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家长如何对待好动的孩子
(2016-11-04 07:35:04)
标签:
教育育儿好动表扬习惯 |
分类: 教育学习 |
碧玉:杨老师您好,看到您的博客,一篇关于孩子好动的文章,写的真好。
杨永龙:谢谢,多多批评。
碧玉:我是天津每日新报的实习生,在写孩子好动方面的文章。您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示,不知能不能问您一个相关的问题?
杨永龙:你说。
碧玉:就是对待好动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之间应该怎样配合,才能减少好动的性格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方法,或是小贴士,适用于老师和家长。
杨永龙: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动、好问、好探索既然是天性,那么无论家长也好,老师也罢,需要的是以积极的心态来调动和激发孩子的天性得以更好地发展和发挥。学龄期的孩子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成长以及好动、好奇和丰富的想象力驱使的阶段,这个时候他们的顽皮、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是他们最大限度的了解自己周围世界,学习自己所需智能的表现,如看一看、摸一摸,甚至把好好的东西拆开来看个究竟等等,都是学习和成长的表现,所以我们要对孩子的这些表现给予重视和保护。
碧玉:嗯。
杨永龙:其次,要多多关心和帮助多动的孩子,把他们安排在第一排,不断督促和指导,只要做得好就给予及时的欣赏、表扬、认可和肯定,以巩固和扩大其优点,让他们在课堂上多动的不良行为逐渐得到不断地减少。再次,多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幽默、笑话、动作、动画、实物、图表、模型等多种手段和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引起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进而达到课堂上少动的目的。最后,要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多一点耐心,对于他们在做事的时候做多余的动作、说话、扰乱别人的行为,要及时提醒,如做事不讲话、有问题先举手发问、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不干扰别人等等,有好的表现及时表扬强化,逐渐养成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碧玉:谢谢您的回答,这对我组织稿件有很大的帮助了,可能以后有不明白的地方还会来请教您了。
杨永龙:没关系,只要你需要,尽管来找我好了。
碧玉:嗯,好的。