面对自己的家人的时候,也很不舒服,很压抑。
现在大四了,自己也是学医的,接触过心理学。可道理都懂,就是不能说服自己。自己还是会去焦虑。现在主要表现:
1、尤其对自己讨厌的同性人会这样,会焦虑,都不敢看对方的。然后,就有“自己不会喜欢别人吧,人都说恨由爱生嘛”,“自己都不敢看人,该不会是喜欢别人吧”等等一些可笑的想法(不过自己还是可以辨别的,通过调节会使自己不再焦虑),发现爱一个人和恨一个人其实有蛮多地方是一样的。
2、每当想起自己现在这样,就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黑暗。自己本来成绩还不错,也每年拿奖学金。可一想到自己还有这毛病,就特没自信。
3、现在脑海中总会浮现那个自己讨厌的室友,反正自己很讨厌的人自己就会不自主的去想,也不知道为什么。也正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开始焦虑。自己不会真的是同性恋吧,不过我对男的根本没有感觉啊。难道是自己在压抑自己?自己潜意识里是同性恋?就这样我一直问下去,所以很焦虑。
那现在,我想问一下,我这样是强迫症吗?严重吗?可以通过自己的调理恢复吗?一定得找心理医生才能治愈吗?(我在潜意思里还是不愿意去找心理医生的,就是那种面对面的)。
谢谢老师。祝老师工作进步,身体健康!
这位同学:
您好!你既然怀疑自己是强迫症,那么我也不否认你的怀疑。在这里我有必要给你解释一下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正常的心理现象+摆脱。所谓正常心理现象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是组成人这个个体的一个元素。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就好比是人体血管中流动的红细胞一样,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且是人体所不能或缺的部分,而不同的表现来源于其数量的多与寡。过寡,则贫血;过多,则血液过于黏稠。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的一个连续谱上。略微带些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反倒是我们的健康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缺少了这样的元素,一个人的功能会是什么样,也许根本无法生存。
强迫症的治愈=放弃“摆脱”=接纳正常的心理现象=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就是要求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也就是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杂念等等,它们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们本身都有各自的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说白了就是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以及摆脱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
具体到你“有段时间心情不是很好,同桌又来惹我,我当时就毛了,冲他发脾气了。之后,就一直琢磨着这事吧,当时要备考嘛,自己就要求自己去好好专心学习,不过还是想,突然一个意识出现了‘我同性恋啊,想他干什么啊。’当然这个想法很好笑,不过,当时我就感到很焦虑。之后,我就一直问自己、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同性恋。”情况来看,由于你当时心情不好,同学惹你,你的大脑自然会由此反射出许多正面或负面的念头或想法,这些念头和想法是大脑思维功能的正常表现。我们知道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只要我们的生命不停止,大脑思维的功能也就不会终止,所以当我们的大脑接收到某种信息,比如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触到了什么,那么它都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想法或念头(杂念),这些想法或念头是思维功能的反映,自然它也就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了。既然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那么就意味着我们要接纳接受和尊重其存在。如果我们接纳接受和尊重其存在,那么它就会很快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就陷入了你目前的情景,关于这个接纳接受和尊重,我有必要来给你解释一下——就像我们正在走路,天突然刮起了一阵风,那你说我们要怎样才能接受和遵循所刮的风呢?是不是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的用实际行动来走自己的路呢?因为刮风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不能人为控制刮风,自然对刮风不理会它,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样刮风自然就不会对形成影响。
我上面所谈的就是让你明白大脑的自然规律,也就是知道大脑出现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杂念)是必然的。对于你的这个想法和念头,你其实很明白自己不是同性恋,它只不过是大脑的杂念罢了,:对于杂念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不理会它(不管不顾不理不睬不关注不探究不辩论),坚持去做自己日常生活之中应该做的事情,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
大脑有念头或想法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活此时此刻的人做此时此刻的事,对那些念头或想法不管不顾不理不睬。因为你知道这些想法或念头与我们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比如看书、写作业、体育活动、休息、吃饭等等)来说,它们是毫无意义的,既然是毫无意义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儿。
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当然为了能让“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娱乐就去娱乐,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的方式方法不能阻止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胡思乱想,,那么你可以选择采取下面的方式方法——
如果你胡思乱想开始了,那么你就用内心的语言对自己说“停”,或者在手腕上套一个橡皮圈,在你说停止时,拉一下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然后立即投入到做此时此刻的事情之中去;你也可以做当头棒喝,所谓当头棒喝,其实就是你大脑中胡思乱想时,别人或自己以断然的命令让你改变,即先打乱你既成的胡思乱想,猛喝一声,给你以正确提示。比如你的大脑中总是克制不住的胡思乱想时,让你的父母一发现这种情况就大声对你说“够了!”“烦不烦!”“真讨厌!”来提醒,多做几次,慢慢便会纠正过来的。你自己也可以制造一些“棒喝”,当感到将要不能控制自己大脑所胡思乱想时,对自己大喝一声“停”或“不”,都是有效的。
你要觉知自己的胡思乱想,一旦发现自己要陷进胡思乱想的时候,你马上进行慢慢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气这个练习,当你做这个练习一直三分钟之后你就能集中做你该做的事情了。
如果你觉得被胡思乱想所干扰而不舒服的时候,请你立刻使劲地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在内心里大声地暗示自己:我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非常的自信!不停地反复暗示多次,并且要用心地去体会那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一般而言,只需做要1到3分钟,你将体会到自己先前的不舒服或焦虑减轻了,内心里出现了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这时你要立刻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只要你记住任何时候都只活此时此刻的人,只做此时此刻的事,对那些念头或想法不关注、不理睬、不辩论、不探究,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的。
如果我们每天都走进日常生活之中,自己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等等,那么我们就是在正常范围之内。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当前所要做的事情之上,并尽力把所做的事情做好,说白了就是该吃饭就把饭吃好,该睡觉就把觉睡好,该聊天就把天聊好,该运动就做好运动,该读书就把书读好,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只要我们用极大的毅力和意志力对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不管不顾,坚持做自己此时此刻该做的和所做的,那么胡思乱想就会在我们的坚持得到缓解和消失的。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