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学会用智慧来引导孩子
(2016-11-05 09:37:22)
标签:
教育育儿父母模仿激励激发 |
分类: 教育学习 |
文惠:老师,你好,我的孩子今年是高三,学的是美术专业,现在还没有拿到一个合格证,每当我唠叨的时候孩子就会发火,好像很委屈,总说是自己命不好,我自己孩子很有潜力,是他自己总有侥幸心理,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十分的努力,最近他可能感觉自己希望也不是很大,一直说是要复习,我没有立即给他答案,总是说考不上去打工,这都是气话,今天晚自习回家我和孩子又发生了冲突,孩子哭着说是自己笨,是自己命不好,总是逼的我让我动手打他 ,老师,我应该怎么办?拜托!
好像孩子就是想让我动手打他,高考就可以告一段落,自己不想负责。当然这次就考得再不好我也不想让他失学,肯定还会让复习,可是重要的是孩子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我怎么办?感谢!
杨永龙:静下心来和孩子好好交流沟通,引导孩子分析自己过去的得失。
文惠:老师,孩子听不进去,总说自己命不好,平时不如他的学生都比他考得好,我说他是不和好学生比较,只和差学生相比,他很反感,怎么才可以让他认识到是自己的侥幸心理和学习不踏实造成的,其实他这次高考我感觉希望也不大,但是最起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杨永龙:现在孩子在你面前唠叨不是从你这儿找到答案,而是为了宣泄不良的情绪。
文惠:可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引导孩子,这次专业考试花费了3万多,没有效果,对他以后的人生路也许是一次教训,只是我现在着急我应该怎么办?
杨永龙:这个我很理解,学美术专业如果不考本校的老师来指导的话,这样的花费是非常常见的。
文惠:孩子老是发泄情绪,现在一个证都没拿到,说复习的有什么用。
杨永龙:那你的引导是什么?
文惠:我只能告诉他哪怕一个证都没拿到,做好最后两个月的冲刺,也许会出现奇迹,至少这两个月你不会遗憾,如果你真的不想放弃,通过你的努力看到你的成绩我们也可以考虑在复习,我这样说对吗?
杨永龙:你不觉得上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养成向一个目标坚韧、顽强、按部就班低头耕耘的习惯或品行的过程吗?
文惠:我们经过了当然是这样的感觉,可是孩子的心里我老感觉就是不知道从哪做起,其实作为家长我现在也很迷茫。
杨永龙:这就是我说的从这个方面去引导。
杨永龙: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向一个目标坚韧、顽强、按部就班低头耕耘的习惯或品行,那么将来我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幸福的人生就会与我们在成功之巅握手言欢!
文惠:但是这个按部就班低头耕耘的习惯和家长孩子的品行有直接的关系,你可以具体指导我吗?
杨永龙:就从这个方面拓展,进而让孩子知道做什么事情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难在行动;贵在行动;成在行动。如果坚持和行动,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成功;如果不坚持、不行动,那么等待我们的必然是失败。
文惠:老师,谢谢你,不知道我描述的孩子学习态度是否清楚,不知道你可不可以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具体写篇文章,我会去看你的博客,并且给孩子打印出来。
杨永龙:我是人你从“上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养成向一个目标坚韧、顽强、按部就班低头耕耘的习惯或品行”来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坚持和行动对自己未来人生的重要,另外,要让孩子知道,高考是高中三年的检验,要用最后的考试结果给自己和父母一个交代。
文惠:是的,我平时的教育对孩子引导让孩子错误的任务短暂的努力就会有结果,没有让孩子养成一个长期良好坚持的学习习惯,孩子最大的毛病就是应付。
杨永龙:所以就目前的两个月来说,也是让孩子知道坚韧、顽强、按部就班低头耕耘,无论结果怎么样这都是必须的。
文惠:谢谢你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如果孩子这两个月复习的没有结果,我不会责怪孩子,我会鼓励他只要继续努力,只要你能坚持,明年还是会有希望的。
杨永龙:是啊,这就是我们换个角度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
文惠:感谢你老师,孩子不管以后的怎样,只要能克服以前不想看书,学习不努力的坏习惯,我想这就是孩子人生最大的收获
老师,您好!真的想的得到你的帮助,我实在是没办法了,我家孩子今年高考落榜,是学美术专业,没拿上证,文化课只考了326分,要是拿上证,可以走个二本B,当时我想就孩子这基础只要能走无论什么学校就尽量让他走,可是真的没办法,这些孩子都清楚,结果只能让他再去复习,还是学美术,不走艺术,文化课基础又不好,怕明年更没有希望,当时复习他就不很情愿去,总不能失学,这样才勉强去了,现在我看他的学习态度我就着急,早上说自己累不想起,已经迟到好几次,我每天早早起来给他做好饭,在上班,他已经迟到好几次。说他几句就摔门走人,现在是白天去学画,早上学文化课,晚上也在学画,他说数学根本就不会,复习班有学习好的,进度快,他没信心我估计他跟不上,我和孩子应该怎么办?请求您百忙中给我支招,拜托了。
杨永龙:关于你的孩子的数学学习,我的建议是根据他自己的实际情况紧抓课本就可以了。只要他在这一年里把高一到高三的数学课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过二至三遍,在过的时候不放过任何一个字、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图表、任何一个例题和习题,并对它们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这样在数学高考的时候最起码可以达到一百分左右的成绩。
学习的关键是弄懂、弄清、弄精课本,只要他把课本读熟读精、吃透课本,把课本之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弄清弄懂,而且也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要点、重点、难点)分解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和网络,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一定会得到提高。有人说“课本是复习之本,无本复习如无土栽培,什么收获也没有”。这就是说我们平常考试和高考所要考的所有知识点都在课本里,换句话说平常的考试只是课本上的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翻新和运用,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一头扎进课本,把课本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纵横向串连起来,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熟练地运用的水准。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以课本为本,梳理知识,理清脉络,寻找规律,用一根线把各单元和章节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纲要或网络,那么他就完全有可能把功课学好。
另外你要知道这样一个事实:男人是规则性动物,规则性动物是需要规则来约束和管理的。让孩子的爸爸来管理孩子的学习与活动,爸爸与孩子协商制定学习与活动的规矩与规范,一旦定出了规则和规矩,那么需要的就是按规矩和规则不折不扣的执行,同时制定好奖罚的规矩,爸爸在管理上要做到严厉和严格。男人是规则性动物,只有用规则和规范来约束,那么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爸爸要给孩子制定具体的学习与活动的规矩,并严格按规矩来行事才是关键。我们都知道,母爱是完全不同于父爱的,母亲的爱会让男孩陶醉其中,只想享受这种温暖,而不去思考别的问题。而且在大多数男孩的心目中,母亲只擅长做日常家务,她们并不擅长制定规则,所以男孩常常会对母亲制定的规则持怀疑的态度。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也许就在忽然之间,男孩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身高猛增、力气也变大了很多。在面对温柔或者暴躁的妈妈时,即使平时最乖巧的男孩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下,妈妈再也不能强迫我做任何事情了!因为这种想法的出现,男孩开始不拿妈妈的教育当回事,有时,他甚至还会故意与妈妈作对,向妈妈的权力挑战。当然,如果男孩的这一行为不断地得逞,他就会变得自傲自大,甚至是目无王法。
其实你的孩子的表现就是因为妈妈的管理,而使他不遵守规则规范不断得逞的结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父亲的权威让他保持清醒。父亲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还象征着一种力量,正是因为这种力量的存在,父亲就像一股道德的力量,他在时刻束缚着儿子的行为。所以爸爸的规则和规矩要鲜明,而且要严格和严厉,赏罚明确,在定规矩的时候是需要和他心平气和的交流沟通的,所定出的规矩也必须是孩子认可的。有了规矩和规范的约束,以及爸爸的严格管理和要求,那么孩子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妈妈多管理孩子的生活,多多发现孩子的生活和性格等各方面的优点,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欣赏、表扬和鼓励,只要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进步,那么妈妈就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去看待孩子,爸爸在孩子面前是严厉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是慈祥的,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孩子,多为孩子创造积极而快乐的家庭氛围,那么你的孩子肯定会从这里受益无穷的。这就是爸爸和妈妈各司其职,各定其位,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起来,这样妈妈就能很融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也就能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通过爸爸与妈妈背过孩子的交流,孩子的爸爸也就会有依据地对孩子进行诱导和指引。妈妈还需要用智慧来向孩子解释爸爸的一些惩罚行为,当然也要对孩子解释爸爸是多么多么的喜欢和爱孩子,在孩子的背后怎么怎么表扬了孩子的良好品行等等。这些优点和良好的品行必须是孩子具体存在的,而不是我们想象的。
人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这不仅包括关心、关爱、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孩子,更重要的是用智慧解释爸爸严厉和严格后面的大爱,借爸爸之名来表扬和欣赏孩子,让孩子既心悦诚服地服从爸爸,又认为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是优秀的男子汉,所以我说孩子的优秀与否与妈妈的智慧是分不开的。
智者的智是知道和说出,说白了就是说出让孩子积极思考爸爸的话语和行为,让孩子知道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关心、关爱他的健康成长,说实话没有一个爸爸和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既然是爱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调动孩子遵从和敬重爸爸的规矩和规范。我们常说知恩才能感恩,感恩才能报恩,在孩子的行为规范培养方面,我们让孩子知道爸爸严厉和严格的大爱,那么孩子才能感受爸爸发脾气、大喊大叫是在声嘶力竭的在爱孩子,这样孩子感受到了爸爸的爱,难道所导致的不就是孩子对爸爸要求和规范的遵从么。妈妈是慈祥的、宽容的、欣赏孩子的,只要有利于这方面的,妈妈都是可以去做的。所以妈妈要多多发现孩子日常生活和性格上的优点,及时地张开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的眼睛与嘴巴,如果妈妈能经常保持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孩子,那么孩子就会不断得到激励而积极向上。
文惠:老师,真的很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助我们,你真的点到我的心声,我们家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我和他爸爸在教育孩子上分歧太大,他爸爸是个很浮躁的人,每天在家时间都是有限的。我每天在绞尽脑汁的想,让他和孩子多呆一会,都很难,我和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他的缺点。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和他说他总是借口忙,我这样严厉的管教只会给孩子讨厌的感觉,他说已经这样就让孩子随其自然,我认为他是让孩子放纵自流,有时候孩子和我反驳的时候,他甚至会对着孩子骂我神经,给孩子的感觉好像是妈妈真的错了,他总是说孩子大了就那样了,他对我怎么无所谓,为了孩子和家,我迁就他,上班之余家里的一切家务,孩子都是我管,苦点,累点无所谓,关键是他的不良习惯已经影响到孩子,孩子在模仿他,崇拜他,他喜欢喝酒,应酬,麻将,我感觉孩子也在学,只是我的严厉让孩子表面欺骗我,让我暂时开心,其实孩子很懂事,孩子也很心疼我,只是孩子没有放心,他的学习也许也下决心努力,但是遇到困难他又放弃了。
杨永龙:孩子很懂事我非常相信,但我们需要的是对孩子多加鼓励,多多发现和欣赏其优点,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多对孩子说“你行的”“你真的很优秀”、“好样的”、“瞧你做得真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激励他努力去克服困难,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便增添了勇气,激起了战胜困难的愿望。
文惠:老师谢谢您,我真的很迷茫,也很无助,因为他爸爸总是一个忙字就交代了我,“你找找你的问题吧,我也是,我平时发现问题就一直用短信教育着他,心里老师说的只是正常的思维和想法,我倒是觉得你应该学学和改变一下,也有我需要学习的,互进吧”这是我老公说的,我说老公,你呀,一句话自私,你想怎么的就怎么的,和孩子在一起呆的时间长看到他的缺点多沟通的好还是你一个人唱独角戏,想什么就胡乱发点信息,好像自己很负责的在和孩子谈心等等,你就连这点时间都没有,你应付我无所谓,你应付孩子就等于在应付你的后半生,你所谓的应酬,一切的一切是为了谁,我老公说“有啊,你说的都是屁话,你以为就你操心来,我做的不需要向你汇报,我觉得我儿子就可以,就是在太原荒了,慢慢改变吧,记住人家是成人了,不可急”,我说,扪心自问,你每次的信息给孩子的是你一方的意愿,没有听到孩子的心声,今年孩子复习你连多陪他的时间都没有,你连和他共同面对孩子人生比较困惑的关键时间你都在为你所谓忙奔波,好好想想吧,我也有缺点,但是我在很努力的改进,你能不能在今年一年把孩子和你的身体放在第一位,不要放孩子放任自流,他大了,也许他努力了,但是当孩子遇到困惑的时候,他失去了方向,没有你的帮助,他把自己的努力又放弃了,所以索性他在学你爸爸可以这样混,我为什么不可以,对孩子,我是看再眼里,急在心上就向文革时候的 ,《批斗会》斗人与挨斗的,真是徒费精力,白伤感情,一点收获都没有。我也在反思,我到底错在那,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是好孩子坏成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外周环境给了他放任自流的机会,做父母难咎其责;基础薄弱,学的不踏实,失去了争先的信心。前者恐怕是最重要的。
杨永龙: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缺点或错误时切忌大呼小叫、动不动就用批判和否定的言语,而是要进行冷静的对待,不过分去放大孩子的问题,多运用“0×0教育模式”--指出孩子的优点(0),然后由“如果”或“假设”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进一步肯定(0)。 “任何人做事,一开始都会有困难”,这个是必须要告诉孩子的。父母可以激励孩子坚持到底,不必把尽善尽美看得过重。不要迫不及待地为孩子提供帮助,让他们自己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迎接挑战。
文惠:我理解你的意思。老师,我知道自己太急了。
杨永龙:作为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态度常常是不稳定的,易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在碰到困难和失败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失败和挫折,这时,我们就要及时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你只要勇敢的面对,一定能做好的”,“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看一看下次做得怎样”。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同时,教育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在孩子的面前贬低爸爸,也不在孩子的面前争辩或指责对方。
文惠:这点我这明白。
杨永龙:适时地给孩子讲些有关于挫折教育的故事,可以给孩子讲述伟人成长的经历、故事,“自古英雄多磨难”,世界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是身经磨砺百炼成钢的。希望孩子以这些名人作榜样,不畏挫折。
文惠:谢谢,我会试着按你说的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